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225899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吉林省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吉林省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吉林省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吉林省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姓名 班级 学号 考号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科试卷出题人:张莹 审题人:董宇红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1 诗经大田诗的大意是:“乌云遮满了半天,井田上润遍了雨点,这场旱的甘霖啊!多多洒上我的私田。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当时在井田之外出现了私田 B、奴隶主贵族十分关心私田的收成C、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开始动摇 D、封建土地私有制完全确立2. 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勤奋劳作,努力耕织 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英勇善战,争立军功 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A B

2、 C D 3.一般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其最主要的依据是A废井田,开阡陌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4. 下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与民族融合无关的是 A “诏断北语,一从正音” B 制定官员的俸禄制 C 颁布均田令 D 迁都洛阳5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6.“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仲淹字希文)。”这首流行于

3、北宋东京的歌谣反映了 A范仲淹等人推行的“庆历新政”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B“庆历新政”取得了成功 C“庆历新政”推行期间,京城相当平静 D“庆历新政”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 7.假设你生活在宋神宗熙宁三年,若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被录取 A背诵诗赋词章 B学习“四书五经”C联系实际,学习经义策论 D依靠“恩荫” 8.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实行的“更戍法”带来的弊端的措施是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设军器监 9. 北宋中期, “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地主兼并土地

4、,隐瞒田产,逃避税收A. B. C. D10. 王安石变法中,既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又使国家收入增加的措施是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募役法 D市易法 11. 基于“ 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12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 1861 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 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

5、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131856 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 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141872 年,东京横滨铁路通车,这反映了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政策是A “文明开化”政策 B“殖产兴业”政策C扶植私人资本主义的政策 D强化军事改革的政策1519 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天皇不满自己的傀儡地位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

6、并得到发展 C农民不堪忍受幕府的残酷剥削 D大名、武士不满将军的独裁统治 16在 1889 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下列规定中,具有封建性特点的是 A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 B天皇不得以诏令改变法律C天皇是军队的统帅 D臣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基本人权 17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A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B国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特权资本家18.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向了“脱亚入欧”的道路,在经济方面既吸收了西方文明成果,又兼日本特色。与同一时期的西方经

7、济相比,日本经济的特色是 A政府干预经济,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B采用近代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工商业 C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 D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19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A “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 “殖产兴业 ” D “文明开化”2019 世纪 80 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 , “其弊害大不可测” ,进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

8、善私人投资环境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谋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成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临川先生文集材料二臣(司马光)向曾上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膏,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先宜变更。”续通鉴长编材料三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

9、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之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诸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于百姓者,可以一旦而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历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可反矣。日知录请回答:(10 分)(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双方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主张和理由是什么?(3 分)(2)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要关心“民”之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5 分)(3)材料三的观点与材料二比较,有何相同和区别?(2 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 分)材料一 列宁在谈到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指出:“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

10、辱。”据列宁全集材料二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请回答:(15 分)(1 )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作简要说明。(6 分)(2 )上述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何局限?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改革?(3 分)(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奴制改革的认识。 (6 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 分)材料一 柏利(率美国军舰)在 1853 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

11、道的唯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摘自(美国)帕尔默科尔顿近代世界史材料二 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巡访了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邮政诸会社”,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以劝业寮为中心,在各地设立官营模范工场,推行振兴国产化企业,扶植民业的政策。摘自(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

12、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 1875-1876 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 1890 年的 3000 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 20 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摘自(英国)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请回答:(15 分)(1 )材料一中“许多潜在的盟友 ”指的是日本社会中的哪些人? “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学习西方”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13、?(4 分)(2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提练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情况。 (8 分)(3 )指出明治时代的日本西化给日本社会带来的重要影响(3 分)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答题卡一 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道小题。21 题 10 分、22 题 15 分、23 题 15 分,共 40 分)21、请回答:(1 )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双方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主张和理由是什么?(3 分)(2)材料一与材料二都

14、谈到要关心“民”之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5 分)(3)材料三的观点与材料二比较,有何相同和区别?(2 分)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号22、请回答(1 )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作简要说明。 (6 分)(2 )上述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何局限?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改革?(3 分)(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奴制改革的认识。 (6 分)23、请回答:(1 )材料一中“许多潜在的盟友 ”指的是日本社会中的哪些人? “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 “学习西方”的直接目的是什么?(4 分)(2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提练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情况。 (8 分)(3 )指出明治时代的日本西化给日本社会带来的重要影响(3 分)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答题卡一 选择题(本题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