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 全册教案川教版

上传人:r**** 文档编号:182435309 上传时间:2021-05-14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5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 全册教案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 全册教案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 全册教案川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 全册教案川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 全册教案川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 全册教案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 全册教案川教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师 备 课 本 年 级 三年级一班 学 科 信息技术 教 师 日期:2019年 2月18日2019年6月 敦义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本班情况分析本年级的 孩子们经过了三年级上期的学习,大部分孩子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教师要继续保护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教给孩子科学的学习方法,确保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学生间也存在一些差距。由于有的学生语文方面的拼音能力较差,所以还有几个学生根本不能进行汉字录入,本学期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辅导;另外,在操作能力方面,还要继续加强研究,激发孩子们的习作热情,让孩子们能快乐学习,并提高效率

2、。二、本期教学要抓好的信息技术教学重点1、信息技术的初步知识信息技术的初步知识(硬件、操作系统)方面:第一课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第十课把作品存入自己的文件夹。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本期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面有:第十一课用拼音写汉字,第十二课输入词组,第十三课标点符号的输入。3、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本期在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方面的内容主要是电脑绘画,分布在教材的以下几课:第二课学习“画图”新本领,第三课电脑简笔画,第四课保存“画图”作品,第五课描绘美丽的大自然,第六课拼装图形,第七课画方形和圆形,第八课让画图五彩缤纷,第九课创作新图画,第十四课为“画图”作品题字。4、努力提高学业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期末考

3、试成绩反映了老师教和学生学的情况。我希望尤其是后进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个较大的进步,另外,要科学地进行一些考试经验的培养,以适应将来的竞争。5、给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的过程。要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汲取活动教学的精髓,精心设计教学各个环节。我要努力做到重引导,更多的放手,让孩子充分地读书、充分地操作、充分地思考、充分地讨论,在自悟中学会分析,在合作中学会分享,要着眼于孩子的小学学习,更要着眼于孩子一生的学习。三、课时安排第一课 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1课时第二课 学习“画图”新本领 1课时第三课 电脑简笔画 1课时第四课 保存“画图”作品 1课时第五课 描绘美丽的大自然 1课时第六课 拼装图形 1

4、课时第七课 画方形和圆形 1课时第八课 让图画五彩缤纷 1课时第九课 创作新图画 1课时第十课 把作品存入自己的文件夹 1课时第十一课 用拼音写汉字 1课时第十二课 输入词组 1课时第十三课 标点符号的输入 1课时第十四课 为“画图”作品题字 1课时第一课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运用讲解、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激励法。学生合作、交流完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传递的兴趣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思考,培养正确的

5、信息价值观以及对新知识的热情与渴求。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的认识。 教学难点:信息的输入与输出; 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教学准备: 1、计算机、网络。 2、学生的美术作品以及学生作业等。 3、扫描仪、数码相机、VCD等。 教学对象分析: 1、信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复杂,也容易理解,但不能概念化。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形象化地举一些实例加以讲解。如果概念化后学生反而不易理解。 2、本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来认识计算机中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所以一定让学生明白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否则学生就不易区分输入与输出设备。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运用情景教学

6、法,生动形象地加以引导学生搞清楚信息的进出。通过比一比,看谁最能干,以及同组同学的交流来认识输入、输出设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信息材料:(教师的表情给学生感觉好像很神秘) (1)学生的美术作品、学生的作业等。 (2)让学生观看VCD 2、展示信息材料后教师问学生:你们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从而引出:信息与我们非常密切,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3、教师问学生:我们使用计算机能做些什么事情?学生回答如: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绘画、写文章、收发电子邮件等等。(在此让学生充分发挥一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新课 1、计算机中信息的

7、传递 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熊猫“咪咪”利用计算机做事的四幅画面,同桌的同学讨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熊猫“咪咪”是通过什么设备用计算机绘画的? 熊猫“咪咪”是通过什么设备看到自己正在画的画? 熊猫“咪咪”是通过什么设备用计算机写字? 熊猫“咪咪”是通过什么设备传声音 用计算机画的画、写的作文能够印在纸上吗?如何实现? (对回答的学生教师加以鼓励。教师注意自己的引导作用) 由学生讨论回答:哪些是计算机接收了我们给它的信息; 让学生讨论回答:哪些是计算机向我们输出的信息。 由学生的回答而总结出:我们在使用计算机时,随时都在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而计算机也随时向我们输出信息。 除了计算机还有网络也可以接收发

8、送信息,还可以用扫描仪将照片或画面原样输入计算机内,也可将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拍摄到的景物输入到计算机内等等。(在此向学生展示数码相机) 2、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由信息的输入与输出,都需要相应的设备而引入到输入、输出设备。 教师出示幻灯片:如书上图1-5,学生讨论并在书上连线,(这个环节为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最能干)学生练习、交流,分析为什么? 最后请学生在教师机上连线。同桌的同学互相批改。 三、学生做教材后的想一想、练一练。(通过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四、全课总结:我们学习了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了解了计算机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回家后就可以正确地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计算机中哪些是输入设备,哪些是

