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里县九八五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模拟生物试卷

上传人:天火 文档编号:182513416 上传时间:2021-05-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里县九八五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模拟生物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龙里县九八五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模拟生物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龙里县九八五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模拟生物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龙里县九八五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模拟生物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龙里县九八五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模拟生物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里县九八五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模拟生物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里县九八五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模拟生物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生物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1. 下列关于人体血浆中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Ca2+含量过低时,会引起机体出现抽搐等症状B.血浆成分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原始生命起源于盐溶液C.血浆渗透压大小与单位体积内无机盐的数量密切相关D.血浆中的无机盐能维持细胞的形态并为其代谢提供能量2. 如图是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得出的温度对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曲线,以放氧速率为指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由图可知,草莓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5B.由图可知,适合草莓生长的最适温度是35C.供给草莓18O2,可在叶肉细胞中检测到有C18O2D.种植密度过大,草莓单株的平均光合作用强度

2、较低3. 观察H标记核膜的变形虫,发现分裂期形成许多带放射性的单层小囊泡。变形虫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核大小与母细胞核相近,每个子细胞核放射性强度基本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核膜是由四层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B.核膜在分裂前期裂解为许多小囊泡C.子细胞核膜形成时伴随着丝点分裂D.细胞中囊泡都具有运输大分子功能4. 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脑内能传递兴奋及愉悦的信息,毒品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为探究多巴胺和可卡因联合使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利用某品系大鼠若干只进行相关实验,一组大鼠先注射多巴胺+溶剂M,1小时后再注射可卡因+溶剂N;另一组大鼠先注射可卡因+溶剂N,1小时

3、后再注射多巴胺+溶剂M.实验结果表明多巴胺和可卡因联合使用时注射先后顺序对突触传递效率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为使实验结论的得出更加严谨,应完善的实验方案是()一组大鼠先注射多巴胺+溶剂N,1小时后再注射等量溶剂M一组大鼠先注射溶剂N,1小时后再注射等量多巴胺+溶剂M另一组大鼠先注射可卡因+溶剂N,1小时后再注射等量溶剂M另一组大鼠先注射溶剂N,1小时后再注射等量可卡因+溶剂MA.B.C.D.5. 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会经历草本植物、灌木和森林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草本植物占优势时,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B.三个阶段相比较,该地的植物种类已经完全不同C.沙丘自然演替过程中,动物的

4、存在可增加物种多样性D.沙丘自然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变6. 显性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间的特殊杂交方式称为测交。下列有关测交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测交可以判断显性个体的基因组成及其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B.通过测交可以不断提高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和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频率C.通过测交不能判断显性杂合体中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仅在X染色体上D.通过测交可以验证控制生物性状的核基因是否遵循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9.0分)7. 酵母菌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及科研等多方面有密切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把得到的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装入试

5、管中。在有氧条件下,向试管中加入适量葡萄糖溶液,得到的产物是丙酮酸,其原因可能是_。若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重复实验,得到的产物是_。(2)将酵母菌培养在空间和资源充足、环境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增加不会受_的限制。(3)糖类变成酒精,巴斯德认为是活酵母菌参与的结果,李比希认为是酵母菌中某种物质在酵母菌裂解后发挥作用的结果,毕希纳通过实验结束了他们的争论。试写出毕希纳的实验思路。8. 我国对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新冠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新冠病毒其外壳表面的刺突糖蛋白(S蛋白)可与人体黏膜细胞表面的ACE2结合而进入细胞。回答下列问题:(1)新冠病毒进入黏膜细胞先要突破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

6、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的特点是_。(2)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可作为_刺激机体发生_(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S蛋白合成的场所是_。(3)人体黏膜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基因完全相同,但该病毒主要感染人的黏膜细胞而不能感染骨骼肌细胞,其根本原因是_。9. 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如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写出估算该丝瓜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_。(2)该丝瓜地中,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途径是_。生态学家不会以一个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碳循环的研究,试从碳循环特点的角度进行解释,其原因是_。(3)昆虫甲

7、与昆虫乙之间的捕食者是_,乙种群数量的增加会_(填“增加”或“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4)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可获得无子丝瓜的原理是_。10. 雄性蝗虫的染色体组成为22+XO(即雄蝗虫只有1条X染色体),雌性蝗虫的染色体组成为22+XX.控制蝗虫复眼正常基因(B)和异常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会使雄配子致死。回答下列问题:(1)在有丝分裂后期,雌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比雄蝗虫多_条,雄蝗虫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X染色体数与雌蝗虫处于减数分裂中_(填时期)细胞中的X染色体数目相同。(2)蝗虫的群体中,与复眼正常性状有关的基因型有_种,不存在复眼异常的_(填“雄性”或“雌性”或

