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材)中华德育故事校本教材文本

上传人:fanb****866 文档编号:182607087 上传时间:2021-05-1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教材)中华德育故事校本教材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校本教材)中华德育故事校本教材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校本教材)中华德育故事校本教材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校本教材)中华德育故事校本教材文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校本教材)中华德育故事校本教材文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教材)中华德育故事校本教材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教材)中华德育故事校本教材文本(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华德育故事 大桥中小编【隐之饮泉】廉篇隐之孝廉。可风百世。试饮贪泉。清操愈励。 【原文】 晋吴隐之、文行兼优。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名贪泉。饮者辄怀无厌之欲。隐之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曰。古人云此水。一歠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愈励。下诏褒美。 隐之日晏歠菽。不飨非其粟。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官至太常。以竹篷为屏风。坐无毡席。嫁女令婢牵犬卖之。此外萧然无办。至自番禺。其妻赍沉香一片。隐之投于湖亭之水。其廉德不可胜数也。 【白话解释】 晋朝时候。有个吴隐之。他的文学品行都很好。到广州地方去做刺史官。在没有到广州二十里路的地方。地名叫石门的。内中有一条水

2、、名叫贪泉。因为喝了这泉里水的人。都有了无餍的欲望。所以叫做贪泉。吴隐之就到了贪泉那个所在。用一只 杓 盛了些水喝了。就做了一首诗。诗里面说。古时节的人。都说这个水。喝了一些儿、就有想得千金的贪念。但是倘然叫伯夷叔齐来喝了这个水。我晓得他到底不会得改变心肠的。后来吴隐之到了广州。在任上的操行愈加清洁了。皇帝下了诏书去褒奖他、称美他。32 1【郯子鹿乳】孝篇 郯子亲老。双目皆瞽。入鹿群中。为取鹿乳。【原文】周郯子、鲁人。史佚其名。天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目。思食鹿乳而不得。郯子顺承亲意。乃衣鹿皮。去之深山中。入鹿群之内。取鹿乳以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乃得免。王应照曰。孝子事亲。必

3、养其心志。而不徒养其口体。鹿乳异味。因老人偶然思食。蒙皮入山。本一片诚孝之心。发为机智。得乳归奉。父母之心顺。孝子之心安矣。李文耕谓为反哺至情。不亦然乎。【白话解释】周朝时候。有一个贤人。叫做郯子。是鲁国里的人。历史上遗失了他的名字。他的天性非常孝顺。父亲母亲年纪老了。两个人的眼珠子里都有些病。所以心里常常想吃鹿的乳。可是一时办不到。那郯子知道他的双亲有这个意思。他就打定主意。穿着了鹿皮的衣服。扮着鹿、走到深山里。夹在群鹿的里面。找些鹿的奶来。预备做医治双亲眼睛的物品。不料有几个猎人见了他披着鹿皮。当他真个是只鹿。就左手拿着弓。右手抽着箭。想射中了这只鹿。郯子便慌忙立起身来。赶忙尽情的告诉猎人

4、道。我不是鹿。原来我是穿着鹿皮。到这里找些鹿的奶乳。去医治父亲母亲眼睛的。你千万不要错认我作鹿呀。猎人听到这话。方才晓到是个孝子。就放着弓箭不射了。于是郯子才得免了。 2【李纲辞职】耻篇李纲无愧。屡谏皇储。如水投石。耻为尚书。 【原文】 唐李纲屡谏太子建成。不听。乞骸骨归。高祖骂曰。卿向者为潘仁长史。乃耻为朕尚书耶。纲曰。潘仁。贼也。臣谏之则止。为其长史。可以无愧。陛下创业明主。臣所言如水投石。于太子亦然。臣何敢久污天台。辱东朝乎。帝曰。知公直臣。可以勉辅吾儿。纲始就职。 问心无愧。为潘仁之长史。不足为耻。久污天台。为高祖之尚书。且以为耻。不惜以去职争之。故高祖尝考群臣。以李纲为第一。不然。唐

5、初人才济济。岂仅李纲能尽忠款哉。吾人亦求问心无愧而已。 【白话解释】 唐朝的李纲。屡次劝谏太子建成。可是总不肯听他。于是他就要告老回去。高祖皇帝骂着他说。你从前做了潘仁的长史官。难道现在做了我的尚书官。倒羞耻起来。不肯做么。李纲说。潘仁是个反贼。可是我劝他。他一定是听的。所以我做了他的长史官。可以说是没有惭愧的了。你陛下是个创业的明主。我所说的话。好像一块小石子投在大水里一样。一点儿也没有影响。我去劝谏太子。也是这个样子。这样说来。我怎么敢永久污辱了尚书的官职。并且污辱了太子的东宫呢。皇帝说。我晓得你是个正直的臣子。是可以辅助我儿子的。李纲听了。才肯就职。 31【彦光易俗】礼篇彦光立学。招致大

