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名师教你十一步答好申论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271493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名师教你十一步答好申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务员】名师教你十一步答好申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公务员】名师教你十一步答好申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公务员】名师教你十一步答好申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公务员】名师教你十一步答好申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务员】名师教你十一步答好申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名师教你十一步答好申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夜风非常冷整理【精品】名师教你十一步答好申论 2010 年 07 月 06 日 20:01:39 内容提纲: (一) 如何审题 (二) 如何立意 (三) 如何布局 (四) 如何说理 (五) 如何拟标题 (六) 如何开头 (七) 如何结尾 (八) 如何概述问题 (九) 如何概括问题 (十) 如何分析问题 (十一) 如何提出对策 (一)如何审题 材料就是申论文章的窗口,考生依据材料总结概括出的主要内容或反映的主要问题就是申论文章的精神实质,是申论写作的依据;申论的考试要求是对论证的限制,尤其是在申论考试中对考试要求的审题更是重要。所以一定要花一定的时间进行审题,否则就会出现跑题、偏题、宽题、狭题的

2、现象。一旦如此,将无法弥补。 审题立意的具体过程: 1.读。 包括读材料和读考试要求。读材料就是通过阅读找出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这在前面概括内容、提出对策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读考试要求的过程中,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审出文题类型方式,即要审清是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任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演讲稿,还是写一份建议、报告,或者是其他形式。命题类型不同,写作要求也就不同,写法也不一样,忽略命题类型和形式的要求的文章,就不可能符合考试的要求,导致文与题不符。 第二,审出限制条件,(1)审清对论述的内容是否有限制。(2)审出是否有“虚拟身份的设定” 。(3)审清字数限制。即考生必须在申论考试给定的字数

3、范围内论述,字数过少或超过限定字数都会影响得分。 2.析。 针对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不同观点。针对同一个问题,因为分析的角度不同,可以写出完全不同的文章。例如,可以就问题本身的表现形式、原因、办法、意义、条件等等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分析。 3.立。 从上面分析得出的不同观点,选取最佳者确立为论点:对得出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选取有现实意义、有新意的、自己认识最深刻的、又有材料可写的、不大不小的一个,作为论点写成议论文。 (二)如何立意 夜风非常冷整理1.立意正确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审题、立意的前提,否则,就不可能准确地把握材料的主要思想倾向,进行正确的立意,也就不

4、可能有正确的中心主旨和健康的思想内容。立意,从本质上说,是作者对待所写事物的观点、态度问题。观点态度错了,文章的中心就不可能正确,思想内容也就不可能健康。表面看来,这有些老生常谈的味道,但在申论考试中尤其值得强调,这关系到整篇文章的立论能否站稳脚根。这并不是说只能唱赞歌而不能尖锐批判,相反,所谓“正其义不谋其利”的意气还是要具备的。 2.论点准确、突出、有新意 第一,找好角度,使中心准确 准确,是指确立的文章主旨与命题的含义保持高度一致,不偏离文题的主要指向,论点才能准确。这就需要从多种立意当中选取一个角度最好、自己认识最清楚的、有材料可写的确立为论点进行写作,才能确保论点准确。 第二,确保论

5、点突出 一是要论点单一、集中。论点是文章的灵魂,一篇文章只能集中就一个论题,从一角度,进行论证,才能指向明确。 二是要重复。为避免写作过程中出现跑题、偏题现象,在行文中要不时照应一下论点。确保论点集中、突出的方法是: (1)文章的题目就是论点。 (2)第二段单独为一段,点明论点。第一段是要概述材料的主要内容,紧接着下来第二段,要点明论点。 (3)文章的每个分论点都要扣住总论点,每段结尾回扣总论点。 (4)倒数第二段总结论点。 当然,这几处照应不要单调地重复论点,而应注意用灵活的语言进行表述。 第三,力求论点新颖 所谓新颖,是指确立的论点不落窠臼,能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这就需要摆脱思维定

