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课件

上传人:石磨 文档编号:182290236 上传时间:2021-05-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1,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定职责,内容: 1、在传染病预防中的职责 2、在疫情报告中的职责 3、在疫情控制中的职责,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2,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预防中的职责,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3,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预防中的职责,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

2、术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医疗机构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因输入血液、使用血液制品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4,医疗机构在疫情报告中的职责,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5,医疗机构在疫情控制中的职责,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

3、时,应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对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则末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者,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6,医疗机构在疫情控制中的职责,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对患甲类

4、传染病、炭疽死亡者,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对患其他传染病死亡者,必要时,应当将尸体处理后火化或者按照规定深埋。 为了查找传染病病因,医疗机构在必要时可以按照国务院卫生政部门的规定,对传染病病人尸体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进行解剖查验,并告知死者家属。,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7,医疗机构在医疗救治中的职责,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没计和服务流程应当符合预防传染病和防止医院感染的要求。 按照规定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用后予以销毁。 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 医疗机构应

5、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书写病历汜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8,医疗机构在医疗救治中的职责,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 医疗机构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开管理。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开展标本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做好院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做好传染病病人和中

6、毒病人的报告。对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引起身体伤害的病人,任何医疗机构不得拒绝接诊。,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9,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律责任,医疗机构违反相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子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10,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律责任,1、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的;

7、2、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隐瞒、谎报传染病疫情的; 3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按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转诊的,或者拒绝接受转诊的; 4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的;,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11,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律责任,5未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或者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未予销毁,再次使用的; 6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保管医学汜录资料的: 7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12,内容: 1

8、、基本要求 2、预检分诊病种的选择 3、预检分诊的基本做法,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13,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的基本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具体负责本医疗机构传染病的分诊工作,并对本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14,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的基本要求,没有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 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诊点应当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诊点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

9、废物。,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15,传染病预检分诊病种的选择,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医疗机构应当在接到卫生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16,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工作的基本做法,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

10、的预检。 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医疗机构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17,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工作的基本做法,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将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18,传染病疫情报告,内容: 1、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 2、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3、

11、报告范围 4、报告技术要求 5、报告顺序、方式 6、报告时限 7、数据管理 8、信息系统安全,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19,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职责,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包括报告卡和总登汜簿的填写、疫情收报、核对、自查、奖惩等。 2、执行首诊负责制,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20,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职责,3、建立或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配备必要的设备,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接报告。 4、对医生和实习生进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 5配合疾病预防

12、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样。,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21,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22,报告范围,甲类、乙类及丙类传染病。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包括可能构成或已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其报告标准详见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

13、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23,报告技术要求,传染病报告卡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 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类。其中,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 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24,报告程序与方式,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现场调查人员填写报告卡;采供血机构发现HIV两次

14、初筛阳性检测结果也应填写报告卡。 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收集和报告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信息。 军队医疗卫生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时,发现传染病应向属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25,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

15、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24小时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单位于24小时内寄送出报告卡,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26,报告时限,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要同时进行网络直报。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的专业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在

16、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27,报告数据管理,审核: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 订正: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对报告的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排除或确诊。,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28,报告数据管理,补报:责任报告单位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及时补报。 查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每日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删除。 记录的保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3年。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其传染病报告卡由收卡单位保存,原报告单位必须进行登记备案。,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中的法定职责,29,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信息报告系统使用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发现账号、密码已泄露或被盗用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码,同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信息查询、使用制度,未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