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苏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部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276452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苏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苏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苏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苏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苏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苏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苏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部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苏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部分教案三单元京腔京韵一、单元目标1、在听、唱、动的活动中走进国粹京剧,了解有关京剧的基本知识,增添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2、能熟练有感情地演唱本单元歌曲、戏曲。能有兴趣地聆听本单元所欣赏的一些戏曲、乐曲。初步体验京剧特有的声腔、节奏特点,并尝试表现出来。3、乐于模仿戏曲中一些简单的身段、动作,并与同学合作表演急急风中走圆场,增强与他人合作和协调的能力,感受京剧的独特表现力。二、单元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欣赏、学唱与表演,学生能初步感受“京腔京韵”的独特魅力,了解、熟悉、热爱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情。难点:体验京剧、戏歌的特点,并能尝试着表现。三、课时

2、安排课时 听 唱 动 奏 拓展第一课时 京调(笛子与乐队) 我的创造:填词演唱西皮流水旋律 西皮、二黄第二课时 前们情思大碗茶 甘洒热血写春秋 第三课时 京剧锣鼓 梨园英秀 歌表演:梨园英秀 京剧脸谱欣赏第四课时 没有*就没有新中国 露一手:京剧身段表演 京调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听京调 (笛子与乐队)2、动:我的创造:填词演唱西皮流水旋律 3、拓展:西皮、二黄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京剧特有的声腔、节奏特点。2、能分辨京剧中“西皮”和“二黄”两种不同的声腔,并能为“西皮流水”填上歌词进行演唱。3、在听、唱、动的活动中走进国粹京剧,了解有关京剧的基本知识,增添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

3、感。教学重点 感受京剧声腔、节奏、旋律的特点教学难点 填词演唱“西皮流水”教具准备 钢琴、cd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一、听京调 (笛子与乐队)1、出示竹笛,听赏竹笛音色,介绍笛子家族2、完整听(笛子与乐队)演奏的京调问:音乐的情绪如何?(活泼生动)师:乐曲主要用笛子模仿了京剧的唱腔。3、简单介绍京剧知识4、分段听相同的段落,用手势或颜色的变化表达5、分段听辨不同段落的情绪二、动:我的创造:填词演唱西皮流水旋律 1、了解“西皮唱腔”和“西皮流水”的特点(“西皮腔”脱胎于梆子腔,其旋律高亢激昂,具有明显的北方特点。 ) (西皮流水曲调流畅,旋律琅琅伤口)2、听“西皮流水”的旋律3、跟着音乐轻轻哼唱旋

4、律4、填词再跟琴演唱(西皮的旋律特点多轻快、跳跃,指导学生填词时应多为一字一音)5、为乐曲起名6 表演,在“西皮”曲调中走碎步三、拓展:西皮、二黄1、介绍相关知识“西皮”和“二黄”本是京剧中两种不同的声腔。“西皮”唱腔的京胡定弦为“63” ;“二黄”唱腔的京胡定弦为“52”弦。 “西皮腔”脱胎于梆子腔,其旋律高亢激昂,具有明显的北方特点。“二黄腔”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起源于江西的宜黄腔;一说源于徽调。都是南方剧种,所以其南方音乐特色较为突出。2、欣赏二黄慢板的代表性片断,与西皮流水做对比。小结下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听:前门情思大碗茶2、唱:甘洒热血写春秋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有关京剧的常

5、识,能分辨京剧人物的行当,说出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2、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甘洒热血写春秋 ,较好的唱出一字多音的拖腔,尽量唱出韵味。3、能分辨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异同,了解京剧的发展与革新。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不同于其他剧种的特点,如语言特色、伴奏乐器、旋律特点。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来了解古老的京剧,增强兴趣。教学难点 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异同教具准备 钢琴、cd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一、简单反馈复习导入播放以下京剧片断,小组抢答问题:你能说出戏中人物的行当吗?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杨门女将 淮河营 红娘 白蛇传 赤桑镇 武家坡 智斗二、听赏讨论听赏分辨1、听智斗(1) 简介人物身份后听赏(2) 他们

