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大片化”策略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273083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BC纪录片“大片化”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BBC纪录片“大片化”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BBC纪录片“大片化”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BBC纪录片“大片化”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BBC纪录片“大片化”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BC纪录片“大片化”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BC纪录片“大片化”策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BBC 纪录片“大片化”策略文/喻溟导语:史诗性题材、大跨度制作和专家化阵容,构成了 BBC 纪录大片的三叉戟,使它在竞争激烈的国内与全球电视市场战无不胜。所谓纪录片的“大片化”是借用电影“大片”(blockbuster)的术语:以大制作取得大回报的制作策略,包括史诗性题材的选择、时空跨度空前的制作、高额投资、顶级团队专业制作。视听艺术感染力趋于完美,争取最大化的受众群,从而获得巨大回报等。学术界也将自然历史纪录大片称为蓝筹节目(blue-chip) ,即质量最优、最赚钱的节目,它们很容易被重新配音、剪辑及出口,从国内的需要转而成为全球的渴求,是真正的国际电视类型,也被 BBC 视为英国旗舰

2、广播的中坚、公共服务的体现。纪录片“大片化”制作的缘起和发展1955 年,英国独立电视台(ITV)成立,商业电视被允许跟 BBC 同时运作,打破了 BBC垄断的局面。ITV 播放由大量的商业公司制作的节目,也包括纪录片,旗下格兰纳达电视台播出了纪录片系列世界在行动 ;泰晤士电视随后制作了优秀的关于二战的 26 集系列纪录片战争中的世界 。这些来自商业电视台纪录片栏目的竞争,使 BBC 开始考虑改变长期以来严肃、乏味的纪录片风格。1964 年,BBC 与帝国战争博物馆合作,制作了它的第一个电视文献巨制:26 集伟大的战争 。由迈克尔德雷格雷夫爵士解说的这部纪录片用以纪念一战爆发五十周年,在当时的

3、播映唤起了刚刚从二战复苏的英国人关于一战的深情,几十年来保持了历史纪录片的高收视,也借此开创了一个新的频道:BBC2。BBC2 是欧洲第一个彩色电视频道,但在当时彩色电视并不被看好,自持贵族气的英国人觉得彩色电视破坏经典的黑白,显得庸俗,没有品味。因此,BBC 高层认识到必须做一档高水平的彩色图像节目,才能扭转局面,打开销路。不过,单期节目缺乏影响力,系列节目则会形成冲击。于是,1969 年大卫爱登堡作为 BBC2 的主管之一监制了当时电视史上最具野心的大型系列纪录片文明 。这部纪录片讲述整个西方文明发展史,由肯尼斯克拉克爵士主持,历时两年才拍摄完毕。剧组跨越 13 个国家,走访了一百多个城市

4、。此纪录片于 1969 年播出,在欧美引起了观看的热潮。此后 10 年内 BBC 共发放了 1200 万个彩色电视收看许可证, 文明功不可没。文明的播出取得了学者和大众的一致好评,其令人瞩目的成功开启了 BBC 纪录片大2片化制作的序幕,其时 BBC 自然历史部(Nature History Unit)的资深制片人克里斯托弗帕森斯,意识到自然历史纪录片也可以像文明一样跨国大制作。1976 年由艾登堡执笔、帕森斯担任制片人的大型纪录片生命的进化启动,拍摄跨越 39 个国家,100 万英里路程,记录 650 个不同物种。1979 年生命的进化在 BBC1 首播,吸引了 1500 万英国本土观众,估

5、计全世界观众超过 5 亿。影片开始了电视节目的一个新时代,其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世纪之交,电视收视大战进入白热化,ITV 在一直是英国最受欢迎的电视台,收视率长期以来在 BBC 之上。而依靠向每家每户收取执照费的 BBC 正遭遇信任危机,急需向公共说明执照费的合理性。2001 年 9 月 12 的蓝色星球播出的第一天为 BBC1 赢得了 900 万的观众,打败了 ITV 的曼联比赛,创下 BBC1 二十年来的收视新高。 蓝色星球成功之后,BBC 总经理雷戈戴克宣称,委托制作的重心应从数量大成本低的纪实肥皂剧节目,转向具有更大影响力的少数大型纪实类节目。此后 BBC 一直沿袭大片化策略,并将其看

