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与我奉献》第1课时《友善相待文明有礼》说课稿道德与法治

上传人:凝妆 文档编号:182721180 上传时间:2021-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参与我奉献》第1课时《友善相待文明有礼》说课稿道德与法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参与我奉献》第1课时《友善相待文明有礼》说课稿道德与法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参与我奉献》第1课时《友善相待文明有礼》说课稿道德与法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参与我奉献》第1课时《友善相待文明有礼》说课稿道德与法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我参与我奉献第1课时友善相待文明有礼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我参与我奉献第一课时友善相待文明有礼。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1、 说教材我参与 我奉献是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中的第三课,本课编写依据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主题四我们的社区生活第 8 条体会社会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关怀。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要有尊重和平等的观念,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第 9 条了解在公共生活中存

2、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各种群体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利,应相互尊重,平等事相待,不歧视,不抱有偏见。本课设置了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友善相待,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儒要平等友善,需要各方合力关爱、帮助弱势群体。第二部分文明有礼,主要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人是文明礼貌的践行者,也是和谐生活的受益者,明确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人人做到文明有礼。第三部分服务社区,让学生知道构建美好社区需要社区中的每个成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主动承担社区事务,还需要社区成员相互帮助、相互支持,使社区生活更有品质、更有温度。第四部分参与公益,让学生认识到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体会志

3、愿者们无私奉献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激发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愿望,将小善汇聚成大爱。2、 说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认知体系,但是受年龄的限制,他们看待问题还比较片面,大多只关注到表面现象,很少去思考现象背后的价值问题,同时他们对于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还较为模糊。五年级的学生能够意识到要关爱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但对于与自己关系不密切、接触不多的人或陌生人,则缺乏友善相待的意识和情感。他们虽然知道文明有礼是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但更多关注的是自身的利益与发展,对他人、对社区服务、对公共生活建设缺少必要的认识。因此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

4、认识到作为一个公共生活参与者角色的责任,树立服务公共生活的意识。3、 说教学目标1.能够友善待人,愿意帮助身边需要关爱的人。2.关心弱势群体,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还要懂得尊重被帮助的人。3.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成为一个文明礼貌的践行者、传递着。4、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友善待人,愿意帮助身边需要关爱的人。难点:关心弱势群体,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还要懂得尊重被帮助的人。五、说教法学法1.教法:启发式和讲授式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法、游戏法、情境法。2.学法:自主学习探究、亲身实践法六、说教学过程第一个环节: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走在干净整洁的街道上去上学,心情很愉快,但是你们知道在干净的背后是谁在默默

5、付出吗?对,环卫工人天不亮就开始清扫街道,才有了舒适干净的环境,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为环卫工人做点什么呢?【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引发学生对环卫工人的感谢与关爱。第二个环节:新课学习活动一:爱心早餐送温暖1.观看视频环卫工人的爱心早餐,看一看视频中的人是怎么做的?2.这个视频让人很感动,想一想在新年的第一天早上收到早餐的环卫工人心情会怎样?3.其实社会上还有很多个人和组织在用各种方式关心这一群体,那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来表达对环卫工人的感谢呢?4.在公共生活中,我们还可以为身边需要关爱的人做些什么呢?5.师总结:勿以善小而不为,关爱他人有很多种方式,我们不随地扔垃圾也是对环卫工人的爱,对为我们服务的人送上

6、一个微笑也是尊重与爱的表现。【设计意图】通过这段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环卫工的辛苦,向视频中爱心人士学习,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激发学生想要帮助别人的愿望。活动二:用尊重呵护爱心平等有善可以传递正能量,在温暖的友善传递中,我们还关注被帮助人的感受。1.某社区居委会计划开展“爱心衣物捐赠活动”为此,居民们提出了两种方案。 找生阅读。(35页) 两种方案,你更欣赏哪个?说说你的理由。2.阅读角张大爷的爱心卡从文章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3. 师总结:我们在帮助别人时要尊重对方,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真诚相待,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后要心存感激。【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发现帮助别人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关注他人

7、感受。活动三:关爱弱势群体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肩负应尽的责任,多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国家和社会在制度、设施等方面提供有效的保障。1.阅读法条。(36页)2.发现这些法律规定有哪些共同之处?3.课后看一看社会中还有哪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关爱。4.师总结:我们身边的弱势群体,更需要关爱,我们应该平等的对待他们,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尽我们所能帮助他们。【设计意图】通过法条阅读感知国家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关爱。体会到弱势群体更需要人们的帮助。活动四:文明有礼在行动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践行者,也是和谐美好的受益者。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到文明有礼。1.播放视频告别十大不文明行为

8、。评价视频中的公共场所的行为,哪些是文明的,哪些是不文明的?在公共场合无理的举动会带来哪些后果?2.师总结:文明有礼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我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言行合一文明人。【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中的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进行概括,发表自己的观点,懂得文明行为关键在行动。第三个环节:总结提升做一个友善的人,要懂得给予。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懂得给予,而不只会索取回报,会让那份友善温暖他人,也温暖自己。【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做一个友善的人。7、 说板书第六课 我参与 我奉献友善、平等、尊重、感恩关爱弱势群体友善相待文明有礼 言行合一8、 说教学反思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活动是其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而活动教学是一种灵活的、多变的、多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使学生的能力在活动教学中得以提升和发展。本课在活动化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充分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前布置一些相关的调在访问活动,让学生了解身边的文明礼仪、社区服务现状等,可以使课堂的一些教学活动展开得更加贴切、生动,更有成效;课后如果能设计几个行为实践的表格进行跟踪,可以更有效地了解课堂的教学效果。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