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277304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山东省济北中学高 二 语 文 学 情 调 查 试 题 12.9时间: 150 分钟 满分:150 分一、选择题(26 分,每小题 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 船棹(no) 悄然(qio) 卡脖子(qi) 灯影幢幢(chung)B 溽暑(r) 荆杞(qi) 扁舟子(pian) 玉簪螺髻(ji) C 怆然(chung) 鼙鼓(p) 迫击炮(pi) 云栈萦纡(zhan)D 花钿(din) 倥偬(kngzng) 青枫浦(pu) 蒹葭杨柳(ji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揣摩 淬火 发牢骚 因徇守旧B. 龌龊 宛转 座谈会 迫不及待C. 安祥 膨胀 摄像

2、机 不瘟不火D. 戛然 悱恻 吊书袋 唉声叹气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神妪 谍血 萧瑟 蜡炬成灰 B 阑干 何妨 婵娟 琼楼玉宇 C 戍角 料峭 今宵 惨绝人寰 D 黍离 合璧 寥落 昨夜星辰 4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处相思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 跻攀分寸不可上:登B 分曹射覆蜡灯红:类,群。 夜雪初霁:烟雾C“染柳烟浓” “遥岑远目”都是倒装句。D “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 “殷勤” ,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中的“山东”都是古今异义词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记者了解到,一些银行发行的欧元理财产品受到波及,多款欧元理财产品遭遇零 。

3、 如不能正确对待医患关系,先进的检查仪器难免成为缺乏责任心医生偷懒 的借口。 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 十载,增删五次,纂出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A. 收益 推脱 批阅 B. 受益 推脱 披阅C. 收益 推托 披阅 D. 受益 推托 批阅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10 月 20 日,路透社最先报道了一则石破天惊的消息: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在其家乡苏尔特落入执政当局武装之手,最终伤重不治身亡。B 申花俱乐部经过一番谈判和商谈,终于与法国名师签订了一份为期一年的合同,至此,2蒂加纳携手阿内尔卡成为现实, “法式申花”呼之欲出。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

4、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按照去年的约定,大家兴高采烈地来到香山植物园,哪知这里已是春意阑珊,难觅桃花踪影。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开始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中美双方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加强对话,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向前发展。B大量事实说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更好地掌握主动权。C “绿领巾事件”和“红校服事件”都应引起教育部门的反思,教育应该围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中心,教育孩子“成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成才” 。D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唯一合

5、理手段?大规模动用武力是否会对国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8 唐代诗人创造了平仄、对仗、押韵等规矩严格的诗“近体诗” ,但也有些唐代诗人喜欢套用乐府旧题或者模拟乐府诗题来写诗,下列作品均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将进酒兵车行赋得暮雨送李胄燕歌行春江花月夜遣悲怀钱塘湖春行乌衣巷雁门太守行商山早行A. B. C. D.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始于唐,盛于宋。因其由诗歌发展而来,故称诗余;因其先有曲调,后有文词,又称曲子词;因句式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B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诗词文章俱佳, 桂枝香金陵怀古是他的代表作, “金陵怀古”是这

6、首词的题目。C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张若虚、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长恨歌作者白居易, 听颖师弹琴作者是韩愈, 李凭箜篌引作者是李贺。D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前者风格婉约清丽,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后者风格豪迈奔放,代表作家有苏轼、秦观、辛弃疾、张孝祥等。10.对柳永雨霖铃一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蝉凄切”三句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而且就所闻所见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 B.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描写握手告别时的情状,无言胜过有言,更能见出内心的悲伤。C.“念去去千里烟波”三句寓情于景。由一个“念”字领起,所写的景

7、象实中见虚,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两句妙在不直接说自己酒醒之后如何寂寞孤凄,不写情而写景,寓情于飘流的孤舟中所见所感的三种物象中。11. 对苏轼定风波一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 ,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B “竹杖芒鞋轻胜马” ,竹杖芒鞋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用一3个“轻”正说明两者并不具有可比性。C “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写实,不过说“斜照相迎” ,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作者常常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暂时的逆境左右自己的

8、心情,这也就是他的旷达。D “回首向来萧瑟处” ,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12诗人常用“月” 为意象来渲染环境气氛,表达感情色彩。下面四句中的“月”的情感思想的指向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杨柳岸,晓风残月C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D绕船月明江水寒13 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依次填入序号处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一组是( ) 。溪涨清风 面,月 繁星满天。数只船 浦口, 声笛起山前。A 拂 落 横 一 B 袭 圆 到 声C 吹 明 傍 几 D 掠 上 依 有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417 题。 (每小题 2 分,共 8 分)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 。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

10、,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子

11、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来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宗奇之,召试文章 奇:认为奇妙B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宵:在夜里C严武过之,有时不冠 过:指出过错D自棹舟迎甫而还 棹:用桨划1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4A玄宗奇之 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B儿女饿殍者数人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C乃溯沿湘流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D时琯为宰相 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1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杜甫凄苦人生的一项是( ) 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贬琯为刺史

12、,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 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 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A B C D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B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陈涛斜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C 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D由于郭英乂对待杜甫不好,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第二卷(共 116 分)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

13、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 分)“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3 分)宗武子嗣业,自来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4 分)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登快阁 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 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注】 此诗是黄庭 坚于元丰五年(1082) 知吉州太和县时作。公事之余,诗人常到县东澄江之上的快阁览胜。 “痴儿”,作者自指。朱弦:吕氏春秋记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青眼:世说新语载 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指眼珠在中间,对人表示好感

14、,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4 分)(2)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分)2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 (2)两个小题。 (8 分)清平乐 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注挼,读 ru,“揉搓”之意。(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4 分)5(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4分)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 1 分) (17 分)(1)天生我材必有用, 。 (李白将进酒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