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82497019 上传时间:2021-05-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2. 教学内容及其地位: 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区位优势、工业部门以及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尤其是70 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开始衰落, 并经历了长期的改造历程。 然后教材选择了鲁尔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本节是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具体化,并为学习下一节课(新工业区)打下基础。3. 教育功能: 通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

2、力。学生学习情况分析1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在前几节课已经学习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基本理论,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从工业生产的投入开始, 到工业地域的形成,从理论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发展状况。这节课的内容重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工业生产状况,是用所学理论来指导实践,学生易于掌握,学习起来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2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效果,主要通过学生的读图、比较和观察,把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提高,学习兴趣比较浓。3学生的学习障碍和难度:学生学习了鲁尔区的兴衰的原因和如何进行综合整治, 但在知识的迁移中可能出现回答要点不全面。设计思想1. 教育理念:

3、利用教材德国鲁尔工业区为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其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和衰落的原因,然后让学生用“辽中南工业区”为案例对比分析中外传统工业的形成条件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通过布置课外探究作业:“山西省能源基地经济发展慢的原因分析”达到课标要求的最高层面。2. 教学原则: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3. 教学方法:注重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分析矿产资源与工业部门之间的分析、掌握阅读、 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工业形成与发展的调查;运用工业图表和工业数据的技能。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

4、的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联系,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2.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 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工业信息, 尝试运用所学的工业区位因素的知识和技能对工业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运用学习过程中。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关注全球的、我国的、当地的传统工业和环境现状,增强全球意识、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变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传统工业区衰弱的原因和整治措施。2. 难点:传统工业区改造过程中观念的转变及知识的迁移。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传统工业区一、引入新课1课件展示传统工

5、业区图片,让学生说出这是哪一类工业区 设计意图 :让学生对传统工业区形成形象直观的认识,导入新课。2课件展示预习学案答案,红笔标出出错点,引起学生注意,出错较多的题目让学生分析。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自主纠错的能力3展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 :目标明确,顺利展开学习。二、自主学习传统工业区1、学生读课本65 页第一段,完成以下问题。( 1)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传统工业区?( 2)传统工业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传统工业区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4)传统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2、同桌互查,教师抽查。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落实基础知识。3、教师总结传统工业区的特点。(课

6、件展示)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4、世界地图中展示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地区。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帮助学生对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形成直观的认识。5、巩固训练一下列各组工业部门都属于传统工业的是()钢铁、纺织、电子、食品、电力AB 石油、化学、汽车、激光、煤炭C 航天、机械、飞机、船舶、石油D 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 设计意图 :对传统工业区的知识及时巩固训练。二、案例教学德国鲁尔区1课件展示德国鲁尔区的位置和德国鲁尔区工业概况。 知识链接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 世纪中叶,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它位于德国西部,鲁尔河与莱茵河入口,面积4595 平方千米,人口570 万,工

7、业产值曾占全国40%以上。钢产量占德国70%。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地图上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认识鲁尔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德国工业心脏的重要地位。2、合作探究阅读课本65 页案例3,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德国鲁尔区曾有哪些促进发展的条件?( 2)以鲁尔区为例,分析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3)鲁尔区有哪些整治措施?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件展示标准答案,学生巩固记忆。 学情预设 :学生提取的信息还是不够全面,基本都能说出有丰富的原料和燃料(但往往漏了便利交通或市场其中一因素)。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3、学生读鲁尔区

8、五大工业部门联系图( 1)回答鲁尔区基础工业是什么?主导工业是什么?与这两大工业部门相关的工业是什么?这些工业都是重工业,说明鲁尔区的生产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2)教师讲解五大工业部门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一个工业部门的生产衰落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图鲁尔区煤炭产量的变化图思考回答问题,后教师总结。11、 4课件展示,读4( 1)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2)煤炭工业衰退对钢铁工业有什么影响?钢铁工业衰落还有其它什么原因?( 3)鲁尔区的工业集聚会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当地的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知识链接 :1、今天,由高新技术突破引发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在极大提升了

9、全球生产力水平的同时,也把不少传统产业推向了产能过剩的尴尬境地,钢铁行业即是其中之一。目前全世界钢的生产能力为 10 亿吨, 1999 年钢产量约8 亿吨,产能利用率仅8。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的一些主要产钢国普遍存在着开工不足的问题。2、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紅褐色的污水,还有飄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为灰色。紅瓦白墙,綠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遙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學工厂林立的萊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調成的鸡尾酒。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5、巩固训练二三、联系

10、实际1、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2、影响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3让同学们分组展开讨论,并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 :用这个案例目的这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学情预设 :学生讨论比较激烈,课堂气氛活跃,但从同学们回答及做的记录来看,对比两传统工业区的相似之处归纳较好;但对鲁尔区有哪些方法值得借鉴,文字归纳不够精确。 也不够全面。四、课堂小结学生自己总结本节内容,构建知识体系。五、课后作业与探究活动1、复习巩固本节内容。2、完成活页卷对应题目。20XX 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

11、,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主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 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

12、效益, 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抓好“五关”。()备课关。 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上课关。()作业关。首先要控 制学生作业的量, 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考试关。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质量关。、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二、常规教学方面:加强教研组建设。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

13、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 、进一步制作、完善教研组主页,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校内公开课活动计划表日期周次星期节次开课人员拟开课内容10 月 127 四王志忠生物圈 10 月 137 五 赵夕珍动物的行为12 月 114五赵夕珍生态系统的调节12 月 2818四朱光祥动物的生殖镇江新区大港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