6、儒。焦通礼阙。令其观图。 【原文】 隋梁彦光、为相州刺史。相州人情险诐。千变万端。光招致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授。于是人皆刻励。风俗大变。有焦通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光令观孔庙中图像。通悲愧若无容。因训而遣之。卒为善士。 彦光为岐州刺史。甚有惠政。迁相州刺史。尽力提倡礼教。卒至大变其俗。焦通礼阙。令观孔庙中韩伯俞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涕之像。通遂自愧无容。卒以改善。愈见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白话解释】 隋朝时候。有个梁彦光。在相州地方做刺史官。相州地方人民的性情。向来是很阴险很偏陂的。所以变化多端。梁彦光就招致了品行端方的读书人。在每一个乡村里。设立一个学校。不是圣贤人的书。是不

7、讲的。因为这个缘故。人人都很刻苦勉励。相州地方的风俗。也大大的改变了。有一个人、姓焦名叫通的。侍奉双亲。没有礼节。给他的从堂兄弟告发了。梁彦光就叫焦通去看孔夫子庙里、韩伯俞因为母亲打他不痛、悲伤母亲的力衰、对着母亲大哭的图像。焦通就悲痛惭愧的了不得。好像没有容身之地的样子。于是梁彦光就教训他一番。叫他回去。终于焦通改过了。成了一个品行良善的人。 30【田真叹荆】【原文】隋田真、田庆、田广兄弟三人,议分财产,资皆均平。堂前有紫荆树,茂甚,议分为三,其树即枯。真叹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兄弟复同居,愈相友爱,紫荆复荣茂如故。 李文耕谓,田氏久翕,其庭树亦敷荣于和

8、气之中。至于析财异居,伤其和气,即不闻分斫之议,树亦应枯死矣。既而兄弟同居,荆花重艳,岂非和气复回之证乎。真以兄弟比树之同气连枝,最为切近。【白话解释】 隋朝时候,有一家人家姓田的,他家里同胞弟兄们,一共有三个,大的名叫田真,第二个名叫田庆,小的名叫田广。弟兄们三个人,要想分家了,家里的钱财产业,都已经议定平均分派。 但是堂前素来有一棵紫荆花树,长得来非常的茂盛,因此议定把这棵紫荆花树,也匀均分做三份。哪里晓得这棵紫荆树,还没有等他们来分,就顷刻枯死了。大哥田真见了,叹口气说道,树木呢,原来是同株连根的,一知道将要分砍了,所以顷刻憔悴。照这样看起来,那末我们的人,还及不来这株树木呢。因此悲伤得

9、了不得。兄弟们仍旧同住不分,大家更加友爱了,那棵紫荆树竟依旧照从前一样的荣茂起来。3【吴孙劝夫】“明吴孙氏,分析劝夫。予多取少,曲顺翁姑。”【原文】明吴子恬继母唐氏。爱己子而虐子恬。子恬不能耐。妻孙氏、辄劝阻之。父没。唐私藏千金。析产为三。取膏腴田。留作膳养、分给己子。以荒田与子恬。子恬欲分金。孙又极力劝阻。不十年。弟以赌败业。并膳田卖尽。孙劝夫迎养继母。为弟戒赌。仍与合爨。弟悔而为善。 夫不耐虐。孙劝之。夫欲分金。孙劝之。夫弟以赌败业。继姑不能生存。孙又劝夫迎养。为弟戒赌。仍与合爨。如此感化。傲弟能不悔过为善乎。而孙氏后生三子。皆登科甲。人其各尽曲顺之心也可矣。 翻译【白话解释】明朝时候,有

10、个姓吴名子恬的人,他的后母唐氏欢喜自己生的儿子,虐待子恬,吴子恬忍不住了。他的妻子孙氏,常常劝阻他。 吴子恬的父亲去世了,唐氏私自瞒下了千两银子,把产业分做三份。拿良田一份留下自己养老,一份分给自己的儿子,把一份荒田分给子恬。吴子恬要分唐氏私自瞒下的银子,孙氏又竭力劝阻他。 不到十年,吴子恬的弟弟喜欢赌博,所有田产都卖光了,连老娘亲的养老田,也统统卖干净。孙氏劝导丈夫去迎接后母到家里奉养,又为弟弟戒赌,大家仍旧合着吃饭。于是吴子恬的弟弟,也因此改过,重新做善良的人。4【朱显焚券】悌篇朱显兄弟。祖产已分。不敢异处。取券尽焚。 【原文】 元真定有朱显者。至元中。其祖父已分授财产。迨至治中。显念其侄

