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2594700 上传时间:2021-05-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定为校训。对每一位厦大学子来说,“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不仅是美好的愿望,更是鞭策的动力。“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束缚着人的思想发展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ABCD89 2、中学生陈某经常彻夜上玩游戏,导致精神萎靡。后在老师帮助下,摆脱了游戏的诱惑,利用网络学习网页制作,并在市比赛中获

2、得二等奖。这说明()A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生活空间 B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学生不应上网C网络是把双刃剑,要合理利用 D网络规则应遵守,安全防范需加强3、漫画自强的青春说明()A自强的青春态度,会给我们插上飞翔的翅膀B只要自强,青春就会绽放光彩C只有残疾人需要自强D青春的生命充满活力,无须自强4、“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的这句话强调了孝敬父母()A主要是物质上的供养 B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C不在于赡养父母 D重在尊敬、关爱父母5、青春是生命中的华彩乐章,它带来了喜悦和力量,也带来了困惑和烦恼。演奏好青春的成长曲,我们要()A在穿着上要赶潮流,展现青春风采B把内

3、心闭锁起来,保护青春秘密C放任青春冲动,享受青春激情D悦纳生理心理变化,克服青春烦恼6、子说:“行己有耻”,行己有耻对我们的要求包括 ( )应该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拒绝不良诱惑,触碰道德底线的事可以做ABCD7、下面对思维的独立性认识正确的是A独立就是要一味追求独特B独立意味着人云亦云C独立就是只提自己的观点,不倾听他人的任何观点D独立就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8、赵先生因讨要拖欠的工程款,被当地派出所刑拘。“我是代表法律的,我就是法,随时可以刑拘你”派出所所长张某这样说,要批驳张某的

4、言论,适合作为论据的是( ) 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法律具有强制性执法机关要维护法律的尊严 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职权ABCD9、一位同学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这样说:“努力非常重要,要努力,但是不能用蛮力,不动脑、只复制别人的学习方法,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是不行的,要在努力中渗入对自己的认识。”这告诉我们要()A端正学习态度 B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C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D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10、“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下列语句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有()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AB

5、CD11、有一天,孔雀向喜鹊哭诉:“我的声音太难听了。人家黄莺的声音多美妙啊。”喜鹊安慰道:“可是你有美丽的羽毛,这是别的鸟儿都不能比的。”对话告诉我们()A美丽的羽毛比美妙的声音更重要B只有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最客观C要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D从外在形象认识自己最重要12、下列对青春期出现的心理矛盾认识正确的是A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极不正常的现象必须重视()B它是无法克服与缓解的,只能学会承受、任其发展C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不需要调控D只要勇于正视、认真分析、乐观对待是可以解决的13、“开学了,可我一点兴奋劲儿都没有,因为原本细嫩的脸上长了好多红色的小痘痘。唉!我怎么见人呢”肖

6、燕对好朋友王岚说。王岚应这样劝说肖燕()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会使心理不健康要悦纳青春期生理变化外在形象无关紧要,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不能只看自己的外在形象,要重视自己的内在素质ABCD14、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青少年在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中,往往因为一点误会而诱发冲突,甚至导致不良后果。下列能控制冲动的正确方法是()A合理发泄,我行我素 B冷静处理,注意转移C克制自己,伺机报复 D冷面相对,不理不睬15、近年,央视“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受到观众热捧,这主要是因为()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富有魅力 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C文化习俗能表现文化的多样性 D只有电视节目才能传播中

7、华文化16、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包含了“批判质疑”素养。批判性思维被纳入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因为批判性思维()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既要有质疑的勇气,也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ABCD17、下列古诗文名句中,可以提醒我们正确对待挫折的是()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B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18、2019年4月22日,校运会冠军

8、八年级(1)班在总结经验。班长说:“冠军,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体育委员说:“荣誉是授予我们大家的。”这两句话共同体现的观点是()A集体中不能有小团体B只要团结奋斗,就能获得冠军C集体是由个体组成的D要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19、2016年4月20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举行“飞扬的青春”之卓越艺术家讲坛,讲坛由国家级艺术家同广大师生面对面交流,以他们自身的人生历程激励学生努力,让他们青春有格。青春有格,要求我们做到()遵守基本规则,不逾越基本界限 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与人为善,专做大事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A B C D20、古今中外,公平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9、。对“公平”的正确认识是A公平就是自己需要什么就应该得到什么()B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C公平就是平均分配D生活中可以做到绝对公平21、“老百姓是天,人民群众是我们心中的大人物。”李克强总理的这句话启示我们()A在我国,人民才是直接管理国家的主人B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C在我国,人民群众的地位比领导干部高D在我国,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任何大事22、近年来,因网络电信诈骗而导致家破人亡的案件时有发生。互联网诈骗是典型的可防范案件,事后打击不如事前防范。这启示我们要()A加强宣传教育,远离网络B理性判断与选择,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10、C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形成持续严打态势D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以德治国2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中这一名句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A终身学习B自主学习C合作学习D探究学习24、人生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每个人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选择一种战胜自己的姿态,是每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必须完成的功课。这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自强的人不需要他人帮助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才能走向自强人贵有自知之明ABCD25、“等你考上大学,妈妈就享福了;等你毕业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结完婚,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妈妈,等我长大了,就让你享福啊!”央视公益广告别让等待成为遗憾给我

11、们的启示是()A关心体贴父母,消除逆反心理B尊重理解父母,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C与父母平等沟通,有话好好说D孝敬父母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豆蔻年华,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青春期少男少女们往往精力充沛,是长知识长身体,也是形成独立人格、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青少年也有自己的烦恼,学习的压力、友谊的脆弱、感情的懵懂,这些变化让青少年的青春期出现不稳定的因素。但无论如何,青春如初春,似朝阳,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青春期的矛盾心理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2)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矛盾心理?.2、孔子说:“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

12、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是说,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行己有耻”对我们中学生有何要求?.(2)请举例说明我们中学生应怎样培养“止于至善”的品格?.3、李丽同学非常喜欢文学,老师常说她语言表达能力强,她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供大家欣赏学习,所以,李丽觉得自己在写作方面有潜力,于是,他打算开发自己的写作潜力。她请朋友为自画了一幅“未来作家”的画像,时常提醒自”我将成为优秀作家”“我一定会成功”等,还坚持每天写日

13、记。(1)李丽同学是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的写作潜能的?.(2)李丽同学是怎样进一步发掘自己的写作潜能的?.(3)怎样让我们飞得更高呢?.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3分,共26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

14、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材料,说明梦想在我们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作用。.(2)结合“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这句话,并联系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一名七年级新生的日记:升入中学。我既兴奋又紧张,一切对我而言都是崭新的。看到周围一张张生动陌生的脸,我真想和他们交朋友。但每当看到同学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时候,我又感到自己很孤独。我比较内向,不善言辞,不敢主动和他们打招呼,为什么他们不主动和我说话呢?我太孤独了材料二 临近期中考试,一些同学紧张极了。虽然进入初中快半个学期了,可他们还是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学习生活,面对课业负担,有些同学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