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打靶卷(湖北卷)生物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动植物细胞内大多含有众多细胞器,下列关于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内含有DNA的具膜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B.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膜、视网膜等都属于生物膜,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C.人体细胞的线粒体、核糖体等结构的代谢过程中都会产生水D.经过“消化车间”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都将被排出到细胞的外面【答案】C【解析】细胞核虽然含有DNA,但不属于细胞器,A错误;视网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B错误;人体细胞的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二三阶段、核糖体进行脱水缩合产生蛋白质的代谢过程中都会产生水,C正确;经过“消化车间”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被细胞利用或者被排出到细胞的外面,D错误。
2.结合图形,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内所有DNA分子都分布在细胞核和叶绿体内B.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只含有DNA,细胞质内只含有RNAC.②代表的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它储存了细胞的遗传信息D.①代表的核膜为单层膜结构,可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答案】C【解析】真核细胞中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也可以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存在,A错误;DNA主要位于细胞核,少量位于细胞质RNA主要位于细胞质,少量存在于细胞核内,B错误;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存储了遗传信息,其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C正确;核膜为双层膜结构,D错误;3.某实验小组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制作临时装片,显微观察细胞的初始状态,然后在t1时给装片甲上的洋葱细胞换上0.3g/mL的蔗糖溶液,给装片乙上的洋葱细胞换上KNO3溶液,观察细胞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共同构成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结果如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结果表明洋葱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在t1~t2时间段,装片甲上洋葱细胞细胞液的渗透压逐渐增大C.装片乙上的洋葱细胞因吸收K+和NO3-而出现质壁分离的复原D.理论上,t2时刻装片乙上的表皮细胞的代谢速率小于t1时刻的细胞【答案】A【解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全透性,细胞膜、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A错误;在t1~t2时间段,装片甲与乙上的细胞都出现质壁分离,是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而使细胞失水导致的。
细胞失水会使细胞内溶液的渗透压逐渐增大,B正确;乙上的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是因为细胞吸收K+、NO3-而改变了细胞内外的浓度差,细胞自动吸水而出现质壁分离的复原,C正确;与t1时刻相比,t2时刻装片上的表皮细胞的含水量(主要是自由水)减少,因此t2时刻装片乙上的表皮细胞的代谢速率小于t1时刻的细胞,D正确4.细胞中的过氧化氢酶可将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分解,避免毒害细胞下列有关过氧化氢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可用过氧化氢分解时产生的氧气多少表示B.过氧化氢酶能升高过氧化氢分解时所需的活化能C.过氧化氢酶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下保存D.过氧化氢酶既可以作催化剂,又可以作另一个反应的底物【答案】D【解析】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可用单位时间内过氧化氢分解时产生的气泡(氧气)多少表示,A错误;过氧化氢酶能降低过氧化氢分解时所需的活化能,B错误;酶的保存条件是低温(0到4℃)和最适pH,C错误;过氧化氢酶既可以作分解过氧化氢时的催化剂,又可以被蛋白酶水解的底物,D正确5.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正确分离需要细胞内的监控机制来保证,其中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AC(该机制的重要蛋白质)的检查机制是保证染色体正确分离的重要机制之一,SAC监控纺锤体微管与着丝点之间的连接,当所有染色体与来自两极的纺锤丝都正确连接并排列在赤道板上时,SAC消失,从而解除对细胞由分裂中期进入后期的抑制。
根据以上信息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过程中,SAC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染色体错误分离,子细胞出现染色体变异B.减数分裂过程中,SAC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染色体数目异常配子的产生C.在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中,保证SAC持续的活性是分裂正常进行的前提D.临床上,抑制纺锤体形成的药物有可能对肿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答案】C【解析】题意显示,有丝分裂过程中SAC监控纺锤体微管与着丝点之间的连接,是保证染色体正确分离的重要机制之一,若SAC发生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染色体错误分离,子细胞出现染色体变异,A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SAC功能异常会使染色体无法正确分离,可能导致染色体数目异常配子的产生,B正确;题干信息显示,SAC消失,从而解除对细胞由分裂中期进入后期的抑制,显然,有丝或减数分裂过程进入后期时,SAC活性下降才能保证姐妹染色单体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因此整个分裂过程中不能一直保持SAC的活性,C错误;由题可知,纺锤丝正确连接到染色体上是染色体精准分离的前提,微管蛋白在有丝分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抑制纺锤体形成的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干扰肿瘤细胞的增殖,D正确6.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B.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C.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答案】A【解析】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的现象,对生物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A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遗传物质不变,B错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存在于个体发育的整个生命过程中,C错误;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的衰老和机体的衰老不是同步进行的,D错误。
