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教学设计与反思 (2)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82490348 上传时间:2021-05-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浪花》教学设计与反思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浪花》教学设计与反思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浪花》教学设计与反思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浪花》教学设计与反思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浪花》教学设计与反思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浪花》教学设计与反思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浪花》教学设计与反思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信息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课文16浪花第二课时作者及工作单位温小芳翁源县龙仙第一小学教材分析1本单元的课文主题是“生活多美好,世界真奇妙”,激励儿童“快快乐乐地生活,认认真真地思考”。共有四篇课文:静夜思、十二月歌、石榴笑了和浪花。浪花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课文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大海特有的景致:沙滩、浪花、贝壳、小虾。其中,最逗人的是浪花,浪花跑去又跑来,像一群淘气的娃娃。课文语言优美,音律和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儿童的口吻,描述海边的景物,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依据本单元教学要求,本课教学重点是指导学

2、生随文识字,学会写6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海边玩耍的乐趣,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2本文优美的语言,和谐的音韵,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关大海的景物插图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热爱大海的情怀。本文把浪花当作人来写,形象生动,情趣盎然,能让学生初步领悟拟人和比喻两种修辞所蕴含的文采。学情分析1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层次,学习语言习惯于直接体验、整体接收、综合感受,朗读课文时还伴有唱读的痕迹。因此在教学中,使用图文并茂的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动作演示让学生理解“挠”和“捧”,通过抓重点词句,让学

3、生体会文中感情,仿佛如临其境从而发自内心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生认知障碍点:很多学生没有真正接触过大海,对浪花的形象感知比较抽象模糊。对于文中的“迈”、“挠”、“捧”学生较难理解,要学生通过字词来感悟浪花形象这需要教师的不断启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读本课的新词,认识12个生字。理解“迈”、“挠”、“捧”等词语。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懂图意,围绕“我”和“浪花”进行观察,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及思维、表达的能力。3、情感价值目标:体会海边玩耍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感悟理解“轻轻的”、“悄悄地”、“挠着”和“捧来”等词语,正确、

4、流利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海边玩耍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二、复习生字词。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1讲读第一自然段,体会浪花的轻轻。2讲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浪花的热情。四、拓展视野,情感升华。五、练习巩固。六、布置作业。1、课前播放歌曲动画赶海的小姑娘。2、出示大海风光图、海边浪花图(师板书课题:16、浪花)课件出示生字词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出示小孩沙滩玩耍图)。提问:浪花是怎样来到我身边的?2、(播放海浪声)3、(板书: 走、挠)4、(板书:轻轻、悄悄)指导朗读这个句子要读得轻而慢。5、指导读好第一

5、段。1、提问:这一次浪花又是怎样来的?(板书:笑、跑)2、(板书:捧)提问:热情的浪花还会给我捧来什么?3、讲解比喻句,指导学生用充满热情的语调朗读这个句子。(板书:淘气的娃娃)播放视频动画及课文录音。出示练习,提问学生。生齐观看视频及图片,齐读课题。两个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1、用“ ”划出浪花来时的句子,朗读句子。(个别读、齐读)2、圈出浪花来时的动作。3、演示“挠”的动作。4、感悟“轻轻的”、“悄悄地”, 体会浪花的轻轻。读句子(个别读、齐读)。5、齐读第一段,体会小浪花的淘气。1、用“ ”划出句子。2、演示“捧”的动作,感悟“捧”,体会浪花的热情。发挥想象,回答问题。3、理解比喻句,

6、体会浪花的淘气。齐读、个别读比喻句。1、练习说话:我喜欢( )的浪花。2、生齐读课文。1、连一连,读一读。2、照样子,说一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我想,首先要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之前,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大海及海浪引入教室,使其如临其境。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复习旧知,为学习课文扫清障碍。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这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关键。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动作演示、多媒体再现情景等多种方法,让学生通过做动作学习词语,让学生在直接、整体触摸语言现象中,有所感悟,并在“悟”中自得。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视线”去读书

7、,去领悟语言文字,并用划、圈、读的方式表现出来。我认为,这一过程实质是学生由对语言文字的自主探究、感悟品味到对内在情感的真切流露,更是学生内心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过程,这也就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与文本对话。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感性的材料,把学生的视野及情感向纵深拓展,继而让学生用一句热情洋溢的话把情感释放出来。两道练习题,让学生在运用语文知识的同时,注重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板书设计16、浪花板书设计: 轻轻、悄悄浪花 浪花 走、挠、笑、跑、捧一群淘气的娃娃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1、 感悟评比:小组交流感悟词句,各成员各抒己见,记录员记录发言,组长汇报成果,学生和教师一起评出最佳小组。2、 朗读评比:有

8、个别读,小组读,齐读,教师先要出示朗读要求,再让学生朗读,读后提问,让学生评价朗读情况,教师从旁引导。3、 练习评比:(1)连一连,可让同桌之间互改互议,教师选完成较好的小组汇报答案;(2)照样子,说句子,采取个别提问,答案不止一个,学生课后写在作业本上再由教师批阅指正。教学反思1. 本次课件设计做了共有28张,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学习的容量已经很大了,我总担心一节课讲不完,上半节课的节奏上得有点快,给学生思考和朗读及评价的时间不够充裕,课堂互动有冷场的现象,后半节课的节奏才逐渐放慢,学生也得以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连一连”、“说一说”,美中不足仍旧是前面内容上得快了一点。2. 让学生通过理解词语

9、“轻轻的”、“悄悄地”来感悟浪花形象,在此环节中我对学生的启发诱导不是很到位,直接问道:通过听老师读这一句,你从“轻轻的”、“悄悄地”感悟到浪花是怎样的形象?这样问得太笼统了,指示性不强,学生都不知从何说起。其实可以先演示浪花走来时的动作轻而悄,让文本回归到现实的课堂,既而启发学生:浪花来的时候声音怎么样?想象一下,你的脚丫被浪花冲刷,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这时再提问,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对浪花轻轻的形象也会感悟得更鲜明,更透彻。3. 在引导学生理解“挠着”和“捧来”这两个词时,我按之前的计划让几个学生用动作演示出来,但发现提问到的学生已经情不自禁地边做边说句子,我当时就让全班同学跟着她一起边做动作边说句子,既省时间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点我比较满意。4听课老师的评价:就节奏而言,本课教学把握了大体原则“前紧后松”,但前有点紧、后有点松了,如果在第一和第二段课文讲解时能适当放慢语速,给予学生多一点的思考时间、朗读时间及评价时间,那么这节课就会更好,上得更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