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初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277363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初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2014初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2014初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2014初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2014初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初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初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初一年级语文试卷 2013.11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本题是单选题,每题 2分,共 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忌惮 dn 归省 shng 镌刻 jun 一哄而散 hngB 踱步 du 擂鼓 li 憧憬 chng 装模作样 mC 倦怠 di 蕴藻 wn 水泊 p 白驹过隙 x D 门槛 kn 纠葛 g 挑剔 t 邪魔鬼祟 su2.下列各项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A 自诩 安详 赏心悦目 走头无路B 摒弃 跻身 出谋画策 沸沸扬扬C 宫阙 伶俐 冥思苦想 眼花瞭乱D 撷取 徜徉 五彩纷呈 谈笑风生3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很多人都说 2010世界末日要来了,这真是危言耸听。B. 经过这位建筑界著名的前辈设计师的一番指手画脚的点拨,这些建筑界的晚辈后生领悟到了这一建筑设计中的精髓。C. 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D. 警察却不怕自行车,更不怕洋车和三轮儿。他们对洋车和三轮儿倒是一视同仁,一个不顺眼就拳脚一齐来。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A.繁星的作者巴金,是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B.刻舟求剑出自韩非子 ,这本书的作者是韩非是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C.浣溪沙和水调歌头的作者都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他的

3、作品有东坡七集、 东坡乐府等。D.社戏是一篇小说,作者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一生著作很多,有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5.选择文言加点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 (2 分)A. 反归取之(fn 同返,返回) 至之市(zh 了)2B遽契其舟(qi 刻记号) 吾忘持度(d 指量好的尺码)C而忘操之(co 拿,携带) 是吾剑之所从坠(sh 这儿)D宁信度(nng 宁可) 不亦惑乎?(hu 疑惑) 6.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本色,是生命美的极致。戈壁滩上的胡杨树活了三百年不死,死了三百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朽,_;秋风中的竹子虽消瘦但不折腰,虽孤独

4、但不动摇,虽忧思但不哀鸣,_;池塘里的荷花身陷淤泥而不染,一身洁白不自怜,_;守住生命的本色,尽显真我风采,铸就天地间最亮丽的一道风景。A.飞沙走石中坚守不屈的信念寒凉孤寂中拔起凌空的傲骨污秽丑恶中绽放清高的笑颜B.寒凉孤寂中拔起凌空的傲骨飞沙走石中坚守不屈的信念污秽丑恶中绽放清高的笑颜C.污秽丑恶中绽放清高的笑颜飞沙走石中坚守不屈的信念寒凉孤寂中拔起凌空的傲骨D. 污秽丑恶中绽放清高的笑颜寒凉孤寂中拔起凌空的傲骨飞沙走石中坚守不屈的信念二、填空题。 (12 分)7.古诗词默写(7 分)松间沙路净无泥, 。 (苏轼浣溪沙 )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乡书何处达, 。 (王湾次北固山下

5、 )今夜月明人尽望, 。 (王建十五夜望月 )水调歌头中,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慨,极富哲理的一句是: , , 。8、名著阅读(5 分)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按要求做题。最后,蓓姬虚弱的手脚再也无力拖着她往前移动了。她坐了下来。甲跟她一起坐下。他们谈起了家和那里的朋友们,还有舒适的床铺,以及最要紧的光明!蓓姬哭了,甲竭力想法子安慰她,但那些鼓劲儿的话都因为说了多遍而成了陈词滥调,听着倒像是在挖苦似的。蓓姬实在疲倦不堪,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甲心里谢天谢地。他坐着仔细看她那张扭歪的脸,看着它在愉快的梦中变得平静、自然,过了一会儿,现出了微笑,而且微笑留在了那上面。(1)这段“洞中历险”的文字出自_,

6、作者是美国的_(2 分)(2)甲就是_,请结合小说3的内容,简单地说说这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3 分)评说:_ _ 三、综合学习(7 分)农历九月九,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重九节” 、 “茱萸节” 。如今的重阳节,将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巧妙结合,已成为老年人的节日。我国在 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 。每到这一节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等。今年的重阳节,太阳宫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请你参加以下活动。9为举办社区志愿者与社区老人的交流会,居委会张大妈请你帮助想一个交流的主题,以对联的形式出现,写在横幅上,