8、“雄性和雌性”)个体。(3)复眼正常雌体的基因型为_,现有一自然捕获的复眼正常雌体、复眼异常个体和复眼正常雄体,请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判断该复眼正常雌体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方案、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11. 山西等地制酒和制醋的工艺历史悠久。回答下列与生产酒和醋相关的问题:(1)生产酒和醋都需要严格筛选菌种和控制温度条件,在酒精发酵时,使用的菌种为_;在醋酸发酵时,使用的菌种为_,一般温度控制在_。(2)在酒精发酵阶段操作的过程中,发酵池应先通气后密闭,其原因是_。在醋酸发酵阶段,需要不断地向发酵池通入氧气并搅动发酵液,其原因是_。(3)在制作葡萄酒和制作葡萄醋时,酒精发酵之前的实验流程是_。利用淀

9、粉类原料生产醋,需要经糖化阶段将淀粉转变为葡萄糖。糖化阶段宜采用酶制剂催化反应,而不宜在强酸条件下使淀粉水解,其原因是_。12. 现代生物技术在生产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但是真正被用作载体的质粒大都进行过人工改造,比如插入了_,便于重组DNA的选择鉴定;插入了_的一段很短的DNA序列,便于连接特定的外源DNA片段等。(2)为了解决人体移植器官短缺和移植后免疫排斥这一世界性难题,科学家们对猪的器官进行改造,制造移植器官。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抑制或去除_基因,再结合克隆技术,培育出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的转基因克隆猪器官。(3)我国科学家已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培

10、育出第二代克隆牛,胚胎移植的实质是_,胚胎移植前对供体母牛的处理是_。(4)采用核移植技术获得高产奶牛时,普通奶牛提供的是卵细胞。若研究发现供体高产奶牛细胞中线粒体发达,故它的产奶量高,则获得的克隆小牛成年后_(填“具有”或“不具有”)这一优良性,分析的依据是_。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血浆中Ca2+含量过低时,会引起机体出现抽搐等症状,A正确;B、血浆成分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原始生命起源于盐溶液,B正确;C、血浆渗透压大小与单位体积内无机盐的数量密切相关,C正确;D、血浆中的无机盐能维持细胞的形态,不能为细胞的代谢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

11、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2.【答案】A【解析】解:AB、由图可知:在35时,光下的放氧速率最大,说明此时净光合速率最高,积累的有机物最多,是草莓生长的最适温度,由于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虽然35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最

12、大,但没有测定该温度下的呼吸速率,所以无法确定实际(真正)光合速率的大小,也就不能确定是否是光合作用最适温度,A错误,B正确;C、供给草莓18O2,通过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含有18O的水,在通过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含有18O的CO2,C正确;D、种植密度过大,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足,草莓单株光合作用强度会下降,D正确。故选:A。分析图形: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为放氧速率。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光下的放氧速率先增大后降低。本题结合图形,主要考查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要求。3.【答案】B【解析】

13、解:A、核膜是双层的,由两层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A错误;B、分裂前期,核膜裂解为许多小囊泡,然后消失,B正确;C、子细胞核膜形成在末期,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C错误;D、细胞中囊泡不都具有运输大分子功能,如运输神经递质的囊泡,D错误。故选:B。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组成,掌握各组成结构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

14、准确答题,难度不大。4.【答案】D【解析】解:分析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多巴胺和可卡因联合使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验的自变量为注射试剂种类,因变量为突触后膜兴奋电位。故为使实验结论的得出更加严谨,应加设实验组:一组大鼠先注射溶剂N,1小时后再注射等量多巴胺+溶剂M;另一组大鼠先注射可卡因+溶剂N,1小时后再注射等量溶剂M。由此可通过对照得出多巴胺和可卡因的单独作用及联合作用效果。故选:D。动作电位产生后,兴奋部位立刻恢复静息电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兴奋经过突触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

15、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同时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产生与传递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兴奋产生和传递的机理,理解神经递质的作用,明确实验设计的原则,学会分析实验的能力。5.【答案】C【解析】解:A、所有群落均匀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错误;B、沙丘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群的取代为优势取代,并非完全取代,B错误;C、沙丘自然演替过程中,动物的存在可增加物种多样性,C正确;D、沙丘自然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改变,D错误。故选:C。1、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其主要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