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课件

上传人:石磨 文档编号:182721344 上传时间:2021-05-2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1,知识定位,知识结构,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2,时空定位,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3,宏观综合,1.关于小农经济的认识 (1)产生的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主要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4,(3)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2、 有利因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 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 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 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 具有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 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 利于农业发展的精耕细作。封建政府为保证财 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5,不利因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 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 弱。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农业 的扩大再生产。封建政府统治的

3、腐朽、剥削的沉 重及社会的动荡(赋税沉重,甚至收泰半之赋;徭 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严重的自然灾害。 (4)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 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 济基础。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 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6,2.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显著特征与商业发展的特点 (1)手工业发展的显著特征 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行业,有的则是由某个行业演变分化成的新部门。 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其动力主要

4、来自手工业工人的经验以及对手工业的充足投入。 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从经营的方式来说,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手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明代中叶以后,城市手工业生产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7,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的相应变化。随着经 济重心南移,不少工业生产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 产地,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 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 受到农业生产的影响。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 形态并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5、单元总结,8,(2)商业发展的特点 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同时 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 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 货币问题始终掺杂其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 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水平。 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城市逐步增多,城 市的商业性和经济功能逐步加强。 在明前期对外贸易兴盛,特别是以丝绸之路和 “陶瓷之路”为主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并促成了 沿途商业城市的兴盛。,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9,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出现实力雄厚的大 商帮,如徽商、晋商等。 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 代经济的主导地位。,3.中国古代

6、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我国封建社会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牢固结合。 农民的家庭手工业主要是自给性的生产,它的发展 起着巩固自然经济、阻碍社会分工和维护封建制度 的作用。尽管家庭手工业中自用有余的一部分产品 也进入市场,但仍然是副业性质,还不是完全意义 上的小商品生产。这对独立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 来说,是一种限制力量。,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10,(2)封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在清朝具体表现为对 内实行重农抑商,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加上 沉重的封建赋税剥削,导致小农贫困化商品经济难 以发展。财富的积累、社会生产的扩大都十分困难。 (3)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逐渐形

7、成地主、商 人、高利贷者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在这种剥削体 系中,地主、商人和放贷者往往互相转化,很少投 资于手工业。,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11,备课资讯 一、新材料 新视角 1.“赞成162票;反对0票;弃权1票。”“通过!”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2005年12 月29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 议经表决决定,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六 次会议于1958年6月3日通过的农业税条例自 2006年1月1日起废止。这意味着9亿中国农民从 2006年第一天起,将依法彻底告别延续了2600 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 新华网 解读 当今废除农业税是为彻底减轻农民负担

8、,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本材料可联系春秋鲁国实行初税亩的史实联系 命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12,2.邓小平在1980年曾深刻地指出:“现在任何国 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 这个苦头我们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如果 从明朝中叶算起来,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 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 知。” 解读 本材料前半句突出从现实发展中改革开 放的重要性;后半句可用来对闭关政策的评价, 一要从暂时延缓了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侵略, 二要从造成统治阶级愚昧无知,使中国近代不 断受到侵略两方面理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13,3

9、.如果采用重农抑商政策,则王朝寿命可能长达 二三百年,相应地,资本积累周期将放长,积 累规模将变得更加巨大。经济史料支持这种逻 辑分析。清朝时期,广东怡和商行的伍秉槛拥 有资本达2 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年财政收 入的一半。伍秉槛的财富并非鹤立鸡群, 同期的一位宁波商人拥有2 000万两白银,晋商、 徽商拥资千万两白银的亦不鲜见,至于拥有百 万两白银者则不计其数了。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解读 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以积极作 用为主,明清时期以消极作用为主。本史料开 始一句可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方面来 思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14,4.广东之为铁冶于利固肥。凡韶

10、、惠等处, 系无主官山,产出铁矿,先年节被本土无籍流 徒,每年于秋收之际,纠集凶徒,百千成群, 越境前来,分布各处山铜(洞),创察住扎。 每山起炉,少则五六座,多则一二十座。每炉 聚二三百人,在山掘矿,煽铁取利。山主、矿 主利其租税,地鬼总小甲利其常例,土脚小民 利其雇募。嘉靖广志通志初稿卷三十 解读 这段史料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广东的冶 铁业中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是资本 主义萌芽性质的生产关系。,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15,二、教学精彩片断 1.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政策的比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16,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17,2.中国

11、古代经济的基本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18,1.中国古代农具的改造 人教版 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人民版 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它可以根据实 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 岳麓版 唐代,在长江下游一代已经出现了曲辕犁(又名江 东犁)。曲辕犁的发明,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 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 定型。,三、教材细节对比,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19,2.中国古代民营手工业发展 人教版 春秋战国时期,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受到鼓励。 民间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 晋南北朝时曾受摧残,到隋唐才得以恢复和

12、发 展。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 发展。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 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 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20,人民版 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匠户”。唐代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 岳麓版 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私营手工业在曲折中发展,规模日益扩大,成为手工业生产中日益重要的成分。明代中叶以后更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总结,21,3.明清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 人教版 明清时期,工商业空前兴盛,但封建政府依然 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人民版 历代王朝推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使社会经济 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 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岳麓版 明清时期,朝廷昧于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大势, 依然坚持抑商政策。统治者严格限制商人活 动, 重征商税,并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