7.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实验中应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B.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答案】C【解析】 孟德尔用豌豆做杂交实验发现遗传定律,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A不符合题意;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B不符合题意;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C符合题意;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用的是R型细菌和S型细菌进行转化,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D不符合题意8.豌豆若带有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圆粒基因(R)则其淀粉含量较高而蔗糖含量较低圆粒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来碱基序列后成为皱粒基因(r)基因r表达的异常淀粉分支酶因缺失61个氨基酸导致活性丧失,使得豌豆种子容易失水而成为皱粒且甜度改变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与圆粒豌豆种子相比,皱粒豌豆种子蔗糖含量较高,甜度较高B.基因与其所控制的性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C.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D.与基因R相比,基因r转录生成的mRNA中终止密码延后出现【答案】D【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皱粒豌豆的淀粉含量较低而蔗糖含量较高,则其甜度也较高,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R、r控制的豌豆粒形和甜度都不同,说明基因与其所控制的性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B正确;圆粒基因R(编码淀粉分支酶)控制的豌豆的淀粉含量较高而蔗糖含量较低,说明基因R可以通过控制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C正确;与R基因相比,皱粒基因r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碱基序列,其控制合成的异常淀粉分支酶因缺失61个氨基酸导致活性丧失,说明基因r转录生成的mRNA中终止密码应该提前出现,D错误。
9.有研究表明,吸烟会使人体细胞内的DNA甲基化水平升高,对染色体上的组蛋白也会产生影响男性吸烟者的精子中DNA的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精子活力下降DNA甲基化是指在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下将甲基转移到正常的碱基上的过程甲基化不改变基因的遗传信息,但该基因表达受到抑制下列说错误的是( )A.甲基转移酶发挥作用需要与DNA分子进行结合B.癌症发生的机制可能是抑癌基因甲基化的结果C.若某基因发生了甲基化,则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不变D.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答案】C【解析】DNA甲基化是指在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下将甲基转移到正常的碱基上的过程,故甲基转移酶发挥作用需要与DNA分子进行结合,A正确;根据分析可知: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抑制基因的表达,癌症发生的机制可能是抑癌基因甲基化的结果,导致其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不能抑制细胞无限增殖,B正确;若某基因发生了甲基化等修饰,则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蛋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导致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C错误;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等修饰可能会影响与其结合的DNA的进一步解旋等,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D正确。
10.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地理隔离B.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生殖隔离就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D.种群基因库之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答案】D【解析】地理隔离是指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生殖隔离指由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现象,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多数物种的形成都要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后形成生殖隔离,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B错误;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C错误;种群基因库之间的差异使得基因不能自由交流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正确11.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生物变异有关,也与自然选择有关B.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的数量也相对稳定C.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弱,被淘汰的概率较大D.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数增加而生物多样性程度逐渐降低【答案】D【解析】变异使生物在不同层次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自然选择将适应环境的生物保留下来,所以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变异和自然选择均有关,A正确;物种多样性程度越高,生态系统的结构就越复杂,各种生物的数量相对也越稳定,B正确;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被选择保留的机会相对较少,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弱,被淘汰的概率较大,C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虽然有优势取代,但没有消失,物种越来越多,生物多样性程度通常会越来越高,D错误。
12.下列甲、乙、丙、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生物学内容,对图中曲线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若a点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b、c两点一定为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B.乙图中若a、c两点所产生的葡萄糖总量相等,则a、c两点的呼吸强度为a大于cC.丙图中a点害虫种群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