7、营造温馨感人的现场气氛,表达大家要用这种交流会的方式来感恩老人,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的愿望。 (2 分)张大妈想出的上联是:九九重阳节你想出的下联是: 10有一位小志愿者因为父母工作忙,童年时光都是跟着爷爷奶奶度过的,在交流会上他要写一张感恩卡送给爷爷奶奶,表达对他们给予自己关爱和照顾的感激之情。请你仿写前一句,给奶奶写一句话,帮他完成感恩卡。 (2 分)我忘不了爷爷您那温暖的怀抱,为我营造嬉闹的乐园; , 。是你们的爱伴我度过了幸福温馨的童年,我永远爱你们。11居委会安排志愿者在交流会中与老人们一起聊天,以倾听老人的心声,借以激发青年一代敬老、爱老之情。在这一活动中有一些志愿者在与老人聊天时因缺

8、少经验闹出了一些笑话,请你找出他们与老人交流中语言不得体的几项:( ) (3 分)A 老大爷,您今年高寿啊?B 大妈,您这没有老伴陪您够孤单的呀C 老同志,您气色不错呀D 大爷,您的儿子太不像话了,就把您往这一扔,就不管了E 大妈,您这身子骨,再活两年没有问题!四、文言文阅读下文,完成 12-15题。 (10 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

9、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4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4 分)明察秋毫 常蹲其身 项为之强 尽为所吞 1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言语句“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的意思。 (2 分)14本文围绕一个“趣”字展开,请你说一说描述了儿时的哪两件趣事?(概括每件事不超过 10个字) (2 分)(1) (2) 15文段中所写的“拔山倒树”一句写蛤蟆扑来的情状,与文段中的“ ”“ ”两句描述的情景相照应。 (2

10、 分)五阅读社戏语段,完成 16-18题(9 分)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

11、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16作者巧用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第段加点的字“跑”和第段中的“ ”词相呼应,这两个词分别从侧面和正面写出了船的 。 (2 分)17、选文第 3段主要写我的感受,表现我的感受的句子是“ ”

12、,使社戏显得“未见其形, ”充满诱惑力。 (2 分) 18、选文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请你找一句抄写下来并作简要分析。 (3 分)519请将对上文大意概括恰当的选项填在括号内。 ( ) (2 分)A.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行船情景。B.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景物描写。C.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心理活动。D.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见闻和感受。六、 现代文阅读惟有少年心 ,回答 20-23题(共 10分)惟有少年心昝圣骞(1) 整理书柜时,在角落里发现一旧课本,我有点好奇的想看看。伸手一拿竟感觉有点阻力,于是稍微用力把它从书柜壁上揭了下来,只听“刺啦”一阵响。(2) 捧在手中,我慢慢地抚摸着它的苍老,几

13、道灰白的折痕上,模糊的“昝圣骞”三个字告诉我。这是我十岁读初中二年级时用过的语文课本。(3) 我一直认为。自己比同龄的孩子少了许多童年的乐趣。因为父母急盼着我成材,五岁就进了小学。但妈妈还是嫌慢,于是又跳过了四年级,最后以小学的年龄上了初中。正常学龄孩子的童年是随着小学毕业而毕业的。而我的童年却一直延伸到初中。(4) 看着十岁时读过的课本。翻开它吧,我对自己说,去找一找童年的踪迹。(5) 长期被挤压在柜壁上,书页间已没了空气很实在,也变的难以翻动。我尽量温柔的慢慢捻开相邻的两张,缓缓掀起,再轻轻放下,无声无息,全然没有翻动新书时“哗哗”的响。这一连串的动作在我看来是如此慎重与长久,仿佛过去了一个世纪。我不敢用力只想轻轻唤醒一篇篇记忆深处的文章唤醒熟睡已久的九年前的心。一页页翻下去,仿佛是走进一片宁静的大海,波澜不惊。九年,竟让一本书也厚重了、成熟了。(6) 穿过了白杨礼赞 ,望见了背影 。看到了杨修之死他们都被我打上了儿时的烙印空白处密密麻麻都是字。小小的年纪学那样的经典,只知道把老师讲的内容赶紧写下来。我那时大概属于“好读书,不求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