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的检验除杂与鉴别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82574733 上传时间:2021-05-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物质的检验除杂与鉴别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化学物质的检验除杂与鉴别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化学物质的检验除杂与鉴别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化学物质的检验除杂与鉴别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化学物质的检验除杂与鉴别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物质的检验除杂与鉴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物质的检验除杂与鉴别(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值得参考借鉴!化学物质的检验除杂与鉴别化学物质的检验除杂与鉴别 初中化学所学习的知识贴近生活,知识点比较零散,这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思考其中的联系并进行归纳总结。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化学物质的检验除杂与鉴别,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化学知识点:气体的检验 氧气检验和验满方法: 1.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有氧气存在 2.验满:氧气验满仍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但不同的是,此时气体已经确认是氧气, 且带火星部分只能放在瓶口处(这样才能保证氧气已满),若木条立即复燃且燃烧旺盛, 则氧气已满。(因为若氧气未满,也可使木条复燃,只是不会“立即”和“旺盛

2、”) 氢气检验和验满方法: 1.检验:点燃待检测的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有水珠出现,滴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证明有氢气的存在。 2.验满:一般使用排水法收集比较纯净的氢气,可以根据液面的高度判断。 向下排空气法: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若有轻微的爆鸣声,说明氢气已满。 一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点燃待检气体,先用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无水珠.再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出现白色浑浊物,则为CO气体。 将待检气体通过灼热的CuO,若出现红色物质,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CO。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1.检验: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如果木条熄灭,则证

3、明有二氧化碳存在; 或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二氧化碳存在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1.检验: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如果木条熄灭,则证明有二氧化碳存在; 或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二氧化碳存在 初中化学知识点:物质的除杂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除杂) 1. 分离与提纯的基本原理 (1)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巾的各组分分开,并将物质恢复到原状态。 (2)提纯和除杂: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物质。在提纯过程中,如果杂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不必恢复成原物质。二者的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是相似的,但分离比提纯的步骤要多,因为各组分均要

4、保留,绎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中各组分经转化而分离后还要复原为原来的组分物质提纯和除杂过程中经常用到分离操作,二者有时又密不可分。 2.分离和提纯应遵循的原则 (1)不能“玉石俱焚”:即试剂一般要求与杂质反应,不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但在特殊情况下,所加试剂可和保留物质应应,但最终要转化成需要保留的物质如除去FeCl3,溶液中的NaCl,可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加适量稀盐酸。 (2)“不增“不减”:即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要保留的物质如除去FeCl3中的少量Fe2(SO4)3应选用BaCl2而不应选用Ba(NO3)2,否则发生反应3Ba(NO3)2+Fe2(SO4)3=3BaSO4+2Fe(N

5、O3)3溶液中又增加了Fe(NO3)3. (3)易分离:反应后,物质的状态不同,便于分离。 (4)不污染环境:即耍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产生可污染环境的物质。 (5)不能“旧貌变新颜”:即除杂结束前,要恢复保留物质的原有状态。 a)除杂的原则: 除杂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 被提纯的物质不能改变 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 b)常见除杂的方法 CO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O2(H2或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O2或CO2或H2(含H2O):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O2或H2或CO(含CO2或SO2):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u(含Fe或Mg或Zn):加入足量的

6、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Fe(含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Cu(含CuO),Fe(含Fe2O3):高温下与H2或CO反应 CuO(含Cu或C):在空气中灼烧 CaO(含CaCO3):高温煅烧(CaCO3分解成CaO和CO2) CaCO3(含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OH)2(含CaO)加足量水 FeSO4溶液(含H2SO4或CuSO4),FeCl2溶液(含盐酸或CuCl2):加过量铁粉,过滤,取滤液 NaCl溶液(含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Na2SO4溶液(含CuSO4):加适量 NaOH 溶液 常见除杂的方法: CO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O2(H2或C

7、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O2或CO2或H2(含H2O):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O2或H2或CO(含CO2或SO2):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u(含Fe或Mg或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Fe(含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Cu(含CuO),Fe(含Fe2O3):高温下与H2或CO反应 CuO(含Cu或C):在空气中灼烧 CaO(含CaCO3):高温煅烧(CaCO3分解成CaO和CO2) CaCO3(含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OH)2(含CaO)加足量水 FeSO4溶液(含H2SO4或CuSO4),FeCl2溶液(含盐酸或CuCl2

8、):加过量铁粉,过滤,取滤液 NaCl溶液(含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Na2SO4溶液(含CuSO4):加适量 NaOH 溶液 酸、碱、盐溶液的除杂技巧: 1.被提纯物与杂质所含阳离子相同时,选取与杂质中的阴离子不共存的阳离子,再与被提纯物中的阴离子组合出除杂试剂。如除去Na2SO4溶液中的NaOH:可选用稀H2SO4溶液为除杂试剂(2NaOH+ H2SO4=Na2SO4+2H2O)、除去KCl溶液中的 K2SO4:可选用BaCl2溶液为除杂试制(K2SO4+BaCl2 =2KCl+BaSO4,过滤除去) 2.被提纯物与杂质所含阴离子相同时,选取与杂质中阳离子不共存的阴离子,再与被提纯物