6、作品质电视的代表和公共服务的完美体现。“大片化”纪录片的内在元素BBC 纪录片在“大片化”的道路上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元素:包括史诗性题材、大跨度制作和专家化阵容。这三方面构成了 BBC 纪录大片的三叉戟,在竞争激烈的国内与全球电视市场战无不胜。史诗性题材BBC 首先在题材和内容选择上要求时空跨度大,具有史诗性。而史诗性被认为是公共服务必需的部分。20 世纪 60 年代,文明探索了自古罗马帝国至工业革命时代的文明形态,囊括了一千多年欧洲艺术的发展历程。在辉煌的音乐衬托下,展示了上千件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绘画、雕塑和建筑作品。1996 年 BBC 开始了 16 集的英国史的制作。 英国史洋洋洒洒地从

7、铜器时代一直讲到当代,包容了上下五千年的故事和人物。1998 年,科学纪录片人体漫游展现人生七个不同的阶段,由诞生开始,历经婴儿阶段、十二岁女孩如何度过青春期、年轻妇人由怀孕至分娩的过程、年老夫妇共度晚年及一名胃癌病人步向死亡至气绝一刻的情形。利用尖端科技窥探人体深处的世界,讲述了从生命意识的形成到无边界的死亡之地。1999 年, 与恐龙同行横空出世,叙事跨度是 2.25 亿年以前的三叠纪中期到 6500万年前,重现了栩栩如生的恐龙形象,令观众置身于真实的失落世界。随后,同一班底推3出与古兽同行 、 与远古人同行等“同行”系列纪录片集。进入 21 世纪,BBC 频频推出史诗性巨著。2001 年

8、的蓝色星球以无比炫丽的画面和色彩,探索了从热带到极地、从岸边到黑暗的深海,成千上万新的物种和许多鲜为人知的海洋秘密,影片被称为“瑰丽无比的海洋史诗” 。 2006 年,恢宏壮丽的行星地球推出,全景展现了地球波澜壮阔、奇妙美丽的自然生命图景。重大的题材和史诗性内容是 BBC 大片化策略的基础,也是其纪录片成为精品的前提条件,从题材的选择上可以看出,BBC 力图纵贯时空,在纪录片中全景式的呈现自然、科学和人文历史。大跨度制作BBC 在制作经费、拍摄地点、时间跨度等方面不遗余力,许多纪录片至今仍然保持着世界纪录。2001 年 BBC 播出了蓝色星球 ,这部 8 集的系列纪录片耗时 5 年,足迹遍布全

9、世界七大洲,200 个拍摄地点,是全世界首部地球海洋自然历史完整全纪录,获得了世界专业协会 7 项大奖。2006 年播出的行星地球同样耗时 5 年,由 130 人组成的摄制组走遍 62个国家拍摄而成,为了确保拍到人类未见过的珍贵镜头,摄制组冒险走到地球最遍远和危险的地区去。 行星地球的制片人艾雷斯泰慨叹说:这是我所知道的下一代不会看到的地球景象了,再也不会有人投入和本片同样程度的资源,拍摄到同样的电影了。 ”2008 年美丽中国是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系列纪录片,也是BBC 首次与中国媒体深度合作。制作历时 3 年,摄制组踏过了 26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拍摄了 50 多个国

10、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 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以及 30 多个民族的生活故事。从中国的标志长城开始,到中华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极寒的珠穆朗玛峰,酷热的西双版纳雨林,结合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摄影技术,立体展现中国不为世人所知的魅力。2009 年 BBC 播出史诗巨制生命 (Life)是由蓝色星球的制作者操刀,超过3000 天以上在野外拍摄,跨越了每一大洲和每个动物栖息地。每一集聚焦一种不一样的动物或植物群落,以艺术级别的精美画面、特别委托制作的原创配乐,和突破性的野生动物影像而取得享有盛誉。权威专家阵容BBC 纪录大片的题材涉及的范围广阔,其制作团队囊括了自然、人文历史、科学等

11、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以他们的思想、风格特色来建构影片,节目不会超越他们的专业范4围。这些历史学家和科学家们的参与又让 BBC 的纪录片充满权威性与可信度,这正是保证“大片化”品质的关键。世界知名的自然史学家、生物学家大卫艾登堡 1952 年加入 BBC,50 年来他走遍世界最蛮荒的地方,以勇敢的冒险精神和对科学探索孜孜不倦的热情,获取最广泛、最详尽的资料,制作了许多令人惊叹的珍贵纪录片:生命的进化、植物私生活、鸟类的一生、蓝色星球、行星地球和生命等。每部作品都因内容丰富奇特、画面精致壮观、叙述简洁生动而吸引观众,创造了电视史上前所未有的神话。艾雷斯泰在一次采访中谈到艾登堡时说:“我跟大卫一起

