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前后党对“转变”的科学预见与经营东北的战略筹谋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274066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大前后党对“转变”的科学预见与经营东北的战略筹谋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大前后党对“转变”的科学预见与经营东北的战略筹谋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大前后党对“转变”的科学预见与经营东北的战略筹谋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七大前后党对“转变”的科学预见与经营东北的战略筹谋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七大前后党对“转变”的科学预见与经营东北的战略筹谋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大前后党对“转变”的科学预见与经营东北的战略筹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大前后党对“转变”的科学预见与经营东北的战略筹谋(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容提要】七大前后,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系统的准备“转变”的预见,将东北视为准备“转变”的关键区域,从战略上高度关注,在实践上精心部署。这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与*争夺东北的较量中得到先机的重要原因。 【摘 要 题】党史研究 【关 键 词】中共七大/准备“转变”/ 关注东北/ 部署东北工作 【正 文】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时局重要焦点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从各解放区迅速抽调 11 万人的军队和 2 万名干部进入东北,在与*争夺东北的较量中得了先机。这为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而解放全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在争夺东北的较量中,共产党为什么能获得先机?主要原因是七大前后党对“转变”问题有了

2、科学的预见,并据此将东北视为准备“转变”的关键区域,从战略上高度关注,在实践上精心部署。本文就此做一初步探讨。一、七大前后党对“转变”的科学预见在抗日战争临近胜利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七大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的政治路线。而此时召开的* 六大却坚持独裁统治,提出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正如毛泽东在七大的结论报告中所指出的:在抗日战争快要胜利的时候,各个阶级都在那里准备打败日本以后干什么。*六大和中共七大就是这种准备的体现。毛泽东在七大上强调了预见的重要性。他认为,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

3、。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没有领导就没有胜利。七大政治路线确立的基本依据,是党对抗战胜利后时局发展变化的科学预见。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我们的文章,我们的大会文件,根据我们的预见,指出了中国人民将要走什么道路,并规定了我们的政策。 ”(注:毛泽东文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394 页。 ) 七大准备“转变”的预见,内容极其丰富。关于军事方面的转变,包括作战方式、军事力量、地域状况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位一体的转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展的时局密切相关。1945 年 5 月 2 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 8 日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这表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由此,中国共产

4、党预见到,中国抗日战争战略反攻的日期已经临近,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从 5 月开始发动大规模夏季攻势,逐步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为抗战转入全面大反攻创造条件。关于作战方式的转变,毛泽东指出,将“由分散的游击战逐渐转变到正规的运动战,由游击战为主逐渐转变到以运动战为主” (注:毛泽东文集第 3 卷,第 330 页。 ) 。朱德也认为:“八路军、要准备在抗战后期实行从抗日游击战争到抗日正规战争的战略转变。现在已临到在实际工作上逐渐地去准备实现的时机了。 ”(注:朱德选集 ,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81 页。 ) 军事力量的转变与作战方式的转变紧密相连。毛泽东总结我军由小变大的历史经验

5、说:抗战初始阶段,我们力量弱小,只能“靠打麻雀战,打游击战” 。但经过八年抗战,人民军队发展到 91 万人,就不能永远甘做麻雀。 “客观事实完全证明了,我们这个麻雀与别的麻雀不同,可以长大变成鹏鸟。 ”“我们要做好准备,由小麻雀变成大鹏鸟,一个翅膀扫遍全中国,让日本帝国主义滚蛋。 ”(注:毛泽东文集第 3 卷,第 330332 页。 ) 军事力量和作战方式的转变要求在作战区域上去攻打被敌占领的城市,创建包括大城市在内大块的连成一片的根据地。毛泽东指出:我们有九十多万军队,但不是集中的;我们根据地有九千多万人口,但也不是一整块,被敌人分割得相当分散,各个根据地都是不巩固的。所以,我们要争城市,使

6、大城市和根据地在地域上连成一片。七大强调,八路军、和其他人民军队要不断扩大解放区,缩小敌占区;凡是敌人占领的地方,都要去占领,收复一切失地。七大关于军事转变预见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认定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光明前途是不可逆转的,并在这个基础上全面筹划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毛泽东在七大上阐明了确立准备转变的战略方针的历史意义:“如果我们对于工业问题,对于大城市问题,对于经济问题,对于军队正规化问题,不能解决,那共产党就要灭亡。 ”(注:毛泽东文集第3 卷,第 396 页。 ) 七大在形成军事转变预见的同时,明确提出在全局上准备由战争转向建设;在工作重心上准备由乡村转向城市;在发展方

7、向上准备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如何准备由战争向建设的转变?七大的中央领导层有一个共识,就是要保护现有资源和生产力。任弼时在发言中提出:“我们要有由战争破坏转到和平建设之思想准备,要认识革命的两方面的任务,即破坏旧的建设新的。 ”建设新的比破坏旧的更为复杂困难。 “全党必须认识建设的重要,特别在我们进到大城市后,如果不能在这方面表示我们的能干,必定会失去国内国际上的许多同情。 ”(注:任弼时选集 ,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390391 页。 )他强调:“到大城市后,要反对不保护器械财产,随意破坏和浪费的现象。 ”“北方有丰富的地面上和地下的资源,我们要善于组织合作经济和公营生产,同