6、之间的关系?这三个人物在剧中的性格形象分别有什么特点?(3) 这三个人物的行当?(旦角、老生、花脸)你是怎样分辨的?(旦角:明亮、婉转;老生:苍劲、挺拔、近于真声;花脸:浑厚、高亢、洪亮)(4) 体会和传统的京剧相比有哪些不同?给你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化妆、念白更生活化)过渡:现代京剧没有了五彩的服饰、特点鲜明的脸谱,对白也不再上韵,更贴近人们的生活。下面咱们再来听一听现代京剧智去威虎山中的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三、新歌教学1、 听赏全曲2、 提问:这是什么行当的唱段?最后的笑声你能来模仿一下吗?3、 老师范唱4、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5、 表演甘洒热血写春秋片段谁来扮演孤胆英雄杨子荣?请他尝试用京

7、剧的唱腔、架势来表演,其余同学帮衬着点,为他念锣鼓经。四、欣赏前门情思大碗茶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广为流传的京味歌曲,曾有多位歌唱家用民族、通俗等不同的演唱方式演绎过,已经成为海内外中国人怀家乡、念故乡、爱家园的一首著名歌曲。1、 音画结合边听边欣赏北京的景观(前门、北海、玻璃厂、豆汁、窝头、大碗茶等景观)2、 跟录音轻声哼唱,体会歌曲的韵味。小结下课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1、听:京剧锣鼓2、唱:梨园英秀3、 动:歌表演:梨园英秀4、 拓展:京剧脸谱欣赏教学目标 1、乐于模仿戏曲中一些简单的身段、动作,并与同学合作表演“急急风”中“走圆场” ,增强与他人合作和协调的能力,感受京剧的独特表现力。2、

8、能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梨园英秀 ,体会剧中融合的锣鼓经、数板、西皮音调等诸多戏曲元素。教学重点 唱好融合了京剧元素的儿童歌曲梨园英秀教学难点 了解锣鼓在京剧中的重要地位,并能跟着音乐演一演。教具准备 钢琴、cd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一、听:京剧锣鼓1、看京剧的录象2、了解京剧锣鼓的作用锣鼓在京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唱、念、做、打都离不开它。它的特点是音响强烈,节奏鲜明;作用是加强节奏,营造气氛。京剧锣鼓有许多锣鼓点子,叫做“锣鼓经” 。 “锣鼓经”主要分为开唱锣鼓和身段锣鼓。开唱锣鼓是唱腔前打的锣鼓,作为先导引出唱腔。身段锣鼓是配合表演武打的锣鼓。下面请同学们听京剧锣鼓 (急急风),说说它属于哪一种锣

9、鼓经?3、听赏京剧锣鼓生:开唱锣鼓4、念一念、奏一奏5、跟着(急急风)学走圆场二、唱:梨园英秀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组少儿京剧表演1、欣赏 7 岁小票友刘小园的京剧表演2、初听歌曲,找出曲中京剧的特点?(锣鼓经、西皮风格旋律、数板等)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4、分组演唱歌曲(一组念锣鼓经、一组数板、一组演唱)5、歌表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锣鼓经” 、 “ 数板” 、“走圆场”进行表演。三、拓展:京剧脸谱欣赏1、搜集脸谱:课前搜集京剧脸谱(如“邮票上” 、“舞台上” 、 “烟盒上” 、 “电话卡上” )2、说唱脸谱:欣赏说唱脸谱的歌曲,师介绍脸谱的由来和相关知识,了解颜色与人物性格、品质、命运之

10、间的关系。3、画脸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画一画京剧脸谱。小结下课第四课时教学内容 1、听:没有*就没有新中国 2、动:露一手:京剧身段表演3、奏:京调教学目标 1、了解戏歌的特点和知道戏歌的概念。2、通过模仿、表演京剧中常见的身段,学生能对京剧艺术有更深的体验与认识。3、通过演奏竖笛曲京调 ,体会西皮流水的曲调特点,巩固连音与非连音奏法和十六分音符连奏。教学重点 了解戏歌及京剧身段表演教学难点 竖笛的吹奏教具准备 钢琴、cd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一、听:没有*就没有新中国1、师:没有*就没有新中国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歌曲,今天我们再来听一听另一版本的京歌没有*就没有新中国 ,猜一猜它是由什么戏曲

