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习惯的含义与重要性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273195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学习习惯的含义与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学习习惯的含义与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学习习惯的含义与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学习习惯的含义与重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学习习惯的含义与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学习习惯的含义与重要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习惯的含义与重要性叶圣陶也说过:“教育是什么?从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所谓学习习惯,它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一个良好的习惯让一个人终身受益无穷。不良的习惯则会成为一个学生终身的祸患,一个能认识却难以逾越的鸿沟,其如影随形,欲抛之,何其难哉 所以我认为班级管理中的最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有一个时下在教育界流行一句话:播种一种观念,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连接观念、行为与性格、命运的中间桥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掀起学生澎湃的激情、冲天的

2、壮志众多教师皆可做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合理的举止、科学的措施、创新的做法大部分教师也能企及,然而如何将这些认识一以贯之到学生的行为中去,如何将行为恒久化,怎样将这些行为由自律到自发、由外驱到内驱,并最终形成习惯却少有人能及。二 习惯与性格、情商的关系学习的较量从很大意义上可以说是习惯与习惯的较量,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多方面的因素,专心、耐心、细心、意志力、控制力、专注力都很强等等,学习的竞争不仅仅是智商的竞争,更是情商的角逐,智力好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未必好,而智力一般的学生由于情商开发地非常充分,学习成绩却非常不错,这一切习惯使然,所有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导向下的行为就是习惯。美国斯坦福大学

3、最新研究表明: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情商(EQ)对人生起着40%的作用,智商( IQ)对人生仅有 20%的影响力。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情商越高,习惯就越好;反过来,好习惯会促进情商的提高。三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做法1生活处处皆习惯在生活中我们对事物的观察力与注意力的培育,就会养成良好的观察与注意的习惯,这些习惯会自发地、自然地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细心习惯的养成,一个在生活中总是大而化之、马虎

4、随意的学生难以在做题时能做到心细如密,必然会造成在考试中的无谓失分。在生活中要帮助学生养成专心的习惯,在做事时,要经常培养自己心无旁骛的优良品质,在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耐心,切忌浮躁,尤其在做一件复杂工作时,更要静心屏神。2培养习惯从“娃娃”抓起家长是孩子教育是最原始的教育,必须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素养的形成。如收拾自己玩具的习惯、收拾自己房间的习惯,这是培养独立性与自我意识的好办法,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一定要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起居要尽量有规律,不能处于无序与杂乱状态,每一个人的生理都有其特有的节律,我们应该遵循,而不应该人为的打破。当儿童在犯错误时

5、,家长应该及时地加以制止,习惯是由一个个具体行为在重复若干次后在个体身上沉淀下来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一个好习惯要从孩子的每一个行为做起,而要改变一个坏习惯则要从孩子的第一个行为做起。3在细节中养成习惯细节应该渗透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孩子的学习环境应该安静与相对固定,孩子在做业时从坐姿要正确、握笔的姿势要规范,学习时一定要专注,不能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吃东西,要提高时间利用率,效率意识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品质,在做作业时要养成良好检查的习惯,尽可能地减少粗心,尽可能地让学生少改动,少用橡皮,这样可以让学生尽量减少粗心,做作业时更加专注,减少随意性。做作业的时间应该相对完整,一个相对完整的作业应该尽量一

6、次性地独立地完成。4用制度支撑习惯如何高效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者应该用制度加以支撑。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告诉我们:“一个班级如果说每天靠班主任不知疲倦地去管理,肯定不是一个好方法,而且永远也不能真正管理好这个班级。 ”一个班级的管理应该制度化与规范化,而不应该有更多的随意性。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应该靠制度来管理班级,而不应该靠面孔与言语上的威严来恐吓学生。前者具有恒久的约束力,后者只具有临时的管教力,前者有“法治”精神的精髓,后者有“人治”遗留的阴影。我们要努力建成一个制度化班级。同时要将制度动态化,而不能僵化不变,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二是适度性原则。要做到事事有章可循,规章制度要涉及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与各个阶段。在行动上,采取不拘一格,常换常新的行动策略。将行动措施制度化、常态化,让自己成为制度的执行者,而不仅仅是具体事务的执行者,从而又好又快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