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261804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8 页2010 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考纲解读】考 纲 内 容 考 纲 阐 释 考 点 分 布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能力层级:A 级(识记)现代汉字,对古汉语中使用而现代已经消亡的古僻汉字则不会涉及到。考查的重点是现代汉语中的 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其主要范围是一些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多义字、错别字。尽量做到识记、熟背和正确默写。(1)同音字,指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2)形似字,指形体相似、差别细微的字。(3)多义字,指有多种意义,容易混淆的字。(4)易混淆的成语,看起来只是一字之差,但字形不同,意义也不同的字。

2、有一些成语,它们的字形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改动。【粤题精讲】1.(2006 年高考广东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竣工 缜密 水蒸气 寸草春晖 漫山遍野B. 沧桑 销蚀 势利眼 卑恭屈膝 瑕不掩瑜C. 犒赏 装帧 水龙头 纷至沓来 民生凋蔽D. 毕竟 旋律 侯车室 摩拳擦掌 天崩地坼名师剖析:考查音同形似字的识别。B 项“卑恭屈膝”应为“躬” ;C 项“民生凋蔽”应为“敝” ;D 项“侯车室”应为“候” 。对于字形相近的同音字,需要根据字义仔细识别,还要仔细辨识字形上的细微区别。如:凋敝(破败)/遮蔽,等候/侯爵。 )答案:A。2. (2005 广东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 A坐镇 辩证法 入不敷出 循私舞弊 B帐篷 金刚钻 计日程功 夸夸其谈C翱翔 烟幕弹 唇枪舌箭 前倨后恭 D、沉缅 暴发户 甘拜下风 举棋不定答案:B名师剖析:A、 “辩证法”应为“辩证法” ,这是形同音同而误。 “辨证”是“辨明是非,改正错误”的意思, “辩”有“辩论”之意。 “循私舞弊”应为“徇私舞弊” ,这是音同义近而误。 “徇”是“曲从”之意, “徇私”就是为了私情而做不合法的事。而“循”是“遵守” 、“沿袭”等意思。C、 “唇枪舌箭”应为“唇枪舌剑” ,这是音同而误。 “枪” 、 “剑”在这里形容言辞的锋利,而“箭”作比喻意的时候,常作“快速”之意。D、 “沉湎”应为“沉湎” ,这

4、是音同形近而误。 “沉湎”有“沉溺”之意,而“缅”为“遥远”的意思,如“缅怀” 、“缅想”等。答案:B3.(2004 年广东)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惊蛰 闻过饰非 按图索骥 事实胜于雄辩B、睿智 丰功伟绩 湮没无闻 不费败灰之力C、涵养 挺而走险 兵荒马乱 吉人自有天相D、斡旋 喧宾夺主 强驽之末 风马牛不相及名师剖析:(此题考查词语、成语和熟语中易写错的字。A 中为“文过饰非” ,C 中为“铤第 2 页 共 8 页而走险” ,D 为“强弩之末” 。 )答案:B【粤考趋势】汉字字形是高考必考科目,考查内容主要是以考查别字为主,错字不作考虑,题型在2007年以前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5、,一道题,占分 3分。题型上,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或选有错别字的一项,或选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有的还从错别字数量角度命题。 方式上,有静态考查,也有动态考查:前者将错别字置于词语或短语中进行辨析;后者则将错别字隐藏在句子中,从而扩大了阅读语境,也增加了难度。内容上,考查范围主要是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 2500个常用字和 1000个次常用字。近年特别重视考查对社会生活中常见、常用、常练却仍极易出错的汉字的字形掌握。这是很有针对性和导向性的。要求上,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等,强调对汉字形音义“三合一”特点和构词规律的把握。 此外,要格外关注综合性的主观题型,如纠错题、填充题的命制。广东

6、卷 2007年以后主要与作文一同考查,在作文中发现一个错别字扣 1分。2010 年,广东高考应是放到作文中考查。不排除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点透析】高考考查错字的重点是四类字。1.因同音形近而误的。如“国籍”误为“藉” ;“嬴政”误为“赢” 。2.因音同而错的。如“滥竽充数”误为“芋” , “提纲”误为“题” 。一些音同音近字往往成为命题人考查字形的焦点。如 2007年北京卷“精络”应为“经络” 。3.因形近而错的。如“如火如荼”误为“茶” ;“草菅人命”误为“管” ;“针砭时弊”误为“贬” ;“铤而走险”误为“挺” ;“相形见绌”误为“拙” 。因为形似,所以往往为命题人的设伏点所迷惑。

