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21届高三4月新高考适应性测试(二)历史试题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82351201 上传时间:2021-05-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2021届高三4月新高考适应性测试(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福州市2021届高三4月新高考适应性测试(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2021届高三4月新高考适应性测试(二)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2021届高三4月新高考适应性测试(二)历史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福州市2021届高三4月新高考适应性测试(二)历史试题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辅佐商王成汤的伊尹,在西周时期作为良臣受到推崇。到了东周时期,伊尹又具有了庖厨、媵臣、间谍、谏臣、帝师等多种形象。这种变化( )A源于伊尹自身的复杂经历 B开启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C折射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动 D顺应新兴阶级的争霸需要2汉初,朝廷允许诸侯在京师治邸(修建住宅),以便诸侯朝宿。元封元年,武帝打算定期祭祀泰山,以“古者天子五载一巡狩,用事泰山,诸侯有朝宿地”为由,下令诸侯治邸泰山下。武帝意在( )A遵循上古政治传统 B方便诸侯朝觐天子C加强对诸侯的控制 D减轻京师人口压力3唐

2、代江南地区,许多兴修的陂塘均可养鱼,还可以种植蒲、苇、菱、芡等经济作物。例如丹阳的练湖,“幅员四十里,菰蒲菱芡之多,龟鱼鳖蜃之生,厌沃江淮,膏润数州”。这说明当地( )A综合利用农业资源 B推广曲辕犁提高了效率C政府市场意识增强 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4明初鼓励天下臣民上言四方利弊,并设立建言会议制度,由礼部每年定期召集九卿六科专门讨论民情建言,“其间可行者,移各该衙门施行”。此举有利于( )A选拔实用人才 B变革君主专制体制C分割宰相权力 D提高政府治理能力5表1为“中国古代沙尘暴天气记载简表”。时间记载次数波及地域公元前4世纪2次主要局限在西北地区410世纪39次长安等地多次出现1115世

3、纪97次河南开封等黄河流域开始频繁出现据此可推知( )A春秋战国时期西北地区已沙漠化 B汉唐时期华北地区尚未得以开发C游牧民族南下导致中原环境恶化 D环境恶化推动政治经济中心转移6图1为英国传教士施美夫考察福州后于1847年出版的福州日记节选。该记述( )A忽略了在华传教的主要思想障碍 B揭示了中国佛道两教的渐趋衰落C印证了英国对华战争的主要目的 D改变了中英两国交往的历史方向7表2为“1894年中国水师船只情况表”。水师船只总数外购舰只数自造舰只数总数福州江南广州广东2718945福建2171414南洋25111477北洋332677表2据此可知( )A福建水师实力弱于其他水师 B福州船政局

4、兴办洋务成效显著C晚清国防重心转向海上防御 D中国军事装备基本实现了自给81902年前后,梁启超大量撰文,号召开展国民性改造运动,培养“新民”。此后,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吸收了该思想,认为“造因之道,首在树人”,只有培养没有劣根性的新青年才能救中国。这表明梁启超的主张( )A推动了新式大学的创办 B启迪了新文化运动C反思了辛亥革命的教训 D传播了马克思主义91921年8月2日上海生活报报道:“前天,法国警察通知法租界的中国团体说,根据新的规定,一切团体在他们待的地方举行会议必须在48小时以前取得警察的批准。”这表明( )A生活类报刊是当时主流媒体 B列强开始获取租界管辖权C中共建党遭受外国势

5、力侵扰 D社会团体在上海广泛建立10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进行了参议员选举工作,最后选出由共产党员为参议长,2位国民党员为副议长,共计参议员197名的临时参议会,其中共产党员参议员46人。该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 B争取英美国家的经济援助C实现地方政权的权力制约平衡 D探索政协会议的体制模式11图2、图3分别为20世纪60年代国产彩色动画片代表作小蝌蚪找妈妈和大闹天宫的剧照。这类作品反映了中国美术电影( )图2 图3A传承与发展了中国传统艺术 B深受苏联影视艺术风格的影响C创作主要源自中国古典神话 D着重宣传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12古希腊先后出现三位备受推崇的悲剧诗

6、人,他们创造的剧作人物形象依次是:神或者是神化了的人、“应当是怎样”的理想英雄、“现实中本来是怎样”的人。这反映了古希腊( )A道德和信仰危机日益严重 B神权始终控制人们的思想C人在社会中地位日益突出 D推崇抗争命运的英雄人物13十四、十五世纪英国形成以伦敦为中心的道路网,一般民众也有一定运输能力。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需求有了质量上的提高,对粮食等基本生活品需求下降,对各种精美工业品、服装、奢侈品需求大增。这些因素直接推动了英国( )A商业革命的拓展 B经济格局的变化C两大阶级的对抗 D海外的殖民扩张14图4为1896年南德邮车报发表的四种国家政体漫画中的一幅,图中某种政体被描绘成一头巨大肥猪

