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概括类试题

上传人:大江****尽 文档编号:182350852 上传时间:2021-05-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概括类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概括类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概括类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概括类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概括类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概括类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概括类试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07天 实用类文本阅读概括类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材料一;嫦娥五号探测器不仅要成功降落月球,更重要的是要实现月面采样、月面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再入返回地球等多个首创性的任务环节。作为此次任务的核心关键之一,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封装是最引人注目的环节。与其他国家实施的月球采样相比,嫦娥五号独具特色,既要实现采样效率的提升,又要考虑到面向未来的技术积累。具体来说,这种独特体现在着陆区的选择和工作方式上,比如说,这次着陆的月球正面西北部风暴洋地区,是过去还没有人类的探测器到达过的。首次月面采样,困难不少。月面采样装置是我国全新研制的,需要考虑飞行任务的困难以及探测器的测控、光照条件

2、、电源等各种约束因素。采样期间还要面临月面高温工作环境及其它不确定因素。完成月面工作后,嫦娥五号回家的旅程也是困难重重。第一道难关,就是首次月面起飞。在月面起飞,没有成熟完备的发射塔架,而且月球表面环境复杂,地月环境差异大。第二道难关是交会对接。上升器需要飞到月球轨道上,与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把采集到的月壤转移到返回器。而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不仅在我国尚属首次,而且也是人类航天史上的第一次。(摘编自望“嫦五”奔月盼“采样”首归,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5日)材料二:这是在嫦娥四号完成人类首次月背着陆后,时隔近两年中国航天器重返月球,也是人类探月活动中,40多年来首次去

3、月球挖取“岩石土壤”。嫦娥五号任务是一次高难度、高风险的深空探索之旅。但嫦娥五号任务的收获也将是惊人的。嫦娥五号的使命,可以看成是通过航天技术将来自月球的岩石土壤交到科学家手中的过程。对天文物理学家和行星科学家来说,嫦娥五号从月球挖回的物质,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了解月球的演变,甚至还能确定地球、火星和水星等行星表面的年代。与此同时,嫦娥五号任务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部曲的最终章,得以顺利完成,将意味着中国掌握了无人月球探测的最主要的基本技术,尤其是掌握从月球返回地球的技术能力,将为载人登月、月球科研站的设想进行技术探路和铺垫,奠定良好而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来自月球的一块小小石头,

4、包含着航天技术攻关和创新的努力,也是向航天强国建设迈出有力脚步的证明。在航天征途上,为梦想而努力奔跑的不只是嫦娥五号。毫无疑问,科技的发展,就是沿着一个个梦想的阶梯拾级而上,不断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摘编自沿着梦想的阶梯拾级而上,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5日)材料三: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批准立项以来,聚焦“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条龙”攻关攻坚,“一盘棋”协同推进,“一体化”迭代提升,实现了“六战六捷”。探月工程汇聚全国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技术的每一次突破、工程的每一步跨越,都是团结协作的结果,传承弘扬了中国航天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5、的优良传统和创新精神。在嫦娥五号任务实施中,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航天机构,都以不同方式表示祝贺和赞誉,并期待进一步合作。(摘编自嫦娥五号 创造五项中国首次,人民口报,2020年12月18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了要成功降落月球,嫦娥五号探测器还要完成多个首创性任务,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封装是最引人注目的核心关键环节。B嫦娥五号在还没有人类探测器到达过的月球正面西北部风暴洋地区着陆,可以提升采样效率,并实现面向未来的技术积累。C月面采样后,嫦娥五号上升器需要飞到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与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这是世界航天史上的首创。D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来的“岩石土

6、壤”可以帮助科学家准确地了解月球的演化过程,确定地球、水星等行星的形成年代。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五号的使命,可看作是通过航天技术,着重完成“绕、落、回”三步骤,并将来自月球的岩石土壤交到科学家手中的过程。B继嫦娥四号首次月背着陆后,嫦娥五号开启了高难度、高风险的深空探索之旅,这意味着中国的航天强国梦又向前迈进了一步。C嫦娥五号任务圆满完成,将意味着中国掌握了月球无人探测的最主要的基本技术,将为实现载人登月奠定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D在立项后的十余年间,中国探月工程始终目标明确,协同推进,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一些国家对此赞誉不绝,期待进一步合作。3科技工作者

7、们在中国探月工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有哪些?请简要概括。【答案】1D 2A3自主创新,攻克难关。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面采样、返回等多个环节中碰到重重困难,中国科技工作者们攻坚克难,完成多个“首创”。潜心追梦,目标明确。科技工作者们一直为梦想奔跑,中国探月工程聚焦“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目标。团结协作,追求突破。探月工程汇聚全国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团结协作的结果。【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形成年代”错误。原文材料二第2段的相关信息是“对天文物理学家和行星科学家来说,嫦娥五号从月球挖回的物质,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

