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听课记录电子版本

上传人:r**** 文档编号:182558296 上传时间:2021-05-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听课记录电子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听课记录电子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听课记录电子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听课记录电子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听课记录电子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听课记录电子版本(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 学 美 术 听 课 记 录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听 课 记 录 2013 年 9 月 15 日 听课老师侯娟听课科目美术 听课目的与重点: 目的:1.从美术的角度探讨地图的历史和种类,学习应用手绘的方式表达自 己对事物的认识。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的眼光关注文化。 重点: 让学生借助“地图”表达地域概念的多种方式,对自己生活的或感兴趣的 环境进行概括和表现。 听课内容、过程、情况: 一导入:看一看。 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谷歌地球。在谷歌地图上查找大家所在的位置(姚 官屯乡中学)。查找学生所在村的位置、家的位置。用大家熟悉的地理位置, 激发学生对地图的好奇

2、感,自然导出课题有趣的“地图”。 二探究: 1看看这些画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画家的有关地图的画,观看之后回答问题。 2老师总结:有趣、形象化、艺术化 三实践:画一画 1提供练习建议 a)将自己上学的路线和周围的环境画成小地图; b)绘制自己所在学校的分布情况以及周边环境; c)把自己曾去过的、有纪念意义的地方画成地图; d)把送给亲人活朋友的礼物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并制作趣味“藏宝 图”,让他们按图寻“宝”,获得一份别样的惊喜 2学生开始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评析 1. 学生解说 2. 学生互评 3. 老师点评,肯定学生的劳动,以表扬为主并诚恳的指出不足和努力的方 向

3、。 五课题总结,课程延伸 我们以后要养成关注周边环境,并运用美术手段,记录和表达自己对事物 的理解,形成运用美术手段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及生活的习惯 听 课 记 录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2013 年 11 月 2 日 听课老师侯娟听课科目美术 听课目的与重点: 目的:1让同学们认识色环,理解色彩在色环上的变化规律。 2掌握色彩的三原色和三要素。 3经过课堂上的调色练习学会怎样进行调色。 4 使学生能够感觉暖色系列与冷色系列组成的画面的不同心理感受。 重点:体会色彩的冷暖给人产生的心理感受 听课内容、过程、情况: 1、直观导入,激发兴趣: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4、我们要学会判断更要学会 欣赏,去体会 感情色彩,让同学们观察,接着引导谈话:“ 看到四幅图片,大 家觉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美在那儿?有什么心理感觉?” 2、打开课本,感知课文: 春天联想到绿色,而绿色有万象更新、万物复苏的象征,而这种绿色是单纯、 新鲜又清爽的;盛夏的绿色沉着而成熟,烈日下有着褚色,绿色色调浓重有焦 灼感;萧萧的秋风中,绿色渐渐退去,取代它的是沉稳的橙色、黄色,这使人 联想到收获;冬天的色调,银装素裹,蓝白之间点缀着灰色,寒气逼人。 3、利用课件分步操作。 指导学生,上节课我们了解色彩的形成和变化,这节课我们要求大家在观察 色 彩时需要考虑如几个因素。固有色:物体自身所具有的颜

5、色。光源光:光线 呈现的颜色,主要指光源的冷暖。环境色:物体周围空间呈现的颜色,色彩与 色彩间的相互影响。所以说色彩不是孤立的固有色,而是受光源、环境影响的 复合色!视觉调和:当眼睛看到每种颜色和相邻的颜色时会自觉地将其加以调 和。 色彩的轻重:色彩有重量。红、蓝、黑、深紫、深绿属重量级;黄、粉 红,浅绿, 淡紫属轻量级。在观察大自然的色彩图片时,在图片中感受现实色 彩的基调,基本色调为海洋的基调是蓝色的,夕阳西下呈现红色,森林草地呈 现绿色的。引导学生 ,使学生带有情感地观察产生色彩心理效应、心理欣赏能 力,提高审美能力讨论探究,汇总归纳讨论探究,汇总归纳 知识扩展,情感升华。最后,在课件中

6、播放不同色彩的服装设计、环境设 计、 美术作品的图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结束课程。 4、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听课记录 2013 年 12 月 8 日听课教师陈林生 1. 实习内容、目的、要求: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内容: 用线条表现 目的:引导学生将己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的事物、新问题联系起来,经过思 考、总结规律就会收到非常好得教学效果。 要求: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表达事物的能力;利于游戏的办法使教学 变得轻松活泼;学生感到新鲜,引起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达到良好的教学 效果,充分理解、认识线条的造型作用。 2. 实习内容重点、难点: 重点:

7、自然中的物象所具有的线感,盘旋的梯田,飘动的衣纹、流动的水纹、 物体的轮廓、坚韧刚强的树的枝桠等,都曾给我们启迪,在不断总结和感悟的 漫长过程中,人们对线条的理解和运用,达到了“随心所欲”的水平和境界; 难点:线条表达情感的作用 3. 实习内容与过程(参与或独立设计、制作): 1. 引入课题: 1、要求学生看书 P1013 后回答教师问题:课文中讲用 线条表现了什么? 2、教师找学生回答问题 2. 新授:讲解线条的造型作用 1、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讲台上摆放一把方凳后提出游戏规则:那位 学生能不画凳子,最后还要把它画出来? 2. 请几位学生同时在黑板上把自己想到的方法画出来。 探索问题:你能说说画家是如何用线条表现事物的特征 么?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黑板上的学生作品,分析那位同学 的思路符合游戏要求。 3. 布置作业: 用不同的线条表现自己的心情或者想法 4. 教师演示: 用粉笔在黑板上画范画 5. 课堂小结: 正负形是相对的,互为以依存的,可互相转化的统一体,如 果没有正负形之间的公共线条,就没有形状了,因此线条具有造型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