11、的曲调演变而来的?(京剧)2、简介戏歌的知识戏歌是一种新型的歌曲表现形式,也就是创作者借用或化用戏曲音乐作为素材创作而成的歌曲。戏歌既具有浓郁的地方戏曲韵味,又不失时代流行特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3、跟着音乐轻轻哼唱4、模仿戏曲中人物的动作进行表演。二、动:露一手:京剧身段表演1、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京剧身段表演的资料。2、选择几段有代表性又有趣味性的经典剧目实况给学生欣赏。3、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模仿。三、奏:京调1、听磁带中的演奏,生说情绪?(喜悦、激动地)2、解决难点:十六分音符、后半拍起的节奏、旋律与过门的结合师范奏,生学3、吹笛的坐姿和角度4、连音与非连音的演奏5、气息的控制(呼

12、气更加集中、细腻)6、音量的控制(适当、吹得优美动听)四、小结下课第四单元碧野金山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族音乐,演唱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跳民族舞蹈,了解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 2、能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和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能伴随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学跳藏族踢踏舞,能用新疆手鼓的典型节奏为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伴奏。背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 3、通过欣赏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歌曲牧歌 ,交响音画美丽的哈纳斯湖 ,管弦乐曲森吉德玛 ,钢琴独奏曲孩子们的舞蹈等作品,让学生感受歌曲和乐曲的风格特点,了解藏族、维吾尔族和蒙古族人民

13、的生活、风土人情,以及对音乐形成的作用。 课时安排课时 听 唱 动 奏 拓展 第一课时 在那东山顶上 我的家在日喀则歌表演(1):我的家在日喀则 藏族风土人情 第二课时 牧歌 放牦牛的小卓玛 采集与分享:收集藏族歌(乐)曲 第三课时 美丽的哈纳斯湖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歌表演(2):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交响诗、音诗、交响音画 第四课时 森吉德玛 、 孩子们的舞蹈 我的评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唱:我的家在日喀则 2、 听:在那东山顶上 3、动:歌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目标: (一) 通过欣赏歌曲在那东山顶上 ,让学生感受藏族音乐深长悠远的特点。 (二) 通过学唱歌曲,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

14、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三) 学生能够了解一些藏族踢踏舞的特点和基本知识,随音乐运用藏族基本舞步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感受、体验藏族民歌与舞蹈的特点和基本知识,从而能够进一步热爱中华民族艺术。 教学难点: 长音的对比欣赏,增强感受;并且能用富有藏族韵味的声音进行歌唱 教学过程: 播放音乐走进西藏学生进教室入座。 1、了解西藏的名胜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闭上眼睛,老师数一、二、三再睁开。 (师点击课件展现西藏风光图片) 生:我们来到了西藏。 师:不知你们留意过藏族人民的穿戴吗?你们能说说藏族服饰有哪些特色呀? 生:回答(师点击课件,画面出现藏族服饰图片,

15、师介绍)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西藏的美丽和神奇。知道吗?西藏还有许多富有特色的东西,比如民俗风情啊,饮食文化啊等等,献“哈达”就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是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 (师出示藏族人民献哈达的场景) 2、了解藏民歌,听赏在那东山顶上 师:同学们,藏族人民个个能歌善舞,西藏是歌唱家的摇篮,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每天劳动之余会对着辽阔的草原、宽广的天空放声歌唱,你听!那高亢、嘹亮、自豪的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世界屋脊、雪域高原 师点击课件,播放青藏高原 ,学生听赏 师:瞧!抒情的旋律深情的歌声,同学们都听得入迷了!刚刚这首歌曲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听过呢,你们还记得它的歌

16、名吗? 生:青藏高原 师:同学们, 青藏高原是著名作曲家张千一的代表作,近年来他又创作了青藏高原的姐妹篇在那东山顶上 ,我们也来欣赏一下。 生初听歌曲。 师简介歌曲:这首好听的歌曲由谭晶演唱,歌词取自六世*喇嘛苍央加措的一首情诗。歌曲具有民谣特点,在西藏很流行,当地的孩子们都喜欢哼唱。我们也来学唱几句。 师教学生哼唱歌曲前几句。 生复听歌曲,并跟着唱一唱。 师:同学们,西藏还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西藏这片辽阔的土地上,那就是日喀则。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在学歌曲之前请同学们先来欣赏一下,要求边听边想: 3、学唱歌曲 (1)第一遍放录音范唱 1)这首歌曲的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