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5第四单元12《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

上传人:大江****尽 文档编号:182517016 上传时间:2021-05-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5第四单元12《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必修5第四单元12《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必修5第四单元12《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必修5第四单元12《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必修5第四单元12《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5第四单元12《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5第四单元12《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案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生平及细胞生命礼赞的内容,掌握人类社会和生物社会的区别和联系,从中归纳出主旨。(依据单元提示的知识要求及科学知识) 2、能力目标:训练和培养学生筛选有效信息解读科技文章的能力。(依据自然科学论文的文体特点,及大纲考纲要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情感目标:学习作者以平等的心态对待自然与生物的思想,培养学生尊重生物,热爱生物的情感。(依据单元目标陶冶美感的要求。)4、重、难点重点:筛选主要信息,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作品主题;感受作品语言。难点:训练和培养学生筛选有效信息解读科技文章的能力。(在单元目标中,教材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理清

2、作者的思路归纳文章的观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据此设计重难点)。相关知识作者作品1、刘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 Thomas)1913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研究院)院长,并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2、细胞生命的礼赞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无怪乎自1974年出版后

3、,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18年来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畅行不衰!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连抛出后两本书时,书商都不用再作广告,只喊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新著”就够了。一、导入师:同学们现在是文理兼修全面发展的人才,上课前,我想请教大家其他学科的两个问题。首先是政治历史方面的,什么是社会?生:有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生:还可以泛指由于共同物资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师:由此看来,人群应是构成社会不可缺少的因素。师:

4、现在老师再问一个生物学上的简单问题,什么是生物?生物包含哪些大的方面?生:生物是自然界中所有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的物体。生: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等。师:大家知道人类是有社会性的,那么其他的生物也能组成社会吗?今天我们学习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托马斯刘易斯的作为生物的社会。二、理清文章思路1、师: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请大家再次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哪些段落重在写人类社会,哪些段落重在写其他生物的社会?生:310段重在写其他生物。生:1、2段和11、12、13段重在写人类。师:文章的层次清楚了没有?生:清楚了,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幻灯片)三、具体研习课文1、师:本文的题目是“

5、作为生物的社会”,那么文中都提到了那些生物?生:蚂蚁、白蚁、蜜蜂、粘菌细胞、鲱鱼以及其他鱼类。2、师:作者在写到这些生物时,往往从个体与群体两方面做比较分析。说一说个体的少数的生物行动有什么特点?群体生物行为又有什么特点?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现这一特点?(以第五段为例)生:个体的生物体并不拥有多大智慧,集体的生物团队才更有智慧。生:比如第5段,一只独行的蚂蚁连有什么头脑也谈不上,四只或十只蚂蚁就有点意思,数千蚂蚁聚集群体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3、师:从生物的社会中,我们可以发现生物在哪些方面跟人类社会有相似性?请同学们将第三段齐读一遍。生:比如第3段,表明蚂蚁的社会与人类相似,也有战争和

6、奴役,它们也交换信息。4、师:“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这一句如何理解?生:用夸张的语言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5、师:作者为什么说“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 为什么承认这一点让人为难呢?生物学家愿意承认吗?人类社会愿意承认吗?生:自然表明蚂蚁的行为与我们相似。生:根据上一段内容“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总有点联系,那在生物学界将是相当糟糕的态度”,可想而知,我们不愿意也不敢承认这一事实。事实与心理的矛盾让人为难,讽刺了人类的自大心理。6、师:其他地方还能体现与人类活动相似的地方吗?生:老师,我认为6、7段蚂蚁在筑巢、觅食时能思考,有智慧,像人类社会一样,有组织有纪律

7、,仿佛有人指挥一样。生:粘菌和鲱鱼的生长繁殖同人类一样,经常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同步活动,让我想到人类的舞蹈。师:作为群体的生物,也是具有社会性的。它们在很多方面与我们人类社会是相似的。反过来说,人类的行动也像生物的社会。齐读一、二两段。生:(齐读)7、师:人类是如何看待生物社会的?生:人类认为昆虫好像是外星生物。它们的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假如我们想从他们的活动中看出什么显示人类特点的东西,那就是违反科学。8、师:生物非生物,竟是小机器,而且还打着科学的幌子,作者对某些生物学家和书籍作者持怎样的态度?作者对

