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中55篇文言文详细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273451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初中55篇文言文详细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2年初中55篇文言文详细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2年初中55篇文言文详细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2年初中55篇文言文详细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2年初中55篇文言文详细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初中55篇文言文详细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初中55篇文言文详细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杨亿巧对寇莱公在中书。与同列戏云:“水底日为天上日” ,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好对。会:正好。 请:邀请。 因:于是,就 戏:以为游戏 为:是。 应声:紧接着对方刚停下的声音 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中书:即中书省。寇准时任宰相。 杨大年:杨亿,当时的文学家。 一:全,满寇准在中书省。和同事们嬉戏做对子,他说:“水底日为天上日。 ”没有人能对出,适逢杨亿来报告事情,于是别人请他对对子。杨亿接着刚停的话音说:“眼中人是面前人。 (眼睛里面的人是面前的人) ”所有在座的人都称这是好对子。2. 楚人学舟楚人有习操舟者,

2、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1.楚:楚国(古国名2.习:学习3.操:控制,这里指驾船4.折:指船掉头 5.旋:指船转弯 6.疾:快 7.徐:慢慢 8.惟舟师之是听:这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倒置句式,应按“惟听舟师之”理解 9.惟:只,仅仅 10.舟师:传授驾船技术的人 11.渚:水中小洲 12.莫:没有 13.遂:于是就 14 尽:全部 15.遽 j 急忙 16.谢:辞别 17.椎:用椎敲,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18 径:一直 19.亟:立即,突然 20.犯:遇到 21

3、.乃:于是,就 22.四顾:四周张 23.柁:通假字同“舵” ,驾驶有一个学习划船的楚国人,他在开始学习的时候,驾船调头、转弯,还是快慢、缓急,只听船师傅的(教导) 。他到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从此他认为学完了驾船的技术。 (就)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径直快进,突然遇到危险,他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掉入江中,舵失去操控。然而造成现在危险的地方,正是前几天的小试幸运的地方。道理:工作、学习不能浅尝辄止 (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3. 乐不思蜀司马文王问刘禅:“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 ”郤正教禅,若再问,宜泣对曰:

4、先墓在蜀,无日不思。 ”会王复问,禅如正言,因闭眼。王曰:“何乃似郤正语!”禅惊视曰:“诚如尊命。 ”1.司马文王:指司马昭。 2. 禅:指蜀王刘禅,刘备之子。 3.蜀技:四川的歌舞。4.郤正:刘禅旧臣,与刘禅一起被迁送到洛阳。 5.陇、蜀:都指四川。司马文王问刘禅:“你很思念蜀国吗?”刘禅说:“这里很快乐,我不思念蜀国。 ”知道了这事, 随侍刘禅的郤正就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著回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 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 ”等到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话回答,说完并闭上眼睛,想装出要哭的样子。司马昭于是说:“为何你刚才所说的话,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

5、禅听了大惊,望着司马昭说:“真的跟您说的一样(就是郤正的话) 。 ”4. 斗牛图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戴嵩斗牛图 ,暇日展曝于厅前。有输租氓见而窃笑。公疑之,问其故。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时,夹尾于髀间,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 ”公为之叹服。尝:曾暇:空闲 曝:晒 输:交 氓:老百姓 输租氓:缴纳田租的农民 髀:大腿 膂力:体力,在这里指全身的力气。膂,脊背 似:好像 类:合情理 窃:偷偷地马正惠先生曾经珍藏戴嵩斗牛图 ,闲暇的日子就在厅前展开晒太阳。有一个缴纳田租的农民看见后偷着笑。先生质疑他,问他笑的原因。回答说:“我不懂得画,可是认识真牛。在它们争斗时,要把

6、尾巴夹在两腿之间,即使是强壮的大汉用尽全力也不能从中拉出来。这个图上的牛都是举着尾巴的,好像不合情理吧。 ”马正惠被他所说服。启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尊重客观事实。 (或:要不唯书本,不惧怕权威,实事求是)5. 黄琬聪慧黄琬幼而慧。祖父琼,初(3)为(10)魏郡(4)太守。建和(5)元年正月日食(6) 。京师不见而(11)琼以状闻(7) 。太后诏(8)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9)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12)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1)黄琬:东汉人。 (2)慧:聪明伶俐。 (3)初:一开始,刚刚 (4)魏郡:古郡名。(5)建和:汉恒帝年号 (

7、6)食:同“蚀” ,侵蚀。 (7)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京城里看不到日食而黄琼把日食的情况报告朝廷,让他们知道。(8)诏:皇帝的命令。 (9)未知所况:不知道如何来描述。 (10)为 :担任。 (11)而 :连词,表并列,无义。 (12) 以 :把。黄琬虽然年幼但聪明。祖父黄琼,早年担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里发生日食,京城(洛阳)看不见(日食)的情况,黄琼把当地所见报告朝廷。太后下令问日食多少,黄琼思考如何回复太后,可不知道怎样来描述(日食的情况) 。黄琬当时 7 岁,在祖父身旁,说:“何不说日食后余下的太阳,好像一弯新月?”黄琼大为惊讶,立刻用黄琬的话回答太后的询问,于是特别喜爱这小孙子并认

8、为他与众不同。6. 叶相判案叶相梦锡,尝守常州。民有比屋居者,忽作高屋,屋山覆盖邻家。邻家讼之,谓他日且占地。叶判曰:“东家屋被西家盖,子细思量无利害,他时拆屋别陈词,如今且以壁为界。 ” 屋:两家房屋相接;又指两家系邻居。 屋山覆盖邻家:屋脊超过邻居家(的屋脊) 。 子:你。 别:另行。之:代“他” ,指代邻居。 谓:(对)说。 且:将。叶梦锡丞相,曾经在常州做太守。有两家是邻居,有一家盖了一个高屋子,屋脊超过邻家的屋脊。邻居便起诉他,说那家人其它时候还将会占了自己的地方。叶梦锡判决说:“东家的屋子被西家遮盖了,你仔细想也没什么利害关系,以后那家人拆屋了再另外陈述你的言词吧,如今暂且以墙壁作

