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课件

上传人:石磨 文档编号:182719474 上传时间:2021-05-2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1,案例研究方法,组员:,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2,案例研究概况,起源及发展 案例与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分类 案例法的优缺点概述,案例研究设计和实施 案例研究的适用条件 案例研究的步骤与评价 案例研究的局限性,我国管理案例研究现状,案例研究 方法,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3,【案例研究概况】,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4,案例研究的起源及发展,案例教学以管理教案为教材,在学习与讨论案例的过程中,学生以决策人的身份识别,定义问题,分析各种可行性方案并制定实施计划。 将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际中,能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中所运用的教

2、学案例,不是成功经验介绍或者失败者教训总结,而是试图模拟一种实际的管理情景,让管理者身临其境的进行分析决策。,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5,案例法乃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创始。1870年,兰德尔出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时,法律教育正面临巨大的压力:其一是传统的教学法受到全面反对;其二是法律文献急剧增长。兰德尔认为,“法律条文的意义在几个世纪以来的案例中得以扩展。这种发展大体上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案例来追寻。”由此揭开了案例法的序幕。 案例法在法律和医学教育领域中的成功激励了商业教育领域。哈佛大学洛厄尔教授在哈佛创建商学院时建议,向最成功的职业学院法学院学习案例法。 1908 年案例法在哈佛商学院开始

3、被引入商业教育领域。由于商业领域严重缺乏可用的案例,哈佛商学院最初仅借鉴了法律教育中的案例法,在商业法课程中使用案例法。由此,人们开始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收集商业案例。,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6,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应用通常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案例在课堂上是作为教学中说明某些概念、原理的例子来使用的 第二阶段 将案例分析与报告作为主要的学习方法, 依靠案例讨论,团队案例作业来实现 第三阶段 教授们将基于企业管理实践进行的案例研究成果大量应用于教学,同时也用于新课程的开发。,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7,案例研究的兴起 资料来源:张丽华 基于国情的管理案例研究及方法论问题的探讨,对案例

4、研究的关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一些著名的管理学理论的原创性研究都来源于案例研究: 霍桑实验提出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 闵斯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研究; 早期的经验学派(the Empirical Approach )的研究成果。 孔茨(Harold Koontz1 )在其著名的管理理论丛林论(1961年)和1982年再论中两次划分出了哈佛商学院所代表的案例学派(the Case Approach)。奠定了这个学派的地位,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8,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日本经济的崛起企业竞争力迅速提升,震惊美国管理界,一批日、美管理学者包括威廉大内、武泽信一、A.M怀特希尔等人深入日本企业开

5、展研究 产生了一批为代表的日美企业比较研究的成果。 同时J.彼得斯、H.沃特曼(PetersTJNisbet et al ,1978) 。 案例研究方法的拥护者认为上述案例研究的缺陷是可以弥补的。比如,殷( Yin) 认为尽管案例研究不能得出统计的普遍性结论,却可以得出分析的普遍性结论( Yin ,1994 :10),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18,【案例研究设计和实施】,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19,案例研究的适用条件,Robert Yin和其他案例研究法的资深学者的观点: 案例研究适合回答“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适合用于研究发生在当代但无法对相关因素进行控制的事件。他将案例研究

6、法与其他研究方法进行比较,总结了以下的结论,如表1: 表1 不同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 资料来源:COSMOS公司 因此,案例研究法适合研究的问题类型是“怎么样”和“为什么”,研究对象是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研究者对于当前正在发生的事件不能控制或极少能控制。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情况,可以使用的研究方法不止一种,在一定程度上,各种研究方法并不互相排斥;同时,有些情况,某一特定的研究方法明显优于其他方法。,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20,案例研究法的内容,选择案例,收集数据,分析资料,撰写报告,选择的标准与研究的对象和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有关,它确定了什么样的属性能为案例研究带来有 意义的数据。可使用一个案

7、例或包含多个案例。,文件 档案纪录 访谈。 直接观察、 实地观察现场。 参与观察 实体的人造物,资料分析包含检视、分类、列表、或是用其它方法重组证据,以探寻研究初始的命题。,一般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常分为相对独立的几个部分:背景描述;特定问题、现象的描述和分析;分析与讨论;小结与建议。,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21,案例研究的步骤 资料来源: 欧阳桃花 试论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依据企业案例提出问题与研究步骤,对研究问题进行相关文献综述、推导、提出问题分析框架、理论命题或者提出问题分析的理论视角,撰写规范性的研究案例,分析研究案例,并从中验证第二步骤的理论命题,或者发现企业实践中产生的

8、新事实,新思想,提出研究结论并明确今后课题,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22,案例研究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任何研究都有相应的评价其有效性和相关性的标准,案例研究方法不同于数理统计以及其他数量研究方法,它有自己的一套评价标准,主要有四种测试方法: 第一种测试方法是构建的有效性(Construct validity) ,它是用来检验研究是否已经为要研究的概念建立了正确的可操作的测量标准;,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23,第二种测试方法是指内部有效性( Internal validity)测量,这种标准要求研究者的推导符合逻辑和正确的因果关系,防止产生不正确的结论,例如,假设有三个变量: X, Y,

