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229836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8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长春市十一高中 2012-2013 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 史 试 题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分钟。第 卷 (选择题 共 48 分)本卷共 32 小题,每小题 1.5 分,计 48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 “家天下 ”与“公天

2、下”共存2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B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C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 D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3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化的东西,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 )A商业征服 B宗教皈依 C财富侵蚀 D文化同化4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职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

3、之的理念,那就是 ( )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解决好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5 全球通史:“最终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材料所说的“这一制度”是指 ( )A太学制度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6 “史实” 、 “史论” 、 “史识” 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

4、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7 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 ( )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 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C削弱了君

5、权,突出了臣下的作用 D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8据南台备要记载:“ 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9明成祖时, “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

6、法定决策机构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10 清徐栋 牧令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 ”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 ( )A宰相制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B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C县官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D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11清代有学者说:“天子建国,则诸侯于国为大宗,对天子而言则为小宗。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说明了 ( )A清王朝继续推行宗法制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辅相成C宗法制以分封制为基础 D天子行使大小宗双重权力12清雍正年间,军机

7、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13墨子说:“今也,农夫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14中国古代的“

8、城市”是由:“城” (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 “市” (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中国古代的城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数量相当多,遍及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由此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 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 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商业贸易A B C D1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 18401842 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 18561860 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 。这三次战争的

9、共同之处是 ( )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16 史记有河渠书 , 汉书有沟洫志 ,主要针对黄河患害的严重而写的。但是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学者归因于黄河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篇章。请问这一时期黄河安流的原因最可能是( )A黄河中游西侧多属胡人居处,变农为牧B北方胡人政权重用汉人,不乏水利专家C黄河中游西侧农业大为进步,水利发达D北方朝廷政治清明,治理黄河成效显著17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 200 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

10、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 )A “重农抑商”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18中国的瓷器以其巧夺天工的工艺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中世纪以来,欧洲兴起了一股收藏中国瓷器的热潮。下列是欧洲某收藏家的三个典型藏品,请判断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不早于中国的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9 “因 丝绸之利日扩 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

11、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范B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与发展C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D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20 1656 年,清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 ,并“不许片帆入口” ,同时颁布了“迁海令” ,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 )A打击了中国航海业 B丧失了外贸主动权C影响了商民的收入 D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21有人说:“中国如无一九三五年之币制改革,决不能有一九三七年之抗战。 ”以下与法币政策制定的背景相关的是 ( )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的需要日本侵略中国的威

12、胁 实行金融银本位制的需要A B C D22下表为近代不同时期在华投资总额最多的国家的相关数据统计。对其解读正确是( )时间 1840-1895 1895-1911 1911-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5-1949国家 英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美国 美国险额(万元) 8026 33955 69627 11969 262096 4791占列强对华投资比重825% 281% 442% 373% 755% 681%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日、美在华势力的消长B列强对华投资总体呈下降趋势C列强投资缓解了中国民族工业资金短缺问题D美国对华投资始终占重要地位23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臣交祸之据,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绵祸八十年臣窃观近世万国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由来,迹其乱祸虽无道已甚,而时势所趋,民风所动,大波翻澜,回易大地,深可畏也。 ”下列各项,符合康有为本意的是 ( ) 认为万国行立宪之政是世界潮流 认为用革命暴力来改变政治制度会引发祸端 认为法国革命推动了各国的政治改革 认为君主专制的官僚体制导致君臣交祸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