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蜀相课件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82251370 上传时间:2021-05-1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蜀相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初中语文蜀相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初中语文蜀相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初中语文蜀相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初中语文蜀相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蜀相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蜀相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内容鉴赏 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空”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分析探究】“自”“空”二字极为传情: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因游人行踪难至;黄鹂隔叶鸣,不过空作好音因诗人无心倾听。自然之恒久,与世事之多变、人生之不永暗相对照。,2.诗题为“蜀相”应重在写人,为何用一半的笔墨写祠堂的景色? 【分析探究】写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位置诗人运用特写的镜头:由远及近、由外到内抓拍了诸葛祠的一幅乐景哀情的画面,见满院芳草萋萋,闻娇莺婉转鸣啼,却没有人来赏玩,突出了环境的无限荒凉之色,诗人寂寞之心的难言。同时也彰显英雄长逝、遗迹荒废的景象。虽极力渲染祠堂的安谧肃

2、穆的气氛,但字里行间却寄寓了诗人吊古心思的急切,对英雄的敬仰、缅怀、崇敬爱戴之情。同时塑造诸葛亮的高大正直的英雄形象。,3.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的怎样的感慨? 【分析探究】一方面是仰慕诸葛亮非凡的才干和功业,有自叹不如的感慨,也有希望当朝能出现类似的英雄来平定天下的愿望。另一方面由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英雄功业难就联想到了自己壮志未酬、一生潦倒的人生际遇。,4.全诗是如何联系自身,表达忧愤之情的? 【分析探究】杜甫一生,是在“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与“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冷酷现实的尖锐矛盾中度过的,对于历史上诸葛亮这位“

3、伯仲伊尹”“功盖三分”的政治家,最后仍不能灭魏吞吴中兴汉室,很有感触;把诸葛亮、刘备君臣相遇和自己不为时用的境遇相比较,更生嗟惋忧愤。,二、思想主旨 这是一首凭吊古迹、颂扬诸葛亮的咏史诗,脍炙人口,感人至深。作者在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之余,也为诸葛亮的壮志未酬而惋惜,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巨大的痛苦。,三、艺术鉴赏 1.借景物描写,抒自己情怀。 诗的前四句,描写祠堂之景,在描写中流露出同样是忠君爱国的杜甫对于诸葛亮的深切仰慕之情。首联两句,写祠堂之所在,不是交代地理位置,而是寄寓吊古的急切心情;颔联两句,写祠堂荒凉之景,借“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

4、作者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之情。,2.艺术形式完美,起承转合和谐统一。 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是“起”,第三、四句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日景色是“承”,第五、六句推开一层,是对诸葛武侯的评价,是“转”,第七、八句收束全诗,是对诸葛武侯的悼念,是“合”,做到了“起、承、转、合”,形式完美。,3.表达方式多样,写景、记事、抒情、议论浑成一体。 短短的八句诗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通体浑成,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4.语言具有概括力,用字富有表现力。 颈联两句对诸葛亮的为人和一生功业作了高度概括,准确到位。杜甫的律诗对仗工整,用字精当传神,极

5、富表现力,如诗中的“寻”“自”“空”等字,正如他自己所表达的那样,“晚节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炼字 一、角度阐释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王安石)、“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张先)、“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宋祁)。一个“绿”字写出了春之盎然,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出来了。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二、方法指导 1.常见设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一个

6、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请对某字进行赏析。 (4)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某字好不好?为什么?,2.常用解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三、典例分析 (一)典题点拨 (201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骤 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翻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7、据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答:_ _ _,(二)典误精悟 (2010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向子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 ,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答:_ _ _,四、即时演练 (2011广州三模)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

8、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_ _ _,【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景关系的鉴赏,诗中“秋月” “暗鹊”“露草”“寒虫”一些意象的组合,营造了一种沉寂凄冷氛围,暗合了诗人身世漂泊和宦海沉浮的苦痛。 答案: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作者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 _ _,答案:“长”和

9、“畏”。“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一、蜀相赏析 上元元年(760)春,诗人漂泊到成都,耕读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诗人寻幽凭吊,写下这首七律蜀相,抒发对这位伟大政治家的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对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这首 诗的首联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处寻?锦

10、官城外柏森森。” 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上句 “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何处 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诸 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庙 宇很容易找到。“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拜谒的悠悠情思。下句“锦官城外柏森 森”,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这里柏树成 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 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 观赏树木。作者抓住武侯祠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 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

11、神, 不禁肃然起敬。,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展现在读 者面前的是绿油油的春草,铺展到石阶之下,映现出一片绿 色;只只黄鹂,在林叶之间穿行,发出婉转清脆的叫声。这 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嘹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 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 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又在哪里呢?诗人想到这里,不 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 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情,把 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 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

12、眼中的诸葛 亮的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浓墨重彩, 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 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三 足鼎立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 足见其济世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 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两句十四 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画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怀古为了 伤今。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 失所,使诗人忧心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整 顿乾坤,恢复国家的和平统一。

13、正是这种忧国思想凝聚成诗 人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了 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诗的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不幸。诸葛亮赍志而殁的悲剧性结局无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产生使人奋发兴起的力量。,总的说来,这首诗分为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涵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期盼与憧憬。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 在艺术表现上,运用设问,

14、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一唱三叹,余味不绝。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二、蜀相教案 【教学目的】 理解杜甫对“蜀相”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认识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颔联所表现的意境,分析“自”“空”两字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有关蜀相的典故和诗歌的尾联。,【教学过程】 (一)作者生平简介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如果说李白 的一生充满着浪漫的生活色彩,那么杜甫的一生则备尝了人 生坎坷的艰辛。公元746年,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 俗淳”的远大政治抱负,到京城长

15、安应进士考试,没有考 中,困守长安少陵之西十年之久,自号“少陵野老”(也称杜 少陵)。这一时期,他生活困顿,常挨饿受冻,过着屈辱的生 活。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曾被叛军扣押在营中。,不久逃脱,投奔新帝,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759年冬关中 大旱,为了逃荒,他辞去官职,伴着家小辗转秦州、同谷(今 甘肃一带),最后到了四川成都。在国家政局动荡中,杜甫的 命运也激烈动荡着。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许多反映战乱年代人 民苦痛生活的诗作。760年暮春,杜甫在友人帮助下,在成都 浣花溪畔盖了一座简陋的茅屋(史称“成都草堂”)定居,过 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但仍很贫困。764年,杜甫幼时好友 严武再镇蜀州

16、,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 “杜工部”)。后来严武死了,四川内乱,杜甫又伴同家族,,离开四川,乘舟沿江东下,转徙于湘鄂之间。770年冬,死在 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结束了他漫长的漂泊生涯。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诗人对祖国和人民最后 的怀念。据说他是食牛肉过多而死的,这和李白追求水中月 亮而死的传说相比,确实惨得多了。杜甫创作的诗很多,流 传下来有一千四百多首。他的作品犹如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 会的一面镜子,被公认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 圣”。,(二)诗歌分析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这一首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接下来,老杜便写到映阶草碧,隔叶禽鸣。 有人说:“那首联是起,此颔联是承,章法井然。”不错,诗的一开始作者以设问提起,好像凭空高歌,飘然不俗。然后自答:就在那古柏森森的锦官城外的地方!紧接着他写下了祠堂内部的荒凉景色。满院的绿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荫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无人欣赏。景色的描写中灌注着感物思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