8、时使私人资本能获得正常合理的发展。要在建设上比倒*,充实我们的军事和政治力量。 ”任弼时得出的结论是:“由战争转到建设的思想的建立,现在已很重要。 ”(注:任弼时选集 ,第 392 页。 ) 陈云在发言时也提出:“现在我们快由乡村转到城市” , “同志们一到城市里面,千万不要把机器搞坏了,那时候机器是我们恢复经济的本钱。 ”(注:陈云传(上)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98 页。 ) 毛泽东多次称赞“保护城市机器”的主张,并再一次重申“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如何准备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变?毛泽东认为,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他在七大口头政治报告中指出:“现在要最后打败日本帝

9、国主义,就需要用很大的力量转到城市,准备夺取大城市,准备到大城市做工作,掌握大的铁路、工厂、银行。 ”把工作重心转到城市去,必须做好准备。毛泽东提出:“城市工作要提到与根据地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不是口头上讲讲的,而是要实际上去做的,要派干部,要转变思想。 ”(注:毛泽东文集第 3 卷,第 332-333 页。 ) 后来,他又指出:“到城市去是一个极大的问题,我们七大现在只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要在精神上作准备。 ”准备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转变时,乡村工作也有一个准备转变的问题。七大提出:“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 ”(注:毛泽东文集第 3 卷,第 410 页。 )这实际上提出了抗日战争胜利后

10、要进行土地改革的任务。 关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七大提出:“为着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建设新中国,必须发展工业。 ”“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七大设想未来发展的目标是:“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七大强调发展经济特别是发展工业的极端重要性:“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如无巩固的经济做它的基础,如无进步的比较现时发达得多的农业,如无大规模的在全国经济比重上占极大优势的工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交通、贸易、金融等事业做它的基础,是不能巩固的。 ”(注:毛泽东选集第

11、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1080-1081 页。 )早在七大之前,毛泽东就提出要加强城市工作、经济工作,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1944 年 4 月 12 日,毛泽东指出:七大“将要讨论加强城市工作和争取全国胜利的问题” 。 “我们要在根据地内学习好如何管理大城市的工商业和交通机关,否则到了那时将无所措手足。 ”(注:毛泽东选集第 3 卷,第 946 页。 )5 月 22 日,毛泽东写道:“要*日本帝国主义,必需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 ”“如果我们不能解决经济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建立新式工业,如果我们不能发展生产力,老百姓就不一定拥护我们。 ”6 月 5日

12、,毛泽东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 ,要求“各局各委必须把城市工作与根据地工作作为自己同等重要的两大任务,而负起准备夺取所属一切大、中、小城市与交通要道的责任来” 。 (注:毛泽东文集第 3 卷,第 146-147、158 页。 )以上三个转变,最为根本的一点便是要解放生产力,努力发展生产力。七大政治报告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注:毛泽东选集第 3 卷,第 1079 页。 )这表明党已明确把生产力要素与对政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作用

13、大小、好坏等价值判断联系起来,并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确立为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 七大准备转变的科学预见是有理论依据的。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形势和条件变了,就应当从新的实际出发作出决策。毛泽东在七大谈准备转变的问题时说:我们所要的“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 。 “现在情况变了,我们的方针也要变,要来一个完全彻底的马克思主义。 ”(注:毛泽东文集第 3卷,第 332、331 页。 )1 2 3 下一页 二、党对东北战略地位的认识和关注七大准备转变的科学预见,同党对东北战略地位的认识和关注紧密相连。为实现军事上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分散的游击战逐渐转变为

14、正规的运动战,创建包括大城市在内大块的连成一片的根据地,党中央首先想到的区域是东北。在准备战争向建设转变,准备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转变,准备将来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时,党中央首先想到的区域也是东北。东北西接蒙古、北靠苏联、东连朝鲜,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如果中国共产党控制了东北,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被*军队四面包围的状态。中国共产党很早便注意在东北发展力量。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局部抗战正是从东北地区开始的。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实行逼蒋抗日和争取张学良东北军的工作,是西安事变发生的重要原因,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枢纽。日本把东北视作侵

15、略全中国的后方基地,因而对东北的统治比其他沦陷区更为暴虐。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加紧对东北抗联的军事讨伐和经济封锁,使东北抗联的处境越来越恶化。客观环境的极端险恶,以及没有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做依托,是东北抗联屡遭挫折的重要原因。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已筹谋收复东北,创建根据地。1942 年7 月,毛泽东就提出战后争取同* 合作建国,把八路军、集中到东三省的问题。他指出:“须估计日本战败从中国撤退时,及黄河以南部队须集中到华北去,甚或整个八路、新四须集中到东三省去。 ”“山东实为转移的枢纽” , “掌握山东及山东的一切部队(一一五师、山纵、杨苏纵队)造成新四向北转移的安全条件,实有预先计及之

16、必要。 ”(注:毛泽东文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434435 页。 )毛泽东委托刘少奇在山东进行领导和部署。七大深刻阐明了在准备转变中加强东北工作、创建包括大城市在内的整块东北根据地的战略意义。毛泽东在论述准备转变问题时指出:东北是极其重要的战略区域,将来有可能在我们的领导下。它对中国革命的意义在于:有了东北, “我们的胜利就有了基础,也就是说确定了我们的胜利” 。毛泽东在大会上讲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选举问题时建议:“这次要有东北地区的同志当选才好。 ”他再次强调:“东北是很重要的,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末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注:毛泽东文集第 3 卷,第410411、426 页。 )毛泽东所强调的建立东北根据地的特别重要性,首先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