9、中的阳离子组合出除杂试剂,如除去NaCl溶液中的BaCl2:可选用 Na2SO4溶液为除杂试剂(BaCl2+Na2SO4=BaSO4 +2NaCl,过滤除去).再如除去KNO3溶液中的AgNO3:可选用KCl溶液为除杂试剂(AgNO3+KCl=AgCl +KNO3,过滤除去)。 3.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所含阴离子、阳离子都不相同时,应选取与杂质中阴、阳离子都不共存的阳、阴离子组合出除杂试剂。如:除去NaCl溶液中的CuSO4:可选用Ba(OH)2溶液为除杂试剂CuSO4+Ba(OH)2= BaSO4+Cu(OH)2,过滤除去。 初中化学知识点: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鉴别: 根据不同物质的特性,用化学方

10、法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已知物质一一区别开。 鉴别时只需利用某一特征反应,确定某物质的一部分就可达到鉴别的目的。且已知n种,确定n-1种,则余下的既为可知。 方法: a)选用其他试剂鉴别:选用其他试剂时遵循的原则:所选择的试剂加入到被鉴别的物质中 出现不同的现象 b)不用其他试剂鉴别 (1)特征现象法:用看颜色,闻气味的方法先确定其中有特征的物质,再以该物质为试剂去 鉴别其他物质 (2)两两混合法:若被鉴别物质中没有特征物质,那么可以将组内物质两两混合,如果其中一 种物质与其他物质混合后出现不同的现象,则可以将该组物质鉴别出来。 鉴别物质常用的方法: (一)、物理方法: “看、闻、摸、溶、吸”等方

11、式进行鉴别。“看”就是要看物质的颜色、状态、形状等,“闻”可以闻某些气体的气味,“摸”可以通过摸容器的外壁,感觉是否有热量的改变,“溶”看物质是否能溶解,“吸”看是否能被磁铁吸引。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氯化铁溶液是棕黄色的、其它常见的物质只要不含Cu2+和Fe3+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般都是无色的,大理石是块状固体、氢氧化钠是片状固体、氢氧化钙是粉末状固体,氢气和氧气是气体、酒精有是液体 (二)、化学方法: 就是通过不同的物质在与同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现象不同把它们鉴别开的方法,它是鉴别物质的常用方法。下面根据物质的构成的特点,分析在化学上常用的鉴别方法。 1、含“H+”的化合物(如H

12、Cl、H2SO4)的鉴别方法。 (1)用紫色的石蕊试液。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如硫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2)用PH试纸。酸(含H+的化合物)溶液的PH7,如:醋酸溶液的PH7。 (3)用镁、铝、锌、铁等活泼金属。这些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明显现象是,有无色气体生成。如:Mg+H2SO4=MgSO4+H2 (4)用含有“CO32-”的物质,如: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无色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例1:设计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溶液一种是硫酸,一种是氢氧化钠。分析:硫酸是酸性溶液,而氢氧化钠是碱性溶液。所以上述四种方法都可以用来鉴别这两种物质。 2、含“OH-”的化

13、合物(如NaOH、Ca(OH)2)的鉴别方法。 (1)用紫色的石蕊试液或者无色的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含OH-的化合物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蓝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2)用PH试纸。含OH的化合物的水溶液的PH7 (3)用含有Cu2+等离子的盐溶液,会产生不同颜色的沉淀。 例2:有氯化钠、氢氧化钙和盐酸三种无色溶液,怎样实验的方法加以鉴别。分析:以上三种物质分别是盐、碱和酸三类,因此最好用紫色的石蕊试液进行鉴别,变成蓝色的是氢氧化钙,变成红色的是盐酸,不变色的是氯化钠溶液。 3、含“CO32-”的化合物(如Na2CO3)的鉴别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看到的现

14、象是:加入稀盐酸后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例3:有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两种无色液体,怎样鉴别它们。分析:由于两种溶液都显碱性,所以不能使用酸碱指示剂。可向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再反生成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4、含有“Cl-”的化合物(NaCl等)的鉴别方法。鉴别含“Cl”的化合物依据的原理是:它与含“Ag+”的化合物结合成AgCl,它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 例4,实验室里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它们是氯化钠和硝酸钠,设计实验鉴别它们。分析:两种无色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钠离子,没有办法进行鉴别,但可以根据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氯

15、化银的沉淀,而硝酸钠与硝酸银不发生反应的原理反两种化合物的溶液鉴别开。 5、含“SO42-”的化合物(如Na2SO4)有鉴别方法。鉴别这类化合物的原理是:SO42-离子与Ba2+离子结合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例5,设计一个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溶液是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分析:根据上述原理,可用含“Ba2+”的化合物,常用的是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产生的溶液是氯化钠溶液。比照上述方法大家还可以尝试着总结出多种鉴别物质的方法。比如:鉴别含有“NH4+”的化合物常用含有“OH-”的化合物等。还需要说明的是鉴别物质是相互的,比如,前面讲到的可以用含“Ba2+”的化合物鉴别含有“SO42-”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