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课件

上传人:石磨 文档编号:182308001 上传时间:2021-05-1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5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1,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第二课时),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2,思考!,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分解后的最终产物是什么?,分别是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葡萄糖,酶,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3,酶的概念:,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少数的酶是RN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 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又称生物催化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4,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5,实验要点,1、制备浆糊:取淀粉,加清水,搅拌,煮沸,冷却。,2、收集唾液:清水嗽口后,取自然流下的唾液(不是咳出来的痰)1mL,再加1mL清水配成溶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6,1,2,3,4,加入唾

2、液和清水进行对照,4、放入37C恒温水浴加热,5、加入碘液观察颜色 变化并记录,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7,现象分析,结论: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8,实验原理:,1.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质:是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过程,注: 本实验只能证明它有分解作用,但不能 验证分解后的产物是 麦芽糖 。 淀粉是否已完全分解,可用 碘液 检验, 因为淀粉遇 碘 能变 蓝色 。,2. 设置对照组实验的目的:,为了证明 唾液淀粉酶 具有消化作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9,控制实验变量因素,1.(2支试管加入的)淀粉糊的量(4mL) 注入的清水和唾液的量(2mL) 所处的水

3、温(37)(水浴法保温),实验成功的关键,进行对照实验的关键是要控制好变量 。本活动对照组的自变量是有或没有 唾液淀粉酶 ,那么其他的量都必须 完全一致 ,包括 淀粉的量、清水和唾液溶液的量、保温用的温度与时间。,注: 本实验方法属于对照实验法, 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10,思考!, 4:酶在细胞内产生,在细胞外有催化 作用吗?在生物体外有催化作用吗?, 1:作为生物催化剂,它与无机催化 剂相比,哪个效率更高?, 2:一种酶能催化所有反应吗?, 3:酶的催化作用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11,演示实验,1.比较过氧化氢酶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效率,结论

4、:,酶的催化活性极高,具有高效性,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12,2. 比较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结论:,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13,3.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淀粉遇碘形成蓝色化合物。淀粉酶 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 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 形成蓝色化合物。,实验原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14,不变蓝,变蓝,变蓝,结论:在最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15,发散思维:,2、人在发烧时,为什么会食欲不振?,1、为什么浆糊要冷却后使用,根据我们的实验情况,最好冷却至

5、多少度?,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16,最适pH,结论:,4.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在最适宜pH下,酶的活性最高, 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17,发散思维:,随同食物咽入胃中的唾液还能在胃中消化淀粉吗?,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18,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19,简答题:,加酶洗衣粉中一般含有蛋白酶,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能够很好地除去衣物上的 奶渍和血渍? (2)使用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要用温水? (3)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不宜用来洗涤下列哪类 衣料?( ) A 化纤 B 纯毛 C 纯棉 D 真丝 (4)为了更好地除去衣物上的油渍,在洗衣粉中 还可

6、以加入什么酶?,B,脂肪酶,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20,总结!,酶的特性,酶的高效性,酶的专一性,酶需要适宜的条件: 温度、pH,酶的多样性,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21,小结,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消化食物,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胃腺、 肠腺,(淀粉酶),(多种酶),(没有消化酶),(蛋白酶),(多种酶),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22,课堂练习:,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唾液 淀粉酶能够将淀粉消化为_,淀粉 已被消化的标志是_。 酶是_制造的具有_能力的 _。人体中的酶在温度为_时催化 能力

7、最强。 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这说明 酶具有 ( ) 专一性 B. 高效性 C. 敏感性 D. 都不是,麦芽糖,加碘液不显蓝色,活细胞,催化,蛋白质,37,A,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23,图4-21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过程 请仔细阅读图示说明,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结果显示_试管中的浆糊变蓝色 (填“A”或“B”)。 另一支试管内的物质不变蓝色的原因是 _。,B,淀粉已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了,思考: 淀粉在人体内是如何被消化的?,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 口腔) (小肠)(麦芽糖酶),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24,5.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的特点,其活性受温度和pH

8、等因素影响。氯化铁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其溶液能 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肝脏组织细胞中也有一种能催 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酶。为了研究生物酶和无机催化 剂的催化效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以下是该 实验的几个步骤:(反应为2H2O2=2H2O+O2 ) 向2号试管内滴入几滴FeCl3溶液,作为对照。 将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分别放在1、2号试管的 管口,仔细观察,发现1号试管的卫生香燃烧猛烈。 取两只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并且注入10mL质量 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轻轻振荡这两只试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 发现1号试管的气泡多且最先产生。 取豌豆大小的新鲜肝脏,放在培养皿中迅速剪碎 并投入到1号试管中。 请根据实验原理,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 B. C. D. 该实验主要证明了酶具有_的特性。,D,高效性,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二,25,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