7、如 2007年全国卷 I“娇健”中的“娇”应为“矫” ;“磬竹难书”中的“磬”应为“罄” 。4.成语中的别字也是重点之一。望文生义而致误。一些词语,尤其是成语中的字,如果不了解其来源和意义,或把词语中的固定字随意变更,就会导致字形错误,如 2007年北京卷“祸福予共”应为“祸福与共” ;“一言即出”应为“一言既出” 。字形考查对象主要是“三常字”(常见字、常用字、常混字),特别是其中的“常混字”(因音近、形近、义近或音义相近而相混淆致误的常见常用字)。5意思相近而致误。因为意义比较接近,所以这类字判别起来难度很大。如 2005年湖北卷的“船仓”中的“仓”应为“舱” 。应考方法盘点一、复习指津(

8、1)形成错别字原因归根结底是对字义、词义理解不正确。形、音、义的统一,是汉字的基本特点,要正字,就应从三者关系入手。因此,要正确识记汉字字形,应在学习中做到字不离词,以义正字,以词正字。例如“烦”和“繁”音同而又义近,都有“多”的意思。但“烦”还有“苦闷、多而乱”的意思,所以有“烦闷” 、 “烦恼” 、 “烦躁”等,而“繁”有“繁忙” 、 “繁华” 、 “繁冗” 、 “繁衍”等。这就是以义为纲,据义别形。又如“一筹莫展”的意思是“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或“一点办法也想不出”的意思, “筹”意为“计策、办法” ,写成“愁”就说不通了。 “挺而走险”的“铤”是“快走的样子” ,如写成“挺” ,全词的

9、意思就成了“因无路可走而挺直身子去冒险” ,那就有点滑稽。(2)要注意以本为本,充分立足于课本和资料上的汇编,力图做到多认字。特别要注意课本注解和每册书后面所负的现代汉语实词表中提到的汉字。一定要踏实地掌握。在辨析时还要讲究一些记忆方法。逐步“缩小包围圈” ,即每次复习时都动笔将自己已掌握的排除掉,下次复习时再集中火力对准自己没掌握的。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汉字量很大,不要认为能一天两天就能弄好,背诵要做好长期的准备,分散复习效果要比集中复习好,因此要适当地将一定量的时间分散开,分次进第 3 页 共 8 页行,循环进行,直到完全掌握为止。(3)在注意突出重点,也即重在别字,不考错字,重在同音形近

10、音近字,而对于汉字的笔画、六书、偏旁等不应用太多精力。(4)汉字主要是以识记为主,但也可利用一些方法,如可借形声等造字方法进行辨析。如可抓住形旁,别义取字。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许多音同音近形体也近的字,都有共同的声旁,区别只在形旁。所以,抓住形旁加以辨析,就不会用错字。如:“燥” 、 “躁” 、“澡” ,前有“火” ,就有“干燥” 、 “燥热” ;中有“足” ,就有“躁动” 、 “暴躁” 、 “急躁”后有“水” ;就有“洗澡” 、 “澡盆” 。 (5)注意自己平时对错字的整理,如自己将易混的字放在一起,集中近体字,分清笔画。分析比较,从字义上辨。有些字的字体十分相像;只是一笔之差,或是某一

11、笔、几笔的长短曲直略有不同。如果把这些字集中起来加以比较,找出各自笔画的特点,是可以帮助记忆的。如“己、已、巳” 。三个字,极易混,可有意地将它们放在一起。就不会乱了。又如 “盲”和“肓” 。二、答题指要由于计算机处理的局限,高考只考别字的辨析。第一步:锁定嫌疑字。依据常见的设题迷惑手法,将选项中确定的浅易的字排除,把可能运用了同(近)音、近形、近(同)音形手法替换的模糊的字划出,作为嫌疑字留待分析。第二步:分析嫌疑字:即分析嫌疑字的字义,并联系整个词语的意义、结构看该字是否使用于该词,从而判定它是否为别字。1形辨法。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 2

