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优课教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182633989 上传时间:2021-05-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9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乙己》优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孔乙己》优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孔乙己》优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孔乙己》优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乙己》优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乙己》优课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孔乙己是人教版部编课本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 5 课。第二单元主要是小说单元,主要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学作品 的欣赏能力,安排孔乙己主要用以指导小说的赏析,即要在梳理 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内容、主题有自己的看法, 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这篇小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 和整个社会的世态, 它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 是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以及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小说运用侧面描 写、对比映衬、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 写,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 这个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

2、子的形象。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学习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 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初步认知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孔乙己形象的社会意义。 3、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 象的作用。 教学重点: 认知和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形象的刻画和环境描 写的作用。 2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意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对于鲁迅我们并不陌生,我们以前学过他的一些文章,比如(学 生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 故乡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前三篇是散文,故乡是 小说,最

3、后一篇是驳论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他的一篇小说孔乙己 (板书课题) 二、课文几次写到笑,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课文中有五次写到笑,它们分别有不同的含义。 第一次在课文的第三段:写“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 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记 得。”这里突出“笑”字,既造成悬念,又笼住全文。冷酷的氛围中 突出“笑”,这种“笑”带着冷酷的意味。 第二次是在课文的第四段:孔乙己第一次出场,酒客们拿孔乙己 的新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勾画出这些人麻 木冷漠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悲凉的意味。酒客们还取笑孔乙己偷书, 孔乙己自欺欺人的辩驳更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

4、 3 第三次是在课文的第六段:酒客们取笑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捞 不到”,孔乙己颓唐不安的模样和之乎者也的听不懂的话又引起众人 的哄笑。文章着力渲染哄笑的声浪和快活的空气,笑声迭起,悲凉的 意味也就更浓。 第四次是在课文的第八段: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在年幼 无知的孩子的面前才能得意忘形地乐一乐,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 里走散了。分豆的动作和语言将孔乙己迂腐可笑得穷酸尽相。而孩子 们的笑则是天真无邪的笑。 第五次是在课文的第十一段:孔乙己第二次出场,孔乙己被打折 了腿,已经不成样子了,然而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取笑孔乙己。这种 笑是以欺凌、玩弄为目的自私而卑劣的笑,笑声越发显得悲凉,毫无 人性,

5、当时社会人跟人冷漠无情。 三、小说中的笑主要体现了哪几类人? 小说中的笑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类人: (1)掌柜及穿长衫的人:他们是属于剥削阶级的人物,他们对孔 乙己的取笑,是对受苦人的玩弄与欺凌。 (2)“我”(小伙计):小伙计的笑,是不经意的、附和着的解 脱的笑。 (3)短衣帮:短衣帮的笑,是为孔乙己不伦不类的样子、故弄玄 虚的语言、迂腐无能的性格而笑,以求得无聊生涯中的片刻快活。这 是“病态社会”所致,是麻木不仁的笑。 4 (4)孩子们:邻居孩子的笑,并非恶意,是“听得笑声”“赶热 闹”天真无邪的笑。 四、小说中的笑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说以“我”为见证人,以“笑”为线索贯穿全文,使孔乙己在 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最后在笑声中离开生活舞台走向死亡。 这笑既是对孔乙己的性格的批判,也是对社会的冷酷、群众的麻木的 批判,更是对罪恶的封建制度的无情鞭挞。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 深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