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226119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吉林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吉林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 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春外国语学校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12 月)月考语文试题出题人:付荣 审题人 :尹玲惠一、积累运用(20 分,每题 2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浅尝辄止 信誓旦旦 夹袄(ji ) 殒身不恤( x )B义愤填膺 开成布公 载(zi)笑载言 混混沌沌( hn)C夙兴夜寐 没精打采 偃旗息鼓(yn ) 梵婀玲(fn)D责无旁待 繁芜丛杂 估量(ling) 蓊蓊郁郁( wn)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英国是一个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国家,它的君主是世袭的,但议会并没给他过多的_,国家的一切决定都要经过漫长的协商。在经济利益多元化

2、的今天,党的高级干部如若不时刻保持警惕,就容易 _为腐败分子。这几天我_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A权利 退化 常常 B权力 蜕化 常常C权利 蜕化 往往 D权力 退化 往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B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到基层当村官,是去接受锻炼和发挥聪明才智的,是要靠自己的才能创造业绩的,这与古人的终南捷径大相径庭。C事故的隐患已经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大祸。 D虽说鼓励会催人奋进,但我们要注意奖有所出;对于某些不虞之誉,我们要冷静看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

3、项是 ( )A当前学术界有一种好虚荣爱作假的风气,浮躁的人很多,而脚踏实地搞研究的人不多,肖传国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B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经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分成的阶段,并已开始向科学技术工作者身上倾斜。C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D北大招生办公室公布的 2012 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办法明确,获得推荐的高中生须“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晨间听蝉,想其高洁。 , ,

4、 , , , 。蝉亦是禅。 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 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 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 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 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A B C D 6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雪霏霏 雨:动词,下B体无咎言 咎:责怪 C如怨如慕 慕:想念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识其本名7下列两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孰能讥之乎 B.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C. 所以游目骋怀 D.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

5、冢也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 )A正襟危坐 B舞幽壑之潜蛟C足以极视听之娱 D当其欣于所遇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于是余有叹焉C羽化而登仙D放浪形骸之外 10列各句,与“何为其然也”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 )A.而今安在哉 B.客有吹洞箫者C.渺渺兮予怀 D.其孰能讥之乎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4 分)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

6、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

7、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11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2 分)A. 予乃摄衣而上 摄: 提 B. 披蒙茸 披:覆盖C. 予亦悄然而悲 悄然:忧愁的样子。 D. 予亦惊寤 寤:醒12. 下列两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A. 仰见明月,顾而乐之 B. 曾日月之几何顾安所得酒乎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C. 归而谋诸妇 D.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或取诸怀抱 吾与子之所共适1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苏轼秋天写完赤壁赋三

8、个月后,情犹未尽,又在初冬写了这篇后赤壁赋。 后赤壁赋写的也是月夜游赤壁,但描绘的不再是明月,而是山间草木,景色也由清幽转为峭拔。B.“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既指出了两次游赤壁景色变化的巨大,也隐伏着日月如梭,世事多变,人生坎坷艰难的伤感。C. 后赤壁赋中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 、 “不答” 、 “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D.前赋以记叙、描写为主,写奇景以抒怀,更像一篇游记。后赋则说理谈玄,愈悲愤于旷达,结尾以浪漫的梦境收束全文。14翻译画线句子(每小题 4 分,共 8 分)(1)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

9、,将归于临皋。(2)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二)古代诗歌阅读(10 分)于中好 纳兰性德独背残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 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15词的上阕景物描写十分精妙,请简要分析。(6 分)16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 分)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总角之宴, ,信誓旦旦, 。 (诗经氓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 (王羲之兰亭集序)(3)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4)舞幽壑之潜蛟, 。 (苏轼赤壁赋 )

10、(5) ,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6)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7)昔我往矣,_。_ ,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三、文学作品阅读(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文赤壁朱增泉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

11、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 、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 ,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

12、可复识矣” 。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 、 前赤壁赋 、 后赤壁赋 。当时朝廷任命他为“团练副使” 。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 ,真是阴差阳错。 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 。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 。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 ,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 “而今安在哉”?于是, “苏子愀然” ,扣舷而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 ,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