12、义辨法。从形旁入手,看该字形旁义是否与整词词义相关,从而判定字形正误。如国籍的“籍” ,古代以竹片写字、编书,与书本记录有关的“国籍”应用“竹”头。 3结构辨析法。有些两字词语是并列结构的,两字的形旁常相同或相近。如沉湎、荟萃、冷漠等。并列结构的成语,我们可以根据对应位置语素词性相同,意思相近相关或者相反的特点作出正确的判断。如丰功伟绩、心浮气躁中“功绩、浮躁”是完整的词语。总之,可以多使用结构分析法:一是字形本身结构,二是词语结构。辨析字形要注意把字的 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看词语不宜太长久,要善于回想什么时候在课本或课堂上接触到这个字的。4.对不同类型的字特别关注。(1)同音字:指字

13、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这类字在一定的语境中容易混淆。如:“国事、国是” 、 “事故、世故” 、 “具备、万事俱备” 、 “广大、发扬光大” 、 “成功、计日程功” 、 “精心、漫不经心” 、 “付出、入不敷出” 、“剧增、与日俱增”、 “代劳、以逸待劳” 、 “抱负、打击报复 ”、 “度假、渡河、欢度春节、渡过难关”、 “符合、名副其实” 等。(2)形似字:指形体相似、差别细微的字。形似字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笔画相同而形状不同。如“天”和“ 夭”;“干”和“ 千”等。笔画相同而结构安排不同。如“未”和“ 末”;“土”和“ 士”;“子”和“孑”;“ 戍”和“戌”等。笔画数目不同。如“戈” 和

14、“弋”;“候”和“ 侯”;“闲”和“ 闭”;“ 贪”和“贫”;“哀”和“衷”等。部首、偏旁不同。如“惴、湍、端、瑞”和“ 稗、碑、俾、萆 ”等。(3)多义字:对于多义字的复习,笔者建议与语音语义相结合起来,这样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某些易混淆的成语:有些成语,看起来只是一字之差,但字形不同,意义也不同,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判定为别字。例如莫名其妙名,是“说出”之意,奋发图强奋,是“振奋”之意;莫明其妙 明,是“ 明白”之意,发愤图强 愤,是“ 激愤”之意。另外,有一些成语,它们的字形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改动。如“山清水秀”不能写成“山青水秀”,而“ 青山绿水 ”也不能写成“清山绿水”。

15、 “美轮美奂”不能写成“美仑美奂”等等。第 4 页 共 8 页考点对应直练(一)同音字1.(2008 年浙江卷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书刊要装帧,门面要装潢,居室要装修,营造一个舒适温馨而又口味高雅的家可以说是工薪阶层中许多人的梦想。 B舞台上,弟弟的朗颂声情并茂,姐姐的伴奏锦上添花;母亲心中的那丝担忧很快便烟消云散了。 C2008 年 1 月以来,中国居民物价指数 CPI 出现了明显的涨幅,不少低收入家庭倍感通货膨涨的压力。 D在骄阳的曝晒下,牵牛花堰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矜持的牡丹也耷拉下了高贵的头颅,失去了先前的神采。 答案: A(B 颂诵; C 涨胀;D 堰偃。 ) 2

16、.(2008 年山东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驰骋 原生态 疾风劲草 吉人自有天象 B诀别 声讯台 震耳欲聋 真金不怕火炼 C问侯 顶梁柱 目不暇接 明人不说暗话 D受理 高架桥 粗制烂造 在其位谋其政 答案: B (A.“吉人自有天相” 意思是说幸运的人常常有上天帮助, “相” ,扶持,帮助; B.“问候 ”中的“候”是指其后,天气冷暖,问这些表示对人的关心,不是问官位;D.“粗制滥造”是指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滥”过多,不加节制,不是胡乱的制造。 )3.(2008 年重庆卷)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朝廷调济贸然行事 瞑顽不化 B. 惦量修炼生灵涂炭 不假思索 C. 斑斓法码如法炮制 严惩不贷 D. 松弛困扰歪门邪道 砰然心动 答案:A(调剂冥顽 ;B 掂量; C 砝码;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