12、工作了很多年他的角色远远超过了读解说词,他还参与到剧本的写作中。说实话,这是极为宝贵的。因为大卫的沟通能力与写作能力同样卓越,他是才华横溢的作家也是智慧的领导。”因此大卫艾登堡的名字总是出现在自然历史大片的影片开头和 DVD 封面上。他的声音呈现在节目中,代表了品质与卓越的指标,低沉的音色几乎成了 BBC 的代名词。文明邀国家艺术馆馆长肯尼斯克拉克爵士撰写文稿并主持。这位博学多识的英国著名美术史学家,长期以来对文化名胜积累下的丰富感性印象,以个人的方式构筑起一条文化发展的脉络,带领观众重温了一次视觉化的文明历程。在他对艺术的解说中,把才智、文雅及博学融合得恰到好处,使这部电视片显得鲜活灵动,处

13、处展示了他与艺术心灵的沟通。1997 年,BBC英国史经过两年的坚持,从哥伦比亚大学请到历史学家西蒙沙马担任编写和主持工作。1960 年代,沙马从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毕业后,先在牛津教了 10 年的现代史,在哈佛大学任历史系教授 13 年,同时给纽约客撰写艺术文化评论。其著作包括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公民,荷兰历史的爱国者与解放者和富贵者的窘境,关于艺术史的山水与记忆以及伦勃朗的眼睛。他与克拉克风格迥异却异曲同工,从小处细处着眼,把历史作个人化的读解,从铜器时代一直讲到当代。沙马不像克拉克那样四平八稳,不紧不慢,带着英国绅士的矜持,而是投入的、饱含激情地在时间和地点之间跳跃。在谈到罗马人放弃英国的时候,

14、他于海边徘徊沉思;在谈到克伦威尔时他猛推教堂的门,大步走进,铿锵有力。沙马独特的风格在后来的艺术的力量、奥巴马的美国等片中清晰可辨。在 BBC 的专业团队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权威学者,如美国数学家雅布罗诺夫斯基。他协助 BBC 摄制了反映人类科学进步历程的电视系列片人类的攀升(又译科学进化史),讲述科学在人类文明背景下的进化,以及二者如何相互影响,内容广博、激动人5心。罗伯特温斯顿(Robert Winston)是英国著名的妇产科医生,也是英国最早进行人工授精的先驱者之一。他曾经编写主持的纪录片包括人体漫游 、 孪生子的秘密生活 、超人等科学纪录片,其权威性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同。正是有这么多杰出的

15、专家加盟,才使得 BBC 纪录片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严谨的理性思辨,在众多纪录片制作机构中保持了一枝独秀的声誉。“大片化”纪录片的经济结构BBC 蓝筹纪录片上乘的质量背后是雄厚的资金支持,往往需要寻求国际合作。但在商业化的驱动下,BBC 纪录片应该警惕“纪实娱乐”趋势。2001 年,蓝色星球这部史上制作费最高的蓝筹纪录片震惊业界。历经 5 年时间制作,85 万英镑一集(八个 50 分钟的系列节目耗资 700 万英镑)。2006 年行星地球更是将投资加到了 800 万英镑。而与恐龙同行这样依靠 CGI 再造自然的大片更是以每集高达百万英磅的制作费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蓝色星球成功后,曾任自然历史

16、部主管的 Keith Scholey 认为,这样的节目可以突破潮流,成为编排中的重拳出击,抓住观众。他还表示:“我们将继续制作大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我们也许会成为这一类型独一无二的提供者,因为我不知道在未来其他人是否还可以大赚。”Scholey 并非虚言,事实的确如此。一家知名的独立公司最大的委托项目只能达到 55 万英镑一集,低端的依靠片库和文献资料制作的项目一般 4 万到 5 万英镑一集,而最便宜的制作可以低到每半小时 1.5 万镑。这使得小的制作公司无力竞争到大规模的项目,也意味着 BBC 在纪录大片制作中的垄断地位。然而,如此高昂的制作费用即使 BBC 这样的纪录片“大户”也很难独自承担,必须寻求国际投资、联合制作(co-production)。BBC 纪录片的国际合作并非一个新现象,早在1979 年,大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