9、输出设备。小朋友们都能正确区别,你们真是聪明,希望小朋友们再接再厉,学好以后的内容。 五、课后记略。第二课学习画图新本领【教材分析】 Windows下的画图软件是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画图工具,是学生初学计算机时非常喜欢的一个软件,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计算机功能之强大,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在三年级上册第五课“小老鼠”画图的学习中,学生就对画图软件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课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忆“画图”,用4个问题来复习原来所学知识;第二部分“学习画图新本领”是新授课,学习、实践工具箱中五种绘图工具(矩形、椭圆、刷子、喷枪、直线)的使用 ;第三部分“画错了怎么办”也是新授课,

10、学习、实践一种工具(橡皮擦)和两种菜单(撤消、清除图象)的操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已能掌握画图软件中常用工具的操作使用,为以后的进一步绘画创作打下了基础。 【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级上册第五课“小老鼠”画图的学习,学生已对画图软件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基本的操作能力。所以本课第二部分“学习画图新本领”中对五种工具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故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自学指导法,让学生大胆进行尝试操作,观察现象,发现规律,并请学生示范,肯定他们的成绩,以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部分“画错了怎么办”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或教师创设情境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

11、、探索、尝试、并最终解决问题,加深印象,牢固掌握“橡皮擦”及“撤消和清除图象”的操作。 【教学理念】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应尽量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让他们从现象中发现规律,掌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尽量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我行,我最能干”,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对他们的表现作好记载(小组长负责记载),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进一步了解画图软件工具箱中各处各种工具的名称及功能。 技能目标:掌握画图软件几种常用工具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意目标:让学生大胆尝试,观察现象,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积极向

12、上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认识并使用工具箱中几种常用工具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撤消、清除图象”的菜单操作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具准备】 大屏幕或多媒体教学平台计算机复习用的得意简单课件 【教学程序】教 师 活 动一、复习画图软件 (上课前教师用机和学生用机都开机) 1、我们过去曾经和画图软件交过朋友,你们还记得吗?哪位同学能把它请出来? 请一位同学示范启动画图软件 教师对其操作给予肯定,并要全班同学启动画图软件。 2、教师出示简单的课件(就是将画图软件窗口的几个部分用红边框闪现,让学生说出其名称) 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3、回到画图软件窗口,认识工具箱中各工具的名称 有谁知道工具箱中各

13、工具的名称?你怎么知道的? 4、你们还记得怎样设置画图颜色吗? 请同学示范设置红色、蓝色和黄色的铅笔。 二、自学课文,尝试操作,学生示范讲解,教师适当点拨 1、自学课文试一试中的“试一试矩形工具”。 打开课本,翻到第6页,默看“1、试一试矩形工具”( 教师提示矩形就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总称)。要求学生对照进行尝试操作。相邻同学可讨论、交流 (巡视观察,个别指导) 谁来示范一下自己是怎么操作的?(适当点拨) 2、按上面的方法,学习“椭圆、刷子、喷枪、直线”工具(略) 三、学画课本7页上的图23中的几种图形,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或教师设置问题,进行“橡皮擦、撤消、清除图象”的教学 1、 学生仔细观察图

14、23。 请学生在教师机上示范画图23中的几种图形(白云、太阳、树、汽车、“学画”两个字。要求学生先说说用什么工具,再进行操作。 2、学生在画画过程中出现问题(如多画了或工具使用不对画错了等等)教师也可故意设置此类问题,让学生去探索,从而掌握“橡皮擦、撤消、清除图象”的使用方法。教师要注意强调“撤消”的顺序及“撤消”几步。 整个过程让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加以引导、点拨。 四、学生练习 课本9页上的做一做1或2或让学生自由发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下课前5分钟,让学生自由参观,推荐画得好的作品在大屏幕或多媒体教学平台上展示。 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只是一个大体的框架,请教师们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

15、灵活运用。学生活动 示范学生边操作,边解说其方法 然后全班同学启动画图软件 学生回答:工具箱画布颜料盒 学生示范并回答 学生示范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交流并尝试操作练习。 学生边示范操作,边讲解操作方法 一个学生示范,其余学生观察,评价,思考 学生进行练习。 第三课电脑简笔画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画图软件的启动,认识画图的基本工具的基础上,利用四种工具进行电脑简笔画的创作,课本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临摹,熟悉“铅笔”、“刷子”、“直线”和“椭圆”工具在电脑简笔画中的使用,锻炼学生的画图与创作能力,最后通过课后两道练习题来巩固本课所学工具的使用,让学生产生愉悦体验,始终对信息技术课保持浓厚兴趣,把信息技术课教学延伸至德智体美育中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