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10.2人体的血液循环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82468481 上传时间:2021-05-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10.2人体的血液循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10.2人体的血液循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10.2人体的血液循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10.2人体的血液循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10.2人体的血液循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10.2人体的血液循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10.2人体的血液循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下载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教学设计【设计依据与构想】根据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要求学生掌握课标要求的知识,更注重在教 学中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本课除利用视频资源突破难点外;同时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绘制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难点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能够有效学习,在小组组建分工合作知识共享等方面要指导到位,延伸课堂内外,关注并满足青少年好学、 好奇、好新、好动的心理。 本节课在对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进行全面学 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血液循环对人体内物质运输的重要作用,这一节的内容与后面的气体交换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节内容处于本章的核心地位。【教材分析】

2、教学H标知识目标1 .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2 .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3 . 了解心率和脉搏的基本知识。4 .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5 . 了解有关血压的基本知识及卫生保健知识。能力目标1 .通过观察心脏的外形,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解剖心脏的内部结构,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技能技巧。2 .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3 .通过对影响心率的因素的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4 .通过对心率和血压的测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自我保健意识。5 .查阅有关高血压的病因及危害,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调查患者的生活习惯,

3、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介绍有关血液循环的科学史,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2 .通过对“切脉”诊病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 .通过小组探究影响心率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4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一苧亚难点教学重点1 .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2 .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3 .概述血液循环的过程。教学难点1 .描述心脏的结构。2 .说出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课前准备1 .学生准备(1)搜集有关心脏病、高血压知识的文字资料。(2)带秒针的表。(3)调查高血压患者的生活习惯。2 .教师准备(

4、1)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猪心。(2)每组一条活小鱼(养殖小金鱼或小鲫鱼,尾鳍颜色浅些)、显微镜、培养皿、纱布。(3)血压计。(4)多媒体课件。课时计划 4课时【教学流程及分析】(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人类时刻与生存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比如: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及时运走, 人体才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 这些物质的运输是靠 血液循环来实现的。 心脏和血管共同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它们组成了一个封闭式的 遍布全身的管道,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是由这些管道来完成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一一心脏和血管。设计思想直接切入主题揭示要学习的内容,简单明了

5、,为课堂观察、解剖、实验提供足 够的时间。二、新课教学活动一:请同学讨论后列举出生活中的3种不同的流血情况教师:出示课件展示3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要求:(1)指出动脉和静脉的主要结构差别;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2)你如何解释上 髭所提出的差别?(3)对3种出血情况加以解释。设计思想 联系生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 分布及功能,避免死记硬背,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学习。问题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使用多媒体课件更形象更直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活动二:出示表格让各小组

6、同学以抢答的方式填写表格内容特征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血流方向血管壁的结构瓣膜管腔设计思想任何事物的特点必须在相互比较中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 因此,采用列表比 较法,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再次强调本节的重 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功能,让学生学会这种学习方法一一比较学习的方法。学生在分组抢答的过程中, 可以获得别人的认可与被人赏识的需要,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活动三:观察并解剖猪的心脏1 .观察猪的心脏外形,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观察心脏的外形时,首先要区分它的左右部分,找出冠状动脉,它是心脏左右两侧的分界线,右侧较柔软, 因这一侧

7、肌肉壁较薄;左侧较硬,因这一侧肌肉较厚。教师:在人体中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由一种称为心肌的特殊肌 肉构成,能不停地泵动血液环绕全身。2 .请小组同学参阅教科书中 P47的图示及指导,找出进出心脏的血管。(用一支玻璃棒通入各血管内,找出血管所连接的腔,清除血管间的脂肪,把血管分开)3 .解剖心脏,解剖前教师通过演示、示范等方法向学生说明解剖方法,每个小组完成一种解剖方法后回答出下列问 魁:(1)心脏有几个腔?每个腔是否相通?分别与哪些血管相连接?(2)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度是否相同?并加以解释。(3)比较左右心室肌肉壁的厚度是否相同?并加以解释。(4)左右心室的容积是否有差

8、别?(5)心房与心室之间及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的功能是什么?(6)绘画心脏结构简图,并标注你观察到的结构名称。设计思想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究事物本质的需要,也有获得新知识的体验的需 要。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带着问题探究,这样获得知识远比教师的讲解或演示更直 接、更深刻,同时兼顾实验后知识的获得,使得教学难点内容得以突破,在实验过程中培养 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三、知识梳理通过讨论、观察、实验,我们真正认识了循环系统的组成及血管和心脏的特点和功能, 请学生总结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知识要点。(第2课时)一、引入新课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医叫扁鹊(讲有关扁鹊切脉的故事),你知道扁鹊为什么有