6、式,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对文题进行多方求异思维。 论点的新颖性一定是建立在对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的。不能为求新颖,偏离材料的主要问题,结果弄巧成拙。 (三)如何布局 议论文的结构形式不如记叙文那样多样化,这是由议论文的说理性或者说是严肃性决定的。一般记叙文所表现的内容轻松活泼,因而与之相应的结构形式也灵活多变;而议论文重在摆事实、讲道理,因而与之相应的结构形式便相对凝重、严整。 议论文的内容包括:类(哪一类问题) 、因(原因) 、办( 办法)、果(效果)四个部分。如何谋篇、布局来组合这些内容呢? 三类常用议论文结构 第一类:这是最普通的一种结构形式,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提出论题

7、:怎么了 分析论题:为什么 归结论题:怎么办 夜风非常冷整理第二类:“总分总”式 总:总述问题 分:分项阐述,分项分极 总:重申论点 第三类:“起承转合”式。其优点:适应性强、广(度 )深(度)兼顾、富于变化,同时又便于把握。 起:点题(破题,提出问题 )承:展开、拓宽 转:换角度,从反面论证 合:扣题,收束全文 (四)如何说理 (一) 因果析理 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关系,一定的原因必然会产生某种特定的结果;相反,某种特定结果的产生也一定基于一定的原因。因此,在评论文写作中常常揭示原因以说明必然会得到某种结果;或者披露结果以证明其原因的正误。前一种是由原因推出结果,后一种是

8、由结果推出原因。 (二) 比较说理 比较说理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比较分析来论证论点。具体方法有: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对照比较和类比等。 (三) 论辩明理 论辩明理就是通过论辩和批驳,在辩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写出批驳性的评论文章,当然要展开论辩。即使是写正面的立论性的评论也离不开论辩。论辩明理有两种方法:辨正的方法和批驳的方法。 辨正的方法是对片面或偏颇的观点进行质疑、商榷并提出不同的观点与之论辨交锋,旨在辨别是非曲直,纠正谬误之见。 批驳,指的是通过正面提出理由或根据进行辩论和批驳进而否定对方的错误见解。批驳的方式不拘一格,主要有:以客观事实批驳对方论点;揭露对方论据

9、的虚伪性;就本质进行论辩。 (四) 条件析理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一定的条件。要使一个论点能够确立,当然也离不开所必需的条件。议论文写作中,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我们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五) 比喻析理 把抽象、深奥的道理寓于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之中,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这种说理方式可放置于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处。 (五)如何拟标题 议论文的标题包括以下五种形式: 1.论点型。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如解决矛盾和问题关键靠发展 。 2.批驳型。题目摆出一个错误观点,作者据以批驳。例如绝不允许有“特殊公民” 、夜风非常冷整理岂能“吃贫” 。 3

10、.寓意型。寓意指暗含的深意。如“杀鸡给猴看”质疑 、 变“五指张开”为“拳头紧攥” 。 4.范围型。题目本身不是中心论点,仅限定了写作范围。如珍爱生命还是珍惜财富 、谈诚信 、 得与失 。 5.感想型。从某事某人谈起。如从公车拍卖说起等。 我们认为,作为应试作文,最好采用论点型或批驳型标题。其次为寓意型标题。再次为范围型,最好不要使用感想型标题。 (六)如何开头 开头虽短,但非常重要,人们常说“凤头豹尾”就说出了对于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重要,开好头才写得出好的文章。 1.叙开 叙开即先概述申论材料的主要内容或反映的主要问题,然后亮明观点。 2.顺出 即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论点。 3.引言 即用