8、了解月球的演变,甚至还能确定地球、火星和水星等行星表面的年代”,可见选项偷换概念,把“表面的年代”换成了“形成年代”。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提取筛选信息进行比较归纳的能力。A.“着重完成绕、落、回三步骤”错误。从原文材料二第2段看“与此同时,嫦娥五号任务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部曲的最终章,得以顺利完成,将意味着中国掌握了无人月球探测的最主要的基本技术”,可见文中时“ 绕、落、回三部曲的最终章”“尤其是掌握从月球返回地球的技术能力”可以得知,嫦娥五号着重完成的是“回”这一步骤。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理解要点、简要概括的能力。结合材料一的前两段及最后一段“嫦娥五号探测器不仅要成功降

9、落月球,更重要的是要实现月面采样、月面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再入返回地球等多个首创性的任务环节”“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封装是最引人注目的环节具体来说,这种独特体现是过去还没有人类的探测器到达过的”“而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不仅在我国尚属首次,而且也是人类航天史上的第一次”可见体现出自主创新的精神。结合材料一的第3、4段“首次月面采样,困难不少。需要考虑飞行任务的困难以及探测器的测控、光照条件、电源等各种约束因素。采样期间还要面临月面高温工作环境及其它不确定因素”“完成月面工作后,嫦娥五号回家的旅程也是困难重重”,可见科学工作者不畏艰难,勇敢顽强。结合材料二的结尾段以及材料三

10、的第1段“在航天征途上,为梦想而努力奔跑的不只是嫦娥五号。毫无疑问,科技的发展,就是沿着一个个梦想的阶梯拾级而上,不断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批准立项以来,聚焦的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实现了六战六捷”,可见体现了有目标和梦想并勇于追求。结合材料三“探月工程汇聚全国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技术的每一次突破、工程的每一步跨越,都是团结协作的结果,传承弘扬了中国航天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优良传统和创新精神”“在嫦娥五号任务实施中,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航天机构,都以不同方式表示祝贺和赞誉,并期待进一步合作”,得出具有团结合作的谨慎。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改革

11、开放以来,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已有8亿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超过欧洲44国家的人口总和。从2013年到2019年,我国每年减贫规模都在1000万人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9000多万,脱贫攻坚完成后将有1亿左右人口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可以说,这种大体量的脱贫规模,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25.5万个驻村工作队、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战斗在扶贫一线,带领群众攻破一个个贫困堡垒,筑起一道道防返贫堤坝,书写了新时代最动人的脱贫故事。(摘编自唯愿苍生

12、俱饱暖,光明日报2020年8月13日)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久前,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测,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年饥饿贫困人数新增约8300万,甚至可能新增1.32亿。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尽管我国粮食安全的“饭碗”已端稳,也有自信、有能力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然而,我国的粮食生产仍面临需求增长、资源约束、结构性矛盾等问题,隐忧仍在,必须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未雨绸缪。向“

13、舌尖上的浪费”说不,须形成有效的机制。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同时,还应在教育和宣传上,进一步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摘编自常莹对粮食还是要保持敬畏之心,光明日报2020年8月14日)材料三:在央视批评所谓大胃王吃播秀浪费严重,有的甚至吃了再把食物吐掉后,各平台迅速响应。8月12日,斗鱼回应:将积极响应中央相关号召,加强对之后的美食类直播内容审核,杜绝餐饮浪费行为,共创风清气朗的直播氛围。抖音、快手也回应:吃播内容有浪费粮食,或是以假吃、催吐等方式博眼球的行为,将予以删除作品、关停直

14、播、封禁账号等处罚。(摘编自澎湃网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推动“吃播”优胜劣汰)材料四:越来越多的报告证实饮食和碳排放的关系密不可分。总部位于挪威奥斯陆的非营利性组织EAT最近发布的报告称,不健康的饮食模式不仅增加了人类的疾病负担,与此相关的生产活动也正在挑战地球的承载极限,比如造成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前所长樊胜根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一次营养转型,从营养不足、饥饿到现在的超重、肥胖,各种慢性基础疾病,像心脏病、糖尿病、癌症它们大多都跟饮食有关系;我们吃的与我们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吃越多的肉就需要越多土地来生产粮食来喂养动物,而这里头,就有

15、一定的比例,是以砍伐热带雨林和森林为代价的,所以说,饮食上,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健康饮食对减排、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也同样重要,通过饮食转型可以获得健康和营养,也可以保护环境、延缓气候变化,这两个方向是一致的。(摘编自良食疫情之后,瞭望智库2020年8月18日)4下列对饥饿、贫困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脱贫的人口数量超过了欧洲44个国家的总人口,占同时期全球减贫人口的七成多,为世界脱贫减贫事业作出了贡献。B从2013年到2019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9000多万,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这种脱贫规模,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C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决策指导下,各地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深入扶贫一线,谱写了新时代脱贫事业的动人乐章。D联合国新近发布的报告认为,2020年全球新增饥饿贫困人口数量可能破亿,而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是重要原因。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到世界相当大数量人的粮食安全,这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我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隐忧仍在,必须未雨绸缪。B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惊人,我国虽有能力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但我国粮食生产仍面临着诸如需求增长、资源约束等问题。C网络平台的美食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