7、,大臣绕在边缘,人民被拦在远处。该作品意在( )图4A歌颂专制政体的治理效率 B揭露君主专制的腐败独裁C抨击君主立宪的分权模式 D嘲讽共和政体的争权夺利151925年,欧洲已有8个代议制的国家实行了独裁统治。1933年,意大利法西斯领导人抵达芝加哥,受到了当地民众与官方热情的欢迎,罗斯福总统也请他共进午餐。这反映出( )A经济大危机加剧了国际紧张 B世界多极化趋势在不断增强C美国正成为世界大战策源地 D传统资本主义遭遇信任危机16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规定在尖端技术产品等方面禁止对社会主义国家出口。后来,西方国家各自开始逐步减少了禁止出口项目,1994年,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

8、解散。之后签署了瓦森纳协定,主要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实行了类似的禁令。这反映了西方国家对外政策方面()A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冷战思维的影响 B西欧与美国不同,重经济不重意识形态C由美国左右,完全追随美国的外交步伐 D左右摇摆,目的不明确,手段比较混乱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宋太祖意欲从开封迁都洛阳。表3是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的有关记载:(1)上曰:“吾将西迁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2)起居郎李符上书曰:“京邑(洛阳)凋弊,宫阙不完,畿内民困,军食不充”(3)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言曰:“

9、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咸仰给焉。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开封)。根本安稳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表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迁都洛阳的利与弊。(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二战后,日本、韩国、菲律宾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相继被纳入美国阵营,与美国联系日益紧密,其技术人才迁移美国的趋势也迅速加快。7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中国等国家改革开放的开始,几乎所有亚洲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全球化的大潮中,相应的,亚洲流向美国的技术人才也与日俱增。19491979年间,中国向美技术移民现象并不常见,但自1980之后迅速增多。到2000年,中

10、国、印度和菲律宾成为向美国输送科技人才数量最多的三个国家。摘编自梁茂信全球化视野下亚洲科技人才移民美国的历史透视材料二1990年代开始,中共中央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教育部先后设立了多项基金和奖励计划,先后资助或支持了两万多名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教育部与西部地区建立实质性合作机制,先后组织归国留学生赴西部从事学术、科研与创业活动,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中国政府大力投资和鼓励高新技术的发展,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一大批中国企业迅速崛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精英回国发展。至2018年,我国留学回国人数达5194万人,创历史新高。摘编自吴瑞君、陈程我国海外科技人才回流

11、趋势及引才政策创新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亚洲向美国技术移民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90年代以来,中国海外科技人才回流的主要特点及其作用。(1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表4 世界汽车发展简表时间历史事件1769年法国人居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1825年英国人嘉内制造了一辆蒸汽公共汽车,开始了世界上最早的公共汽车运营。1885年德国戴姆勒把汽油内燃机装在了木制自行车和四轮马车上,被后人称做是摩托车和汽车的初始;本茨成功研制世界公认的第一辆汽车,1886年1月29日申请了汽车发明的专利,这一日被公认为是世界

12、汽车的诞生日。1896年美国福特试制出第一台汽车。1914年福特汽车公司采用流水生产线技术生产汽车,成为全世界汽车厂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原型。此后不久,世界上的大部分汽车生产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占领了美国之外的世界市场的35%。20世纪8090年代80年代,汽车逐渐电子化、智能化。1990年,日本本田导航系统问世,无人驾驶汽车问世,激光、超声波、电视摄像机取代了人眼。 摘编自世界汽车百年历史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予以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2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8世纪法国的高等法院有着举足轻重

13、的政治地位,若法官们认为国王法令中存在弊端,可以拒绝注册并向国王呈交谏诤书。1765年,高等法院的法官甚至以集体辞职来抗议新增捐税。1771年,国王的新任司法大臣莫普进行改革,流放了原高等法院155名法官,建立新的最高法院;取消贵族买卖法官官职的制度,由国王任命法官;禁止收取诉讼酬金,由国家支付法官薪金,薪金高低取决于任职者是否一丝不苟的履行了职责。莫普改革打破了国王和高等法院既有斗争又相互妥协的模式。支持高等法院一方和政府改革派之间产生了激烈的舆论战,民众同时接受着双方的影响,形成既反贵族又反专制主义的思想。1774年,路易十六即位后,为了缓和危机,将莫普清除出政府,重建高等法院。但是,这场旧制度末年的改革仍被认为是“法国通往1789年的一个显著的标识点”。摘编自洪庆明莫普改革与法国旧制度末年的政治文化转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莫普改革的目的。(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莫普改革是“通往1789年的一个显著的标识点”。(6分)参考答案二、 选择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