9、Z,如果研究者只发现X和Y之间有关系,而忽略了真正起作用的Z,那么研究工作就没有实现内部有效性; 第三种测试方法是外部有效性( External validity) ,它是指研究结论是否能够推广; 第四种测试方法是可靠性(Reliability) ,它要求数据搜集过程能够被重复,具有客观性,亦即不同的人通过案例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 在实际研究中,前面三种测试标准是最关键的。,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24,案例研究的结论有效吗?,在评价一种研究方法时,人们通常使用两个指标 一是可信度(reliability),对应于研究中的一致(congruence)的水平。所谓一致性,是指不同研究者在

10、不同的时间,地点,但在理论假设所确定的同等研究条件下做同样的研究所得出结论是否一致;它与研究结论的可再现性(replicability)相关。 二是有效性(validity),对应于研究中的相关性(correlation)的水平。,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25,案例研究的结论有效吗?,有效性有3种类型: 结构有效性(construct validity) 指理论假设在研究中被具体化(为不同变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性; 内部有效性(internal validity) 指不同变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性,如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有效; 外部有效性(external validity) 指特定条件下

11、、就特定样本所得出的研究结论的普遍性generalizability),也就是,这一研究结论被推广应用到理论假设所确定的现实环境条件中去的有效性。,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26,【我国管理案例研究现状】,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27,数量和质量,孙海法等人曾在2003年浏览和分析了中国学术期刊网94年以来的320余篇案例研究文章后发现: 1994年和1995年每年发表的案例研究文章没有超过10篇, 1996年至1998年每年发表的案例研究文章在20篇左右, 1999年和2000年上升至40余篇,近两年增至70余篇, “我国管理科学与教学研究中案例研究的数量约两年翻一番,但案例研究的质量

12、有待提高”案例研究的质量有赖于研究者对案例研究理论基础和操作技术的掌握“,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28,欧阳桃花:,问题: 整体水平落后 研究方法不规范是落后的主要原因 公认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经典案例很少 对策: 大力提倡用国际化的视野、规范性的研究方法深入企业实事求是的研究 严格区别研究案例和教学案例,不同于教学案例而撰写出的研究案例是开展案例研究的重要步骤 忌讳用主观判断的,含糊的语言撰写案例 注意细枝末节,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29,张丽华:,问题: 掌握规范: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的研究普遍存在研究方法不规范的问题,研究成果很难被国际学术界承认。 认识差距:案例研究长期游离于国际

13、学术界的主流之外。我国学术界开展企业案例研究已有20余年。 但在概念理解和运用等方面与国际通行的案例研究法方法有很大差距。 对策: 走出本土: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规范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国企业的本土现象,并使其部分成果国际化, 我国工商管理的研究成果才可能被世界承认,并对世界管理学科的理论发展做出贡献。,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30,案例研究法的规范性 资料来源: 张霞 毛基业案例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及现状评估,案例研究因其“定性的、经验性的”属性特征遭到从事定量研究的学者们的批判和质疑,因其认为数字远比文字更加缜密和精确。 案例研究的规范性是其受到质疑的焦点所在。 所谓规范性,即研究过程要遵循一系

14、列严格的研究程序和使用科学的工具,以确保研究结论的信度和效度。 对于研究的规范性贡献卓越的学者: 1、定性数据分析方法: 扎根理论,Glaser/Strauss(1967),Strauss/Corbin(1988), 2、案例研究方法: Yin-系统化案例研究方法:每个步骤的多种实现方法和手段/Eisenhardt-强调多案例研究 (1989) 根本目的:使得案例研究整个过程的每个步骤都在严格的控制下进行,尽可能避免研究人员的随意性和主观性。,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31,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最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主要宗旨: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 无理论假设,直接

15、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经验概括,并上升为理论。 提倡运用比较原则,以发现数据间的秩序与联系 自下而上建立实质理论 Miles和Huberman(1994)的定性数据分析方法 展现了如何对“原始数据集”逐步分析归纳验证的过程, 主要包括:数据提炼、数据显示和数据推导。 Miles和Huberman强调,定性数据分析过程应被记录,在最后的报告中要说明数据收集和分析所运用的程序。这样其他人原则上遵循同样的程序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或者更有可能追随下去并评价内在的逻辑。 Miles和Huberman的方法常常和扎根理论中的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成为受案例研究人员推崇的数据分析手段。,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32,附:案例研究的规范性指标,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33,组案例研究方法管理研究方法,34,我国案例研究规范性不足:,研究问题过于宽泛,不能真正做到界定和指导后续工作 基于案例的研究过少,结论缺乏坚实的数据支撑 数据收集的细枝末节缺乏披露(如经历的阶段,录音等) 数据分析过程缺乏,如团队分工,编码等未具体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