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章末总结学案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82497021 上传时间:2021-05-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章末总结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章末总结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章末总结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章末总结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章末总结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章末总结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章末总结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4章区域经济发展章末总结学案 区域经济发展 章末整合学案(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 、布局特点和存在问题,了解农业 持续发展的方向与途径。2.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网络构建区榛理知识体系钩玄内容纲要气候条件地形、土壤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城建落后特定背景 地理条件存在问题 与对策区幢经济发屣域业与市一我珠三洲区例区工化城化以国江角地为产业开缓 面临困境T发展过程-平地区农业西部宰原区农山区农业 发展方向业发屣方向发展方向生态恶化8

2、/ 8有利条件不利条件自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中低纬度,光照条件优越, 且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雨热同期,利于农 作物成熟及产量提高大风、寒潮、暴雨、冰雹、旱涝等 灾害性天气频繁,受季风影响强烈, 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总量大,江河年径流量居世界第6位地下水资源丰富然水资源空同分布小平衡,南方后余,北方小条足,径流季节艾化和年际艾化大件土地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农业用地 绝对数量较大山地多,干旱地区广,耕地、林地所 占面积比例小土壤农垦历史悠久,土壤肥沃,耕地质量好可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主要分布在专题探究区IIB. .Bi专题一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解读西点蹲点埔蝌方法技巧黑、新,垦殖费用较高生物种类

3、繁多,有利于农作物或牲畜品种的 优化、改良,有利于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有些动植物缺乏保护和合理开发利 用社 会 经 济 条 件政策 措施全力保障和推动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 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农业产业政策 的制定、贯彻、实施尚启不足之处劳动力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精耕细 作,提高单产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不利于农业技术 的推广和提高,人口多,人均土地、 水资源相对数量少市场市场需求量大,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业 结构调整受经济条件限制,动物性食品的消费 偏低农业资 源的 利用大部分地区能够因地制宜,按照自然规 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合理利用自然,发展 生产农业生态环境受到的压力

4、过大,许多 地方形成了农业生态的恶性循环 ,人 均占有资源量少【专题练习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桑蚕的适养温度为 2030C,生长周期约1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下图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专题二苏南模式在苏南地区,乡镇工业已成为整

5、个工业的半壁江山,乡镇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苏南的城市化。“苏南模式”可归纳为以下特点:特点优越性集体经营为主提高经y效益,发展规模经济,利于集体福利事业的发展规模大,实力强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依靠城市,服务 城市联合城市吸取城市技术,进入城市市场,成为区域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重视科技知识和人才提高产品质量,使乡镇企业长久不衰【专题练习2】 近年来,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 的产业群体。图中的I、n、出示意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1)(2)题。(1)与i、n走廊相比,出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当地市场广阔B.水运便利C.科技实力强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2)

6、促进出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课后续同区答题规范训练学习效果评估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据此完成13题。1.下列关于东北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A.耕作农业区一一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B.林业和特产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C.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D,舍饲养畜业 广大林区和农区2 .东北地区的农作物分布和种

7、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是()A .玉米B .小麦和大豆C.春小麦D .甜菜3 .下列不属于放牧畜牧业区的是 ()A.松嫩平原西部B.呼伦贝尔草原C.三江平原D.林区草地4 .有关东北森林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具体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B.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严格控制,坚持只育不采,使其休养生息C.积极营造人工林D.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东北地区读“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57题。5 .在A、C两地的大城市周围,形成特色相似的农产品基地,其决定性因素是()A.政策 B.市场 C.气候D.地形6 .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 ()A. “

8、民工荒”现象严重水污染严重B.企业间过度竞争经济腹地较小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缺乏政策支持D.改革开放迟缓资金严重短缺7. A地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淇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城市化水平B.经济发展水平C.用地紧张D.人口数量H2 P3 P455r6778.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京津唐都市经济圈,是指首都、中央直辖市天津和冀东重要城市唐山之间三角地带的广大地区。土地总面积 4.2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0.4%)。它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华北地区 与东北地区间的结合部。北枕燕山,西倚太行山,东临渤海湾,为华北全区从太平洋彼岸到欧 亚内陆

9、的主要通道和欧亚大陆桥的主要出海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京津唐都市经济圈以这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轴,是集聚竞争力最高、发展最快的都市经济圈之一。京津唐_L业其地1 : 2 网 OOP(1)京津唐都市圈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2)当前京津唐都市圈经济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3)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做哪些工作?(4)根据京津唐地区发展的状况,下列措施符合其今后发展方向的是(多选)()A.继续完善交通运输网的建设B.搞好资源的整合和整体规划C.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布局D.搞好区域合作,体现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反思小结】重要知识点关键点总结我的反思区域农业发展农业布局特点和发展方向是重点

10、内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是常考内容参考答案专题练习1 (1)答案要点一:全国总产量增长较快;传统主产区中,珠江三角洲发展较快,其他发展缓慢;广西迅速发展 ,成为最大的桑蚕养殖省区,其余省区(大于0.1吨)多数有发展,只有新疆减产较大。答案要点二:东部原产量大,增长量较少;中部有明显增长,但总产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广西为代表增长迅速;主产区由东部转移到西部 (总产量2000年以东部最多,2007年以西部最多)。(2)热量资源丰富(纬度较低);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离珠江三角洲较近,便于引进生产技术(经验)和销售产品。(3)赞成。理由: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

11、,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热量条件好等。或不赞成。理由:地势较高 ,交通不便,离市场较远,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等。解析 第(1)题,回答发展特点要从发展的快慢、产量的变化、地区的差异这几个方面来回答。第(2)题,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给出答案。第(3)题,属于开放题型,言之有理即可。专题练习2 (1)B (2)C 本题组以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示意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区域工业、城市化的有利条件和可持续发展方向。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和掌握区域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方向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1)题,图示信息表明,出走廊沿长江分布,水运便利。第(2)题,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会导致内部竞争;进一步推

12、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会导致环境恶化;当地矿产资源优势不明显。课后练习区1. D 2.A 3.C 本题组主要考查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第1题,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此外,广大农区的舍饲养畜业发展也较快。第 2题,根据题中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和在东北地区的分布可知,玉米的分布和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第3题,东北地区的放牧畜牧业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和部分林区草地,三江平原开垦后主要属于农区,以种植业为主,可发展舍 饲养畜业。4 . B 东北林业

13、生产要从以原木生产为重心转移到以营林为基础、综合利用为重点的方向上来。具体措施:坚持合理采伐,以蓄积量定采伐量。 积极营造人工林。 促进珍贵树种(如红松)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环境恶化。5 B 6.B 7.C沪宁杭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城郊地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适合城市需求的城郊农业。 B 地闽江三角洲和 C 地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发达,但企业恶性竞争、经济腹地较小,造成企业产品积压,利润降低。 A 地沪宁杭地区城市化速度快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内部用地越来越紧张,故采用 “内含式 ” 的城市化扩展模式。 8 (1)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稳固发展,工业基础实力强大;文化科技发达,人力资源素质较高。(2)水资源和能源短缺。(3) 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并注意节约资源。(4)A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