9、把握救活太子吗?生:摸了脉搏。师:有脉搏就说明有心跳,心脏跳动有规律性,什么是脉搏?心跳和脉搏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心 率和脉搏的知识。设计思想以名医扁鹊 “切脉”的故事引入,增强趣味性,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弘扬中华文化,宣传中医对世界医学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设置课堂悬念,揭示 本节的主要内容。二、新课教学教师:常说的心跳快慢用什么来衡量?(引导学生说出心率的概念。)学生: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就记作心跳一次,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活动一:请各小组同学汇报测得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不同人群的心率,分析数据 讨论影响心率的因素设计

10、思路通过生活实践创设问 题情境一一学习生物学知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联系生活 实际,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亲身实践, 在实践当中体会、 理解知识,让学生懂得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 用。而且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过渡语:有时候我们到医院就医,医生把手放在我们的腕部测一下脉搏就知道心率是否 正常,心率和脉搏有怎样的关系呢?最容易探测脉搏的部位在哪里?请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在剧烈运动时都有什么感觉?活动二:探究运动对心率的影响H登 P48探究指导1 .学生自身体验,摸模动脉。教师示范“切脉”动作,指导学生用右

11、手食指、中指和无 名指稍用力按压左手腕部挠骨端的内侧,感觉动脉的搏动。2 .教师指导学生自测静息状态的脉搏,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每人测 3次,求平均值,填 写在发给小组的表格中。3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写出小组平均值及最小值、最大值,一起分析、统计情况,总结:成人心率平均为 75次/min ,正常变动范围 60100次/min。4 .按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作出假设及根据假设设计实验。(同学静息状态心率的值可作为对照值,不必再测量,只对运动状态时的心率进行测量)探究的注意事项:(1)设计实验考虑运动量递进的关系。(2)测量运动后的心率,通常用运动停止后,即刻测得的10s内的脉搏数

12、乘以6作为运动时的心率。(3)运动地点若在操场, 首先对学生进 行安全教育,提醒带好笔、纸做好记录,若在室内运动,项目可选择深度下蹲。设计思想让学生亲自体验心率和脉搏的一致性,按自己的猜想设计实验, 进行验证、感知、理解运动对心率的影响,满足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体会、感悟通过自己亲身体验获得知识。促使在活动中思维,在思维中活动,达到过程与结论的统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 乐。通过探究,让学生加强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锻炼,增强健康的意识。活动三:汇报、交流、讨论发现问题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评比,请每一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方案、测得数据、得出结论,展开互评与讨论。评比的内容包括:(1)实验

13、设计方案的优缺点。(2)小组同学的参与度、积极性、合作精神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记录数据是否准确认真。(4)分析实验结果的方法是否正确。(5)结论得出是否合理。评比时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陈述,展开组组互评 全班参与。设计思想通过交流讨论使得探究活动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长知识。拓宽小组同学的设计思路,增进同学间沟通与交流,取长补短 互相学习,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问题意识。三、知识梳理通过本节课的体验、探究、交流、讨论,你获得了哪些方面的知识,请同学总结,教师 多媒体出示知识要点。设计思路教学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

14、通过对自己已有的经验来建构知识:内容筛选,简化补充,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四、布置作业调查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对心脏健康的影响。设计思路使知识延伸课堂内外,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能力及调查能力,同时成为健康知识的传递者,避免青少年学生沾染不良生活习惯。(第3课时)一、引入新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心脏和全身的血管组成了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就在这个管道系统当中循环流动,它到底是怎样流动的呢?讲述血液循环的发现后引出本课课题一一血液 循环。设计思想由科学史引入,使学生感受科学家的探究经历,体会科学发展与进步的艰辛, 知道科学研究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二、新课教学活动一:请学生根据前两节所学的内容描述什

15、么是血液循环?由教师帮助学生整理、归纳,从而获得血液循环的概念设计思想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的接收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发生过程的探索者,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由学生自己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进行重新建构而达成,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构建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活动二: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情况(参照P49观察指导进行)观察要点提示:实验过程中注意时常用滴管向纱布或者棉絮及小鱼的尾上滴水,使小鱼 身体保持湿润,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实验后将小鱼放回鱼缸或原先生活的环境。提出讨论问矍:1 .你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哪几种血管?怎样区分?2 .血液在鱼体当中流动方向怎样?(教师提醒学生显微镜呈像原理)3 .看到的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所有血管内的血液颜色是否都是鲜红的呢? 设计思想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领悟设计实验的思路,学会用实验验证、探究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