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含答案)

上传人:学无****5 文档编号:182419371 上传时间:2021-05-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文言文阅读训练(三)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核舟记魏学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1)下列画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为

3、宫室、器皿 中轩敞者为舱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C.东坡右手执卷端 执策而临之D.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卧右膝,诎右臂支船C.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D.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3)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以说明为主,辅之以描写。舟上五人,须眉毕见,各见情态。文内许多笔触细腻饱满,牵动人的想象。B.文章寥寥数语,便条理清楚,顺序井然。段写核舟的正面,其写作顺序是先写舟的中间部分,次写船头,最后写船尾。C.选文段详细描写的人物是苏东坡,他戴着高高的帽子坐在两人中间,右

4、手抚鲁直背。D.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2.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

5、,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节选自史记)【乙】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节选自史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军士吏被甲被:_居无何居:_吾欲人劳军劳:_广不尝食尝:_。(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已而之细柳军B.不闻天子之诏C.介冑之士不拜D.乏绝之处见水(3)下列有关内

6、容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史记,西汉司马迁所著,被鲁迅先生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李广被誉为“飞将军”,后成为典故,“七绝圣手”王昌龄就写有“但使龙城飞将在”。C.“揖”“拜”为古代礼仪,周亚夫身在军营对皇帝只“揖”不“拜”,可见其刚正不阿。D.后世将李广作为善射之人的代称,梁山好汉燕青就是因箭术高超而得名“小李广”。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3.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

7、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节选自宋史有删改)【注释】曹:辈,等。旌:表扬。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人则无法家拂士 拂:_内侍请上

8、易衣 易:_。 (2)翻译下列句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卿能如此,朕复何忧? (3)乙文中的“_”(原文)与甲文中的主旨句异曲同工。乙文中的“上”是一个_的人。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行拂乱其所为拂:_人则无法家拂士 拂:

9、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管夷吾举于士于:_曾益其所不能其:_。 (3)用现代汉语翻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一句。 (4)文章中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有何作用?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选用文中句子回答)5.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

10、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文章第一段中“_”字同“_”字。(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不见曦月 曦:_沿溯阻绝 溯:_或王命急宣 或:_每至晴初霜旦 旦:_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悬泉瀑布,飞漱其间。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

11、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愿意)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贵义)(1)下列句中画线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不为苟得也 何故?B.是义贵于其身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C.死亦我所恶 不以恶小而为之D.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 予观夫巴陵胜状 (2)

12、完成下面的填空。【乙】文选自墨子贵义,请指出【甲】文出处_。【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请指出,并指明其意义。“_”同“_”意义: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万事莫贵于义也。 (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万事莫贵于义”,那么【甲】文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 (5)【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与【乙】文中“万事莫贵于义”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你认为两文中的“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我们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

13、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发动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责任,使命C.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犯错误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指在国外(2)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曾益其所不能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入则无法家拂士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自然段列举古代贤士的事例,说明有成就的人必先经历苦难的磨炼。B.选文第二自然段先提出中心论点,再论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内忧外患将导致灭亡。C.从选文可以看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D.选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