11、名人名言、名句等,引出论点。 4.设喻 即打个比方,引出论点。 5.对比 即用正反对照的方法,引出论点。 6.设问 即先用设问起笔,引出论点。 在考试中,我们提倡先以叙开的方式概括材料主要问题,然后运用引言、设喻、对比或者设问等方式中的一种提出论点;或者以顺出的方式先运用引言、设喻、对比或者设问等方式中的一种提出论点,然后再引出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若感觉运用这两种方式有困难,可简单的就以叙开方式开头为上选。 (七)如何结尾 议论文结尾的方法,常用的大致有以下五种。 (一) 概括总结,收束全文。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要准确无误,文字简洁。 (二) 深化主题。在收尾时,对题目或开头说的话加以发挥或强

12、调,使文章一脉相承,结构紧凑,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三) 提出建议,满怀期待。结尾时表示感召或期待,要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四) 引用名言,强化主题。在结尾中引用名言或诗句,以加强文章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 借意抒情 最精彩的结尾应该是:意未尽,言已止;余味无穷,耐人深思。 最乏味的结尾是:在结尾处喊这样的口号:“让我们努力吧!”在考生看来似乎充满激情,但给阅卷人感觉往往是单调、幼稚、底气不足。 对结尾的最低要求是完整。要做到结构完整,除了列提纲外,还要学会采取紧急补救措施。即使时间再紧张,也要设法结尾,哪怕只有一句话也好。注意要另起一段,用总结性的语夜风非常冷整理言(把第一段或全文压缩)

13、写一句话完篇。 (八)如何概述 概述内容就是概括叙述材料的内容。一般来说,概述内容就是要求概括出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涵盖几个方面、几个层次,或者是材料反映的内容包括几方面意见、争议。概述是人们的认识从具体生动的直观向抽象的思维转化的具体实现,是理性认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概述可以高屋见瓴避免就事论事,使认识深入到事物内部。概述是对一段过程作简明扼要的介绍或交待,也可以对若干段文字材料进行归纳或总结,但它不应是量上的简单压缩,而应是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提炼。语言的概括性越强,它说明的意义的普遍性就越大。申论考试越来越注重对概述内容的考核。 内容概述只是要求将材料所反映的各方面、各层次的问题,条理清晰的概述

14、出来,而不要求考生对材料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加工,究论本质。 例如 2004 年中央、国家机关申论考试的第一题“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只要将材料中有关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信息按照事件发展的一般顺序,按一定的层次表述出来即可。如可以按“我国汽车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综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趋势方面的有利条件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趋势方面的弊端针对汽车工业方面的弊病实施的对策及前景展望”这五个层次进行概述。 考生都要将概述出的内容有条理、有先后的表述出来,而不是一定按着材料中内容存在的顺序将材料信息缩写下来。 一般来说所说的逻辑顺序包括: 第一,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

15、第二,综述材料主要问题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提出对策。 第三,综述材料主要问题分述问题的表现形式提出对策。 第四,综述材料主要问题问题现状展望未来形式提出对策。 (九)如何概括 对于概括主要问题的字数一定要严格控制,在考试时,回答这个问题要求非常简练。一般来讲,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述。 第一句话:用一句话概述出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基本形为: 材料中的内容、问题,暴露/反映出主要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主要问题。 例如:阜阳奶粉事件、毒豆芽事件等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反映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主要问题。 第二句话:简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或简述该问

16、题的表现形式等。基本形为: 原因 1、原因 2、原因 3,是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或者,该问题暴露出问题 1、问题 2、问题 3 等问题。 例如:它暴露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一些食品企业唯利是图、安全意识薄弱,食品安全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缺乏完善的食品安全法规等问题。 第三句话:用一句话总结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一般为对策性的结论。 建立和完善对策,刻不容缓/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夜风非常冷整理(十)如何分析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产生问题的“原因” ,才是提出对策的“金钥匙” 。那么,应该如何使用因果分析法分析问题呢?也就是应该怎样对一个问题进行因果分析呢?事实上,分析原因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我们归纳出最普遍应用的几个方法:利益分析法、供需分析法、内外因分析法。 (一) 利益分析法 利用利益分析法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的具体思路包括三项: 第一,确定利益的主体及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