11、彦昉等年幼无恃。乃谓其弟耀曰。父子兄弟。本同一气。可异处乎。乃会拜祖墓下。取分券尽焚之。复同居焉。 兄弟、父之一气也。从兄弟、祖父之一气也。祖父视群孙无轻重。亦犹父视诸子无轻重也。朱显胞弟、仅一耀耳。而群从则多贫。乃以祖父已分之券。火之而复同居。非违祖父之命。实深慰祖父之心尔。 【白话解释】 元朝时候。真定的地方。出了一个大大友爱的人。姓朱单名叫做显。在世祖皇帝至元年间。他的祖父。早已把家里的银钱和产业。一概均匀分好、传授给子孙了。到得英宗皇帝至治年间。朱显想着他的侄儿叫朱彦昉的一班人。穷的很多。并且有的年纪太小。又没有父亲母亲可靠。因为这个缘故。朱显就对他的弟弟名叫朱耀的说道。凡是父子兄弟。

12、本来同是一气的。那里可以不同住在一块地方呢。就会齐了各房的弟兄们和子侄辈。一同到了他的祖父坟墓前。叩头禀告了一回。拿出向来他的祖父分给他们的分书凭据。尽数用火烧掉了。仍旧大家合拢来一同住着。29【罗伦还钏】廉篇罗伦赴闱。仆拾金钏。宁误试期。返还无倦。 【原文】 明罗伦、赴试礼闱。仆于寓中拾金钏。行已五日。伦偶忧路费不给。仆以拾钏对。伦怒。欲赍还。仆曰。如此往返。误试期矣。伦曰。此必婢仆失遗。设主人考讯致死。是谁之咎。吾宁不会试。毋令人死也。竟返其家。还之。 罗状元还钏。不惜舍己功名以赴之。似出于仁。非出于廉也。然伦五岁随母入园。果落。众竞取。伦独赐而后食。晨留客饭。妻子贷粟邻家。及午方炊。不为

13、意。知府张瑄悯其贫。周之粟。不受。廉德孔多已。 【白话解释】 明朝时候。有一个人姓罗。单名叫一个伦字的。到京城里去赶会试。他的底下人。在寓所里拾得了金镯子。在路上已经走了五天了。罗伦偶然忧愁着自己的路费不够。底下人说道。我拾得了金镯子。这是可以做路费的。罗伦听了就生了气。就要回去还给他。底下人说。这样来回一趟。要费了许多日子。恐怕延误了考试的日期呢。罗伦说。这个一定是丫头女仆们不小心了遗失的。倘然主人家拷问起来。因此发生了人命。这是那个人的错处呢。我宁可不去会试。不要使得人家因此丧了命的。终于回到那个人家。把金镯子还给了他们。 28【世恩夜待】【原文】 明陈世恩,万历己丑进士,长兄孝廉。季弟好

14、游狎,早出暮归,长兄规之不改。世恩曰,伤爱无益。乃每夜亲守外户,待弟入,手自扃钥,问以寒暖饥饱,忧恤之情,形于言貌。如是数夕,弟乃大悔,不复暮归。 世恩善于化弟,无论矣,而尤非人所能者。世恩贵时,其兄已卒。有小民吴三者,兄妾之弟也,来省其姐,衣服蓝缕,世恩邀与对食。季弟问之,则曰,庶嫂子女皆无,青年为兄守节,吾敬之以及其弟耳。 【白话解释】 明朝时候,有个姓陈名叫世恩的人,是神宗皇帝万历己丑年中的进士,他的大哥是个举人。他的小弟最喜欢游荡,天天很早就出去,很晚才回来,他的大哥屡次的规劝他,他就是不肯改过。陈世恩说,这个样子,徒然损伤了兄弟间的友爱,是没有益处的。 于是陈世恩就每夜亲自守着大门,必定要等到他的弟弟回来,又亲手下了锁。并且问他的弟弟身上冷不冷,暖不暖,肚里饿不饿,饱不饱。忧恤他弟弟的神气,完全在说话里和脸面上表现了出来。 这样的过了好几夜,他的弟弟就大大的悔悟,不敢再很晚才回家了。5【缇萦上书】缇萦,复姓淳于,是淳于意的小女儿。淳于意是西汉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曾任齐国的太仓令,人称仓公。年轻时,淳于意便喜欢钻研医术,四处求教名师学医,后来拜公孙光与阳庆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医人无数,成为当时有名的医生。 由于淳于意喜好医学,不喜经营家计,便辞去太仓令一职,又将户籍迁寄在亲戚、左右们的名下,使得王公大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工具类书籍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