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三美”简析周兴梅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279100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三美”简析周兴梅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三美”简析周兴梅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三美”简析周兴梅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三美”简析周兴梅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三美”简析周兴梅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三美”简析周兴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三美”简析周兴梅(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三美”简析肃州区下河清学区 周兴梅内容摘要诗词是美的载体, 其文字精练,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古典诗词更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词,往往具有深邃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含蓄、生动形象。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诗是凝固的画,画是流动的诗。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就象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诗歌是最活泼、最有亲和力的一种文艺形式。它和散文结合,成为散文诗;和戏剧结合,成为歌剧。至于诗歌和音乐的关系就更密切了。音乐是借助声音构成的,诗歌也要借助声音来吟诵或歌唱。诗人既用

2、语言所包涵的意义在影响读者的感情又用调动语言的声音来打动读者的心灵,使诗歌产生了音乐的效果。诗歌的节奏必须符合语言的民族特点,必须押韵的,同时诗歌平仄律是借助有规律的抑扬变化,造成音调的和谐优美。除了平仄之外,诗歌还常常借助双声词、叠韵词、同音词和象声词来求得音调的和谐。欣赏古诗词,紧紧抓住色彩美、意境美、音乐美,走入诗言、诗意,真正体会诗情、诗境,领略其“形之美,神之韵” 。通过感知诗歌的美,在优美诗歌意境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从而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关键词 古典诗词 色彩美 意境美 语言 音乐美正文诗词是美的载体, 其文字精练,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古

3、典诗词是更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词,往往具有深邃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含蓄、生动形象。学习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色彩美、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语言美等,更能陶冶一个人的性情,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一、古典诗词流光溢彩的色彩美。色彩是生命的外部象征,能给人强烈直觉,丰富人的想象,激发人的感情。古人做诗,很善于运用色彩这种绚丽的视觉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明亮轻快的色泽,充溢着诗人愉悦的感情;凝重灰暗的色调,则寄寓诗人伤感怨悱的意绪。他们撷草木之艳,集虹霓之彩, 用心于设色,然后泼洒于诗行中描绘出一幅幅清新艳丽、生动可感的彩色画境,使诗歌亮丽光彩,宛如一

4、幅幅写意的图画,故后人的诗评中,常有“诗中有画”之语。“诗中有画” 。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美。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

5、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 ,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美。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更为开阔。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

6、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开始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地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真是“独树一帜” 。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美。这样也能浸润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 ,淡黄深黄相互映衬,蝴

7、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还有的诗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美。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苍天、草原、牛羊,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了一幅苍茫的画面。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也是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美,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橘红色的夕阳辉映着闪着白光的河水,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诗歌中的色彩饱蘸着感情,在诗人笔下可以产生神奇的魅力。它已经超越了客观的写景效果,而成为独特的抒情手段。从色彩美的角度来欣赏诗歌,我们对诗歌

8、的美便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二、古典诗词回味无穷的意境美中国古代的文人仕大夫在学术上和精神上追求的是诗书画三者的和谐统一,有些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画家和书法家。所以,从某一首古典诗词或某一句诗词里,你能感受到很优美的意境,读这些诗词,就象在欣赏一幅幅山水画。诗是凝固的画,画是流动的诗。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就象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这从很多古代诗人词家的作品里面都可以得到体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诗出自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而他自己的精神取向也正如他的作品所展现的那样,做了 81 天的彭泽县令就撂挑子不干了,绝不为这五斗米折腰!这在

9、今天的大多数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好好的县长不做,而跑到荒山野岭的终南山脚下去开荒种树种菜。但从他的归去来兮辞里,你就会了解到这才是他的精神向往所在。所以从上面的两句诗里你就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悠闲的生活画面:到开满金黄菊花的篱笆下面,采几朵菊花放在一个小篮子里面,然后抬头看看巍巍的南山,望望悠悠的白云。此刻的心情是何等的平静,何等的写意,什么烦恼忧愁皆渺如尘埃。我相信当时陶先生的感受肯定是这样!他也成了中国山水田园派的开山鼻祖。“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这四句诗出自李白的关山月 。李白不愧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典型代表,他的作品充满了雄奇瑰丽的想象力,意境是那

10、么的大气磅礴、雄浑辽阔,完全摆脱儿女私情的小情调。读他的作品,你完全能感受得到他对天地、自然高远壮丽的描写。试想一下:明月从苍凉寂寥的天山里跳出来,浮在苍茫的云海间,四周空无一人。你站在空旷如雪的天山之巅,眺望着那漂浮在云海中若隐若现的明月,耳边除了剌剌作响、直刺几万里之外玉门关的长风,什么声响也没有。此中境界,是何等的.!我表达不出来,你去想象吧。不知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关山月的名字是否与李白的这首乐府关山月有一定的关系。王维是唐代著名的田园山水派的诗人,他的诗里充满了自然的生趣和田园的风光,每一首诗里面都隐藏着一幅山水画。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湲。倚杖柴门外,临风

