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课件

上传人:石磨 文档编号:182290243 上传时间:2021-05-1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1,第三章 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本章的主要内容 一、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概述 二、医院管理法律制度 三、个体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2,有关法律法规,1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2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3 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3,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4,个体医疗机构(门诊部),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5,东莞东华医院(中外合资医院),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6,社区医疗机构(社区医生),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7,第一节 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概述,一、医疗机构的概念和类别 (一)概念 医疗机构

2、是指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保护人身健康为宗旨,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社会组织。,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8,(二)医疗机构类别,1、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 2、妇幼保健院; 3、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 4、疗养院; 5、综合门诊部、专科门诊部、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部、民族医门市部;,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9,(二)医疗机构类别,6、诊所; 7、村卫生室; 8、急救中心; 9、临床检验中心; 10、专科医院防治院; 11、护理院; 12、其他。,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10,二、医疗机构的规划和审批,(一)医疗机构的规划

3、1、规划主体和依据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区域内的人口、医疗资源、医疗需求和现有医疗机构的分布状况,制定本地区医疗机构的设置规划,经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发布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11,2、设置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 2)整体效益原则; 3)可及性原则; 4)分级原则; 5)公有制主导原则; 6)中西医并重原则,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12,(二)医疗机构的审批,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并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方可向有关部门办理其他手续。,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13,三、医疗机构的登记和执业,(一)登记 医疗机构开业必须登记,

4、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由批准其设置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14,三、医疗机构的登记和执业,登记的内容 1)名称、地址、主要负责人; 2)所有制形式; 3)诊疗科目、床位; 4)注册资金。,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15,某市医疗机构登记申报材料 1、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或者设置医疗机构备案回执; 2、医疗机构用房房产证明或者使用证明; 3、医疗建筑设计平面图; 4、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 出具的验资证明、资产评估报告; 5、医疗机构规章制度; 6、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名录和有关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复印件;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报告 表; 8、医疗机构主要仪器设备

5、名录清单; 9、申请门诊部、诊所、卫生室(所),还应当提交附药房 (柜的药品种类清单、卫生技术人员名录和有关资格证、 执业证书复印件,以及仪器设备名录清单。,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16,医疗机构歇业,必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有变更的则要进行变更登记。床位不满100张的医疗机构,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每年校验1次;其他的则三年校验一次。,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17,(二)执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为内部职工服务的医疗机构未经许可和变更登记不得向社会开放。,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18,(二)执业,医疗机构执业,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规范;按照

6、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19,2005年9月12日9时25分,北京市某区卫生局与卫生监督现场检查某中医医院时发现: 中医诊室王某,从事中医诊疗活动,无医师执业证书。杨某,湖北省卫生厅发放医师资格证书(2005年7月),无医师执业证书,为住院病人开具“肽素50mg”处方1张。陈某,医师注册执业类别公共卫生,执业范围公共卫生专业,在病房收治住院病人,该医师提供的职称证书为主治中医师(太原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1988年核发),太原市中医医院证明1976-1993年该同志一直从事中医临床治疗工作。,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

7、),20,张某,医师注册执业类别临床,执业范围精神卫生专业,检察时在内科应诊,现场无就诊病人,由于无从事内科诊疗活动的证据(病人就诊登记及处方等),无法认定该医师为超执业范围执业。星某职称为放射技士,其B超登记本上有诊断登记,但无出具B超诊断报告的证据,不能认定为超范围执业。2005年9月21日汇同药监部门检查该医院时发现,中医诊室范某,医师注册执业类别中医,执业范围中医专业,开具治疗肿瘤的西医处方1张,其他西医处方3张。 2005年9月16日予以立案。,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2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22,下列医疗广告是否合法,医疗广告使用消费者患者专家的名

8、义和形象作证明 以某某博士的名义作广告 使用推荐语进行宣传 用义诊的名义作广告 涉及疗效的广告,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23,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24,14日,北京市药监局发布了对本市16家主要报纸类媒体发布的医疗器械广告的监测结果,擅自篡改审批内容的广告占到违规广告总数的83.1。本次共监测到违规发布的医疗器械广告83次,涉及7种医疗器械产品。从广告发布情况上看,违规行为包括擅自篡改广告审批内容和未经审批擅自发布广告。擅自篡改审批内容广告占违规广告总数的83.1,未经审批擅自发布的广告占违规广告总数的16.9。市药监局已将上述违规情况移交市工商局核查处理。,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

9、2),25,四、医疗广告管理,(一)基本法律规定 医疗广告必须真实、健康、科学、准确,不得以任何形式欺骗或误导公众,内容仅限于医疗机构名称、诊疗地点、从业医生姓名、技术职称、服务商标、诊疗时间、诊疗科目、诊疗方法、通迅方式等。,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26,(二)医疗广告中禁止出现的内容,1、有淫秽、迷信、荒诞语言文字、画面的; 2、贬低他人的; 3、保证治愈或者隐含保证治愈的; 4、宣传治愈率、有效率等诊疗效果的;,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27,(二)医疗广告中禁止出现的内容,5、利用患者或者其他医疗权威机构、人员和医生名义、形象或者其他使用其推荐语言进行宣传的; 6、冠以祖传秘方或

10、者名医传授等内容的;,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28,(二)医疗广告中禁止出现的内容,7、单纯以一般通信方式诊疗疾病的; 8、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不宜进行广告宣传的诊疗方法; 9、违反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29,第二节 医院管理的法律规定,一、医院的概念和任务 (一)概念 医院是拥有一定数量的床位设施,具备相应的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通过医务人员的集体协作,对住院病人或门诊病人实行诊疗活动,达到防病治病、保障人体健康的医疗机构。,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30,(二)任务,1、医疗; 2、教学; 3、科研; 4、预防保健。,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31,二

11、、医院的分级管理,(一)医院基本标准 是指各级医院必须达到的必备条件和最低要求。 包括: 1)医院规模; 2)医院功能和任务; 3)医院管理;,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32,(一)医院基本标准,4)质量管理; 5)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建设; 6)医院安全; 7)医院环境。,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33,(二)医院分级标准,医院分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级别。 一、二级医院各分为甲、乙、丙三等,三级医院分特、甲、乙、丙四等。,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34,1、一级医院 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属于初级卫生保健机构。,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

12、),35,2、二级医院 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36,3、三级医院 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的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医学教学、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37,第三节 个体医疗机构管理法律规定,一、个体医疗机构的性质 个体医疗机构是指个体开业行医者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开办的门诊所、病房、康复医院或医院。,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38,二、开业资格,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行医。,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

13、),39,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及时注销注册,1、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2、受刑事处罚的; 3、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 4、依照执业医师有关规定,定期考核不合格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 5、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二年的; 6、有国务院和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2),40,黑龙江省医疗机构管理办法规定,城市(含县城)的个体接生诊所、非公立医疗机构聘用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等五类医疗机构不得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 这五类医疗机构具体为:有国家规定不予登记情形的;医疗机构用房与居民共同使用同一通道的;不具备专科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肿瘤、精神、传染、结 核科的;非公立医疗机构聘用在职卫生技术人员,聘用男性超过70周岁、女性超过65周岁的人员进行诊疗活动的;城市(含县城)的个体接生诊所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