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三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273444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初三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年初三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年初三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年初三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年初三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初三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初三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1-2012 学年初三年毕业升学考试卷及答案(最新)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5 分)一、语文基础积累与运用。 (25 分)1按要求填空。(10 分,以回答最好的 5 道题计分)(1)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 ; , 。 (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 ,将登太行雪满山。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3)家在哪里?崔颢在黄鹤楼中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韩愈在左迁蓝关示 侄孙湘 中则说_?_。(4)爱国之情,人所共有。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 ,西北望,射天狼” ,表述为国立功的壮志豪情。(5)后值倾覆, , ,尓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

2、亮出师表(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直接写诗人骑马游春,感受春花初绽美景的句子是:, 。(7)词体大略有二,一婉约,一豪放。婉约词含蓄婉转,如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 。豪放词率直粗犷,如辛弃疾的“ ,弓如霹雳弦惊。 ,赢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 ) 。 (2 分) 2、名著阅读。 (2+5=7 分)(1)下面对名著内容的描述正确的两项是( ) 。A、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范爱农,当时彼此都没有事没好感,鲁迅甚至还憎恶范爱农。回国相遇后,两人交往甚密,成为好朋友。后来,鲁迅还因爱农溺水身亡感到悲伤。B、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斯威夫特,主人公是格列佛。该作品讲述了格列佛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历。作

3、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法国社会现实。C、鲁达和林冲、史进在潘家酒楼吃酒,遇到金翠莲父女卖唱乞讨,得知他们2父女受了郑屠欺负,不禁大怒,不但慷慨解囊,而且三拳打死了镇关西。D、孙悟空不满弼马温这个不入流的官职,于是偷吃了仙桃,扰乱了蟠桃会,吃光了太上老君的金丹,然后返回花果山,树起“齐天大圣”的旗帜。E鲁滨逊被冲到孤岛后,为了防止受到野人或野兽的袭击,建造了房子;为了方便自己的生活,制作了很多器具;为了放松精神,常读圣经 。(2)名著故事情节复述。 (3 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1)白帝城托孤; (2)武松醉打蒋门神答:3、仿照画线的句子,发挥想象续写两句。

4、 (2 分)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你的祝福如春天里的一缕清风,为我送来芬芳;如寒夜里的一团火焰,为我送来温暖。如 , ;如 , 。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雨,拥抱绚丽的彩虹。4、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识。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教训惨痛。浙江省文明办和有关部门于近日共同发起“我爱斑马线”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2+2+2=6 分)(1)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材料一、据报道,2006 年 1 月至 10 月,浙江省有近 20 人在过斑马线时遭遇车祸死亡,100 多人受伤。南方某小镇上半年有 8 人在斑马线上被车撞死。材料二、

5、浙江日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约 30%的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 40%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 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材料三、来自广州的调查结果表明,约 20%的行人认为,班马线上就该车让行人,不管前方是红灯还是绿灯;约 50%的行人认为,走在斑马线上就安全了,怎么走都可以。探究发现: 3(2)活动二、下面有三条减少斑马线事故的建议,你最认同的是哪一条?请简述理由。建议一:对违规者执行严厉处罚。建议二:努力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建议三:科学合理地设置斑马线。观点理由: (3)活动三:请你仿照某风景点垃圾桶上的宣传语,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

6、和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示例】垃圾桶上的宣传语:你给我的不是施舍,而是一份爱心!环境卫生 100 分=99 个垃圾桶 + 您准确无误的 1 投!温馨提示: 第二部分阅读能力(55 分)一、 比较阅读【甲】 【乙】两个文段。完成 5-9 题。(18 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音(zu)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5、

7、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4 分)无从致书以观 ( ) 四支僵劲不能动( )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 颐既觉 (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B.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C.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4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7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2+2=4 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译文:(2)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译文:8甲乙两文有写作内容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2=4 分)内容:_感情:_9甲乙两都 写了天气的寒冷,其写作目的是否相同?为什么?(4 分)答:

8、三、阅读议论文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完成 10-14 题。 (17 分)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朱铁志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 。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

9、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5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

10、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

11、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

12、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摘自人民日报2010 年 4 月 19 日,有改动)10、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用原文语句回答。 (3 分)答:11、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 分) 答:612、读文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 ;四是 。 (2+2=4分)13、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3=4 分)答:14、如果把文章第段中的“优

13、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为观点,请你参照下面示例再写一个具体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限制在所学初中教材的范围内) 。 (3 分)示例:闻一多日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终于写成了唐诗杂论 。答:四、阅读下文,完成 1521 题。 (20 分)悠悠寸草心日本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大公司。社长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从来没有过。 ”青年很老实地回答。“那么,你替父母捶过背吗?”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次母亲还给我 10 块钱。”在诸如此类的交谈中,社长只是安慰他别灰心,会有希望的。青年临走时,社长突然对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

14、再来一次,不过有个条件,刚才你说从来没有替父母擦过身,明天来这里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能做到吗?”这是社长的吩咐,因此,青年一口答应。青年虽大学毕业,但家境贫寒。他刚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了,从此,母亲为人做佣拼命挣钱。孩子渐渐长大,读书成绩优异,考进东京名牌大学。学7费虽令人生畏,但母亲毫无怨言,继续帮佣供他上学。直至今日,母亲还去做佣,青年到家时母亲还没有回来。母亲出门在外,脚一定很脏,他决定替母亲洗脚。母亲回来后,见儿子要为她洗脚。感到很奇怪:“脚,我还洗得动,我自己来洗吧。 ”于是青年将自己必须替母亲洗脚的原委一说,母亲很理解,便按儿子的要求坐下,等儿子端来水盆,把脚伸进水盆里。青年右手拿着毛巾,左手去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