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诗文经典诵1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277602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古诗文经典诵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发表时间:2006-4-27 15:00:43 点击 3906 次主讲教师:一三年级校本课程教师教学材料:选编材料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授课时间:每学期 40 课时授课对象:1 至 3 年级学生一、课程目标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为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我们决定开设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课程,其课程目标如下:1、朗读、背诵中国传统的经典诗文,熟悉中国古

2、代的优秀诗文名篇。2、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3、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4、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各内容的具体目标见后)二、课程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精华之处,但也有其糟粕,所以我们应当具有选择性地吸取其精华。故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慎重。那些被称之为“经典”的诗文,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性情修为乃至人世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具有正面影响的优秀篇章,是我们的首选。我们确定的古诗文诵读内容主要为以下三

3、个:(一)古诗古诗作为一种文学载体,一直以来被语文教材选作范例。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上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要求背诵的篇目。结合学生实际,我们选定了各年段的古诗背诵篇目,并确定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年 级 古 诗 内 容 具 体 目 标一、二年级敕勒歌咏鹅回乡偶书咏柳凉州词登鹳雀楼春晓宿建德江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早发白帝城秋浦歌春夜喜雨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江雪游子吟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悯农清明元日惠崇所见1、喜爱古诗,能自觉朗读、背诵古诗,并达到一定的数目。2、能读出古诗的韵律、节奏。三、四年级江南风凉州词芙蓉楼送辛渐鹿柴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朗月行绝句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悯

4、农寻隐者不遇山行江南去江上渔者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四时田园杂兴小池春日游园不值村居题西林壁江南逢李龟年1、能琅琅上口地读背古诗。2、读背古诗已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和内心的一种渴望。五、六年级出塞从军行望天门山别董大枫桥夜泊塞下曲望洞庭浪淘沙池上小儿垂钓秋夕乐游原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题西林壁更旷绝句示儿乡村四月墨梅石灰吟竹石已亥杂诗石灰吟朝天子咏喇叭1、积累大量的古诗,诵读达到一定的篇数。2、通过朗读,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二)古代蒙学教学在所有的蒙学书中,最流行的便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经,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文理,而弟子规则与三字经一样,三字一

5、句,合辙押韵,便于低年段学生诵读,所以三字经、弟子规被列为低年段学生诵读内容之列。千字文、百家姓被列为中年段学生诵读内容之列,具体要求是:年 级 内 容 目 标一、二年级三字经弟子规1、通读三字经、弟子规,知晓三字经、弟子规的内容,能背上大部分三字经、弟子规。2学生对古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3、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丰富学生的文学积累,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三、四年级千字文百家姓1、通读千字文、百家姓,了解千字文、百家姓,感受其韵律,会背大部分千字文、百家姓。2、学生对古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3、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丰富学生的文学积累,培养学生的语

6、言、思维能力。(三)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一部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它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理想与治国之道,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我们经过认真商议,从“四书五经”中选取部分内容,作为高年段学生的诵读内容,具体安排如下:书 目 内 容 目 标论语 孔子语录论语大学 大学前十段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1、知晓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书籍的部分内容,并能背诵名段名句。子鱼我所欲也孟子中庸 中庸部分内容诗经关睢诗经蒹葭诗经名句名段名篇欣赏朗读展示2、通过诵读古文,净化学生心灵,助其修身养性,继承发扬中国的传统美德。3、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4、拓展学生的视野。

7、开发其记忆潜能。三、课程实施(一)实施形式儿童天性好动,喜欢嬉戏,单纯的背诵很难让儿童接受,必须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来实施校本课程。我们主要用诵读(指名诵读、接龙诵读、男女对读、集体诵读)、赏析、竞赛、表演汇报四种形式。(二)实施建议1、古诗文诵读课程要以学生的朗读、背诵活动为主,不能上成语文课或者语文活动课。切忌要学生(或老师)讲解古诗古文的意思。2、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切忌强制性要求学生必须背什么、必须背多少。教师只提供相关的诵读内容和材料,给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让学生感觉诵读是一种负担。在检查诵读情况的时候,要以表扬、激励为

8、主,切忌批评指责。4、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选择恰当的方法,灵活安排内容和教学过程。比如有的内容适宜接龙诵读,有的内容适宜对读,有的内容适宜表演等。再比如“三八”节前后,可让学生背背歌颂母亲的诗文,夏季到来可安排学生读读夏季的古诗。5、诵读应结合实施计划,有步骤、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切忌盲无目的读和背。四、课程评价1、本课程的评价可从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两个大的方面进行。2、本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或考查的方式,评价依据平时的记录和学生成果。3、评价以激励为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确定学生等级时一般不设定不合格,而是分“优秀、良好、合格”等次。4、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活动表现的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