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三阶段检测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82263929 上传时间:2021-05-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第三阶段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第三阶段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第三阶段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第三阶段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第三阶段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第三阶段检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1-2012 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C-12 O16 N-14 K-39 Mn-55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选 项) 题号12345678910 选项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选项 1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的 2. 1991 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元素的相 对原子质量新值

2、。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49,相对原子质量为 115,则铟原子的核 外电子数为( ) A.115 B.66 C. 49 D.164 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氯的元素符号:cL B2 个氢原子:H2 C氧化铝:AlO D镁离子:Mg2+ 4 对以下三个化学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 CO2 点燃 CO2 4P5O2 点燃 2P2O5 CH42O2 点燃 CO22H2O A反应物均是单质 B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C生成物均是气体 D反应时均产生蓝色火焰 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KMnO4 CH2SO4 DMgO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B.二氧化

3、碳是 2 个碳原子和 1 个氧原子组成的 C.一个氢气分子是由 2 个氢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7. “农夫山泉”矿泉水瓶的标签上印有如下字样:Ca4.0/L Mg0.5/L K0.35/L Na0.8/L 等,这里的 Ca、Mg、K、Na 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离子 8右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 2 个电子层 B.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是阳离子 D.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 9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 C

4、.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 10右上图形象地表示了 A.与 B.反应生成 C.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 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212 B.122 C.111 D.223 11下列关于 H2SO4、H2O、H2等三种物质分子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氢气 B.都含有氢原子 C.都含有氢分子 D.都含有氢元素 12.某氮的氧化物中,N 和 O 的质量比为 7:20,此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 A、N2O3 B、N2O5 C、NO2 D、N2O 13. 2007 年 10 月 24 日,

5、我国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 1 号”送上 月球轨道,其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质子数为 2,中子数为 1 的原子)资 源。下列氦3 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Mg+O2MgO2 B4P+5O22P2O5 C2H2O = 2H2+ O2 DFe+O2Fe3O4 15.“伐薪烧炭南山中”是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 “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 A.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B.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C.两者都是物理变化 D.两者都是化学变化 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6、A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剂 B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C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D氢气用于充填探空气球 17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两万块钛(Ti)金属板。下列 关于钛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Ti 可以表示钛元素,也可以表示 1 个钛原子,还可以表示钛单质 BTiO2中含有氧分子 CCa TiO2属于氧化物 DTi 原子核内有 22 个质子,则 Ti3+核外有 25 个电子 18工业酒精中常含有甲醇(CH3OH),误食后会使人眼睛失明,甚至死亡。下 列有关甲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甲醇分子中共有 5 个原子 C甲醇由甲醇分子构成 D甲醇中碳

7、、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1:4 19如下图所示:3 个甲分子与 1 个乙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丙分子。根据图示所得 信息正确的是( ) A物质甲的化学式为 H6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化学反应中,分子是最小的微粒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0. 金刚石、石墨、木炭和 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有关碳的单质叙述 正确的是( ) A都是黑色固体 B.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了二氧化碳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 8 小题,除化学方程式 2 分外,其余每空 1 分,共 35 分) 1. (毎空 1 分,共 7 分)用化学符

8、号和数字表示: (1)3 个磷原子_;(2)2 个氮气分子_; (3)n 个氢氧根离子 _; (4) 氯化钠 ;(5)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 (6)请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意义: 2Cl Mg2+ ; 2(毎空 1 分,共 5 分)通过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等 粒子构成的。请在右图方框中填写粒子名称,表示各种粒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 3(毎空 1 分,共 5 分)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 填在相应的横线上:aCa2+ bNO2 c2NO dError!O e2SO42-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是 。 (3)表示