11、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写的就是夏末秋初的乡间黄昏景象和诗人精神世界里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寥寥四句,就把秋天雨后的深山及山中的松树、泉水、石溪在月光下的景致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活脱脱的一幅山水画,你不得不佩服诗人的山水情怀和文字工夫。而他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汉江临眺 )就更是中国古代画家笔下绝好的水墨写意素材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应该是人们最为熟知的诗句之一了,那直上九霄的孤烟和长河那头即将西沉的圆圆落日把大漠的空旷萧条和旅人内心的寂寞悲凉

12、表露无遗,我想西洋的油画技巧和丰富的色彩能更充分地把这种意境描绘出来。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丰碑。如果说唐诗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那么宋词的流派则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之分。但从意境上看,这种区分有时又并不明显。“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我觉得范仲淹的苏幕遮这上阕词的优美意境我相信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亲身经历过,它完全可以写就一篇绝妙的情景散文:深秋的天空,是一片的湛蓝。偶尔飘过天际的流云,也被染成了黛色。金黄的落叶铺陈在萧瑟的大地上,一直把这纯粹的秋色铺进湖里的清波。而湖水在青天的衬托下显得愈加的清冷,湖面仿佛在青翠的轻烟。夕阳西

13、下,把微弱的一抹余辉射向山尖,而山峰在夕阳的映照下越发显得青黑。浩淼的湖水就这样无边的漫延,一直漫向那遥远的天际。我想,那无情的芳草,一定是追随那斜阳而去了吧?“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的临江仙的这两句词把失恋之人在落花微雨的情境之下的落寞心态与双飞燕的相亲相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假如现实生活中有人遇此情境,我保证她肯定是寸寸柔肠,盈盈粉泪,非肝肠寸断不可!“东离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同是东篱的菊花,李清照的境界却与陶渊明的截然不同。一扫五柳的宁静悠闲,充满了萧索和落寞的况味。这里说一下,李词人的一剪梅的意境也很不错,相信

14、感情细腻的人会更喜欢一点。同是卜算子 ,苏东坡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与陆游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虽然描写的情境有所不同,但要抒发内心不肯同流合污、孤独寂寞的情感却是相似的,有异曲同工之妙。苏轼的“谁见幽人独往来”这一句好象从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里面能找到它的影子,但周传雄寂寞沙洲冷是不是也应该给东坡先生版权费呢?当然,这是题外话,不必当真!除了宋词之外,宋诗里面也能找到很幽雅的意境,林逋的山园小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

15、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这两句就把月下梅花优雅的姿态、淡雅的花香通过清浅的溪水等景致衬托出来,与历来踏雪寻梅的意境区别很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以这两句诗作为意境的画我相信诸位看过不少,至少我就看过!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真的很优美!但这需要你去发掘、去理解。当你理解了其中的意境之后,我相信你的古典文学素养、你的审美能力和你的精神气质都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三、古典诗词语言绮丽的音乐美 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是文艺史上带有规律性的现象。而在各种文艺形式中,诗歌是最活泼、最有亲和力的一种。它和散文结合,成为散文诗;和戏剧结合,成为歌剧。它和绘画所使用的工具虽然不同,

16、但是互相渗透和影响的关系却显而易见。古希腊抒情诗人西蒙尼德(Simonides)说:“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 ”我国的张浮休也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苏东坡则说:“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 ”逸盈玮说:“朗诵诗歌会浮现出作者所描述的画面里,谱写诗歌会浮现出作者所想象的画面里。”都指出了诗与画的密切关系。至于诗歌和音乐的关系就更密切了。音乐是借助声音构成的,诗歌也要借助声音来吟诵或歌唱。 墨子公益篇里“弦诗三百,歌诗三百”的话可以为证。 诗经风。雅、颂的区分也是由干音乐的不同。诗和乐象一对孪生的妹妹,从诞生之日起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诗,不仅作为书面文字呈诸人的视觉,还作为吟诵或歌唱的材料诉诸人的听觉。 既然诗歌和音乐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诗人在写诗的时候自然会注意声音的组织,既要用语言所包涵的意义去影响读者的感情又要调动语言的声音去打动读者的心灵,使诗歌产生音乐的效果。然而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美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