8、其他生物持怎样的态度?生:作者讽刺和嘲弄愚见,反对把人和群居动物看作是完全不同的。人的自尊自大没有必要。人类应该尊重其他生物,也汲取它们社会形态中最有价值的东西。9、师:当生物组成“社会”时,似乎就具备了力量和智慧,就拥有了个体生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而人类是所有群居动物中最具有社会性的。是否就更加具备这种联合的智慧呢?请朗读1113段。生:(朗读)生:“我们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10、师: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句?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主张呢?生:个人的孤独静默也许有助于一些发明创造,但这些发明创造必须融入到群体的智慧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生:人类

9、应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人类社会的整体构建也要依赖这一智慧。在这个意义上,人类一定要尊重生物的社会经验。要像昆虫那样,发扬光大“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的古老传统,经常接通我们与社会这个庞大网络的电路。四、感受语言师:本文虽只是一篇科普论文,但是我们读来却并不枯燥,反而觉得饶有趣味,这是为什么呢?生:文章运用对比,将人类的行为与其他社会的行为比照映衬,突出其相似性。生:作者在写人的时候,如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运用拟物的手法,在写其他生物时却运用拟人的手法,文章显得生动而有趣。生:语言幽默风趣,化雅为俗,拉近了同读者的距离,激发了我们的阅读兴趣。师:难怪托马斯刘易斯的作品能够畅销不衰了。下课后大家可以

10、阅读他的细胞生命的礼赞,学会尊重其他形式的生命。从它们的生存智慧中得到启示,来指导我们人类自身的行为和生活。五、课堂小结从文章整体布局上看,主体3-10段论述生物像人类一样有社会性;1-2,11-13论述人类也像生物一样,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作者对生物行为的反思,其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其他生物比人类高明,而是为了检讨人类盲目乐观自大的情结。在漫长的生物发展史上,人类是姗姗来迟的一个物种。人类最终脱颖而出,主宰了这个世界,但人类的行为方式还具有和其他社会性生物相似的特点,还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源源不断的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

11、,推动社会进步。蓝天,白云,绿地,山川,还有无数的生灵,才让这颗蔚蓝色的星球多姿多彩、生机勃勃,所以就让我们相生相惜,相依相存。六、练习巩固,及时反馈1、看课文第1-4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用这种话来描绘人类是可以的”中“这种话”所指代的内容的一项是A.为举行年会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艺术家们,就像是群居性昆虫的大聚会。B.织巢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C.假如木板不是牢牢钉住,那么,看到他们一块儿筑起各式各样的巢穴,就不用感到吃惊了。D.那种离子式的振动,碰上一些个急匆匆来回乱窜的个体,这才略停一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信息。 下列对“人与动物关系”的表述,属

12、于作者看法的一项是A.假如我们想从它们的活动中看出什么显示人类特点的东西,那就是在违反科学。B.我们不愿看到,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它们也绝不可能跟我们相关。C.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D.昆虫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 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作者以高空作为观察点,运用比喻、比拟的手法,把人类生活小型化,形象地表明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不同。B.描述昆虫行为的书籍的作者会从“有异于人的”方面来理解生物的社会行为,认为昆虫是来自外星的生物,完全是非人性的、非世俗的。C.作者用幽默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明确的观

13、点: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相容,而是可以互相比照的。D.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在作者看来,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参考答案: 2 B C C 3、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各句的表述是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人类的行为,说人类的确很像远远看去的蚁群,反过来蚂蚁像人类,这种看法得到生物学界的普遍认可。B、许多生物,作为独立个体,不会有什么思想,但作为群体,比方说蚁群聚集在蚁丘边,经过筹划,思考,谋算,便形成集体智慧,群体变大时,其智慧也随之增强。C、“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让人为难”,说明蚂蚁的很多行为与人类相似,我

14、们却不去承认这一事实,作者意在讽刺人类自大心理,也是作为人类的作者面对生物的社会进行的反思。D、人类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比蚂蚁的联系更密切,比海鸟的行为同步,我们经常感到我们联合智慧的意识更强。 3、答案C,解说:A、明确:错误。信息来源第2段,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人类像蚁群。B、明确:错误。“筹划,思考,谋算”逻辑顺序颠倒。白蚁群体,对象张冠李戴。智慧似乎增强,程度绝对。D、明确:错误。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虽然”、“但是”。C、明确:正确。让学生再找出文中表现人类盲目自大的心理的语句。如:“最让我们不安的是”,“魔魔道道的小机器”,“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它们也绝不可能跟我们相关”等等。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