9、元素化合价的是 。 (4)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 (5)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的是 。 4. (毎空 1 分,共 4 分)2008 年 9 月 25 日我国已成功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飞 船,所用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化学式为 NH4ClO4)的混合物。发射时, 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氯酸铵发生下列反应: 2NH4ClO4N2+Cl2+2O2+4X。请回答下列问题: 高温 = = (1)NH4ClO4中氯的化合价为 。 (2)该反应属于基本类型中的 反 应。 (3)X 的化学式是 。你推断 X 的化学式的依据是 ; 5. (毎空 1 分,共 4 分)杨凌农科城使用的某种无土栽培营养

10、液中含有硝酸钾。 硝酸钾受热易分解,发生的反应是: KNO3 = KNO2+O2 (1)在上面方框中填上化学计量数。 (2)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最外层有 个电子。 (3)根据 KNO3的性质推测,其贮存方法应为 6(毎空 1 分,化学方程式 2 分,共 3 分)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 前后分子的变化。其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则: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示意图说明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7. (毎空 1 分,共 5 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但是在某些 娱 乐场所,还有人服用俗称摇头丸的毒品。该毒品能使人手舞足

11、蹈,呈癫狂状态, 严 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有一种“摇头丸”的化学式为 C12H xO2N,相对分 子质量为 209。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由 种元素组成,它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氢原子 个,氮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为 。 (3)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8(毎空 1 分,共 2 分)如图是画家用碳墨绘画的我国明朝诗于谦石灰吟的 国画,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 白在人间”。试回答: (1)该字画能够保存多年而不变色,原因是 _。 (2)诗句中“千锤万凿出深山”所体现物质

12、的变化是_变化; 三、实验及探究题(每 1 小题 8 分,第 2 小题 7 分,化学方程式 2 分,共 15 分) 1.(8 分)下图是实验室中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比较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 最好选用方法是_(填序号) (4)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 2NO+O2=2NO2,则收集 一氧化氮气体时能用的装置是(填装置序号)_。 2. (共 7 分

13、)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按下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 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2 分)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分子种类 分子数目 元素种类 物质种类 (2)下列实验设计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2 分) A B C D (3)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 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 偏转(填“左”或“右”)。该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填“遵守”或“不遵守”)。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 四、计算和分析(10 分) 解决问题常面临着方法的选择,面对不同的结果我们应继续探索。为得知 15.8 g

14、高锰酸钾完全分解能产生多少克氧气,小柯与小妍分别采取了以下方法: 小柯:实验测定法小妍:计算法 小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 15.8g 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得到 氧气 1300 ml 解: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即为反应得 到氧气的质量:15.8g40.5%=6.4g 答:15.8g 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产生氧气 沙子 白磷 玻璃棒 铁钉 硫酸铜溶液 锌 稀硫酸 气球 石灰石 稀盐酸 6.4g。 请回答: (1)在本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 1.4l0-3gmL,则由小柯的测量结果可算出 15.8 g 高锰酸钾分解后所产生的氧气质量为 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 分) (2)大家经过讨论,认为小妍的计算

15、方法明显错误,本题不能采用该方法计算氧气 质量的一项理由是 。(2 分) A高锰酸钾中含氧元素 B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含氧元素 C氧气中含氧元 素 (3)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15.8 g 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所产生的氧气质量。(6 分) 附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选项BCDBDBAABA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选项BCDBACADBC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 8 小题,除化学方程式 2 分外,其余每空 1 分,共 35 分) 1. (1)3P(2)2N2 (3)nOH-;(4) NaCl(5)Error!O (6)两个氯原子 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2略 3(1)c(2)a(3)d (4)e(5)b 4.(1)+7 (2)分解 (3)H2O 质量守恒定律 5.(1) 2 2 (2)6 (3)低温贮存 6.(1) 2COO2 点燃 2CO2 (2) 分子的分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7.(1)4 纯净物 (2) 19 6.7% (3)9:2 8.(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2)物理变化 三、实验探究题 1.(1)试管 集气瓶 (2)B ,C 或 E 2H2O2 = 2H2 O + O2 (3) E 2.(1) (2)D (3)右 遵守 反应有气体生成 四、计算和分析 (1)1.8g (2)B (3)1.6g Mn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