9、为两家的地界吧。 ”7. 陆元方卖宅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 ”买者闻之,遽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1)陆少保:字元方,唐朝人,曾任少保(太子的老师) ,故又名陆少保。 (2)于:在。(3)直:通“值”价值,钱财。 (4)因:于是。 (5)但:只是。 (6)闻:听见。 (7)遽:立刻。(8)辞:推辞。 (9)以:因为。 (10)尔:这样。不尔:不是这样。 (11)是:就是。 (12)求:要求。 (13) 之: 指代陆元方说的话。 (14) 以为言:就此说了埋怨的话。 ( 15)耳:罢了(1

10、6)诳:欺骗(17)怨:不妥当(18)置:买 (19)尝:曾经 (20)曾:曾经。陆少保,字元方,曾经在洛阳城卖一栋房子,家里人要把房子卖了换钱,买者要求拜见。于是元方告诉那人说:“这房子非常好,只是没有排水的地方罢了。 ”买者听到(他说的话)后,立即找借口推辞不买房了。儿子侄儿们就此说了埋怨的话,陆元方说:“(如果)不这样(说) ,那就是欺骗对方。陆元方品质:“卖宅”一事反映出陆元方正直,诚实交易,不惟利是图,以诚信为本的品质 。8. 释车而走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 ”景公遽起。传骑又至。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使驺子韩枢御之。 ”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

11、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1.疾:病重 2.遽:急忙,快 3.且:将要 4. 中:都城中 5.谒:报告 6.晏:晏婴 7.趋驾烦且之乘:赶快乘千里马驾车出发 8.邹子,韩枢:为人名 9.尽:终于 10.释:放下,放开齐景公在少海游玩,骑马传信的侍从从城中来报告说:“晏婴病重,将要死了,恐怕景公要在他死后才见得到了。 ”景公急忙起身。又有骑马传信的侍从赶到。景公说:“赶快乘千里马驾车出发,让主管韩枢驾车。 ”跑了几百步,认为主管赶得不快,夺过缰绳代替他(赶车) ,赶了大约几百步,认为马没有跑得更快,就把车马都丢下而徒步奔跑。反映了齐景公担心见不到晏婴的急切心情。9. 唇亡齿寒晋侯

12、复假道于虞以伐虢(1) 。宫之奇谏曰:“虢 gu,虞之表也(2) 。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3) ,寇不可翫(4)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5)?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6) ,其(31)虞、虢之谓也。 ”(1)表:外表,这里指屏障、藩篱。 (2)启:启发,这里指启发晋的贪心。 (3)寇:凡兵作乱于内为乱,于外为寇。翫(wn 完):即“玩” ,这里是轻视、玩忽的意思。 (4)其:反诘语气词,难道。 (5)辅:面颊。车:牙床骨。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一定跟着灭亡。晋国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个头。这支侵略别人的军队不可轻视。一次借路

13、已经过分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着,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寒冷 ,就如同虞、虢两国互相依存的关系啊。 ”近义词:唇齿相依 唇亡齿寒释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10. 奇货可居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 ”“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 ”“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 ”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 (选自战国策 )濮阳: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部。 吕不韦:战国时阳翟大商人,后为秦国相国。曾命宾客编著吕氏春秋 。贾:做买卖。 邯郸: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

14、郸市。 秦质子异人:留在国外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异人。 泽:恩泽,恩惠。 归:回来,返回。利:获利;利润。 力:致力。 疾:快速。 得:能够。 遗:遗传;遗留。濮阳人吕不韦在赵都邯郸经商,看见秦国在赵国做人质的公子异人。回家后,便问他的父亲:“耕田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十倍。 ”又问:“贩卖珠玉,或获利几倍呢?”父亲说:“百倍。 ”又问:“立一个国家的君主,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那不可以数计。 ”吕不韦说:“现在农民努力从事耕田劳动,还不能做到丰衣足食;若是建国家,立一个君主,获利就可以传至后世。那我愿意去做。 吕不韦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目光远大的人。11. 攘鸡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

15、,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日:每天)攘(攘:偷)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道:行为) 。 曰:请损(损:减少)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1)选自孟子攘鸡 。攘,扣留有偷的意思。 2)戴盈之:宋国大夫。 3) 什一:古代田赋法,即征收农产品的十分之一。 4)去关市之征:去掉在市场上征收的商业税。去,去掉。关市,位于交通要道的集市。征,抽税。 5)今兹:今:今年。兹:年。 6)轻之:使田赋和关市之征减轻些。轻,减少。之,指上文的“什一”和“关市之征” 。 7)以待来年然后已:等到明年再完全废除。来年,明年。已,停止。 8)日攘其邻之鸡:每天偷邻居一只鸡。这是假设之辞。 9)或告之:有人告诉他。或,有人。之,指“日攘其邻之鸡”者。10)请损之:请允许我减少(偷鸡的次数) 。 11) 斯速已矣:就(应该)马上停止。斯,这。速,立即,马上。已,停止。 12)损:减少。 反义词 益:增加。 13)攘:偷窃。14)道:行为。15)来年:明年。 16)斯:就,则。戴盈之说:“实行十分抽一的税率,免去关卡和市场上对商品的征税,今年不能实行了,就先减轻一些,等到明年再废止(现行的税制) ,怎么样?” 孟子回答道:“现在有个每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