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工程5课件

上传人:石磨 文档编号:182241959 上传时间:2021-05-1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系统工程5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安全系统工程5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安全系统工程5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安全系统工程5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安全系统工程5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系统工程5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系统工程5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系统工程5,1,第五章 系统危险控制技术,5.1 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 5.2 安全决策 5.3 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 5.4 安全措施 5.5 灾难性事故的应急措施,安全系统工程5,2,5.1 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5.1.1 危险控制的目的 安全系统工程的最终目的是控制事故危险,即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上,以最低的消耗,达到最优的安全水平,具体有两方面: 1. 降低事故发生频率 2. 减少事故的严重度和每次事故的经济损失 5.1.2 危险控制技术 危险控制技术有宏观控制技术和微观控制技术之分。 宏观控制技术是以整个系统作为控制对象,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危险进行控制。采用手段主要有:法制手段、经济

2、手段和教育手段。,安全系统工程5,3,微观控制技术是以具体危险源为对象,以系统工程的原理为指导,对危险进行控制。采用的手段主要有: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宏观与微观控制技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互相制约,缺一不可。 5.1.3 危险控制的原则 1. 闭环控制原则 2. 动态控制原则 3. 分级控制原则 4. 多层次控制原则,安全系统工程5,4,5.2 安全决策,决策的定义 概念:人们在求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已对事物发展规律及主客观条件的认识为依据,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佳准则和行动方案而进行的活动。 广义决策:决策准备、方案优选和方案实施等全过程 狭义决策:按照某个准则在若干备选方案中选择,仅 包括准

3、备和选择两个阶段的活动。 根据决策系统的约束性与随机性原理,可分为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一般应具备4个条件 非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完全不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一般应具备5个条件,安全系统工程5,5,安全决策的定义 就是针对生产活动中需要解决的特定安全问题,根据安全标准、规范和要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安全科学理论与方法,提出各种安全措施方案,经过分析、论证与评价,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并予以实施的过程。 5.2.1 安全决策过程与决策要素 1. 决策过程 决策过程主要包括5个阶段,如图5-1所示。 系统分析、综合、评价是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即决策的主要阶段,安全系统工程5,6

4、,2.决策要素 决策的要素有:决策单元和决策者、准则体系、决策结构和环境、决策规则等。 3.安全决策 在进行安全决策时,应注意安全问题的特点,确定各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确定目标。 确定决策方案。 潜在问题或后果分析。,安全系统工程5,7,5.2.2 安全决策方法 根据决策环境,考虑属性量化程度,可以把多属性决策问题区分为确定性和非确定性两类,目前采用的决策方法有: 评分法 决策树法 确定性多属性决策方法 经济技术评价法,安全系统工程5,8,5.3 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5.3.1 固有危险源 固有危险源是指在生产中的事故隐患,即生产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和损失的不安全条件,它包括物质因素和部分环境

5、因素。 固有危险源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5大类: 1. 化学危险源 2. 电气危险源 3. 机械危险源 4. 辐射危险源 5. 其他危险源,安全系统工程5,9,5.3.2 控制方法 危险控制有6种具体方法,分别如下: 1.消除危险 从布置安全、机械安全两方面着手。 2.控制危险 有直接控制、间接控制两种方法。 3.防护危险 分为设备防护和人体防护两类。 4.隔离防护 可以通过禁止入内、固定隔离、安全距离三种方式配合使用。 5.保留危险 6.转移危险,安全系统工程5,10,5.4 安全措施,根据系统安全评价的结果,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的基本安全措施有: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

6、施和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 5.4.1 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1. 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提高元件的可靠性。 增加备用系统。 利用平行冗余系统。 对处于恶劣环境下运行的设备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加强预防性维修。,安全系统工程5,11,2. 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 危险因素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危险因素的感度是指危险因素转化成为事故的难以程度。虽然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和性质不可改变,但危险因素的感度是可以控制的,其关键是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 3. 提高系统抗灾能力。 系统的抗灾能力是指当系统受到自然灾害和外界事物干扰时,自动抵抗而不发生事故的能力,或者指系统中出现某危险事件时,

7、系统自动将事态控制在一定范围的能力。,安全系统工程5,12,4. 减少人为失误 主要方法有: 对人进行充分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 以人为中心,改善工作环境,为工人提供安全性较高的劳动生产条件。 提高作业的机械化程度,尽可能用机器代替人工操作,减少现场工作人员。 注意用人机工程学原理改善人机接口的安全状况。 注意使工作性质与所用工作人员的性格特点一致。 5.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各种自动制约机制,加强专职与兼职,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工作。,安全系统工程5,13,5.4.2 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 1. 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的措施 2. 防止能量逸散的措施 3. 加装

8、缓冲能量的装置 4. 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 5.4.3 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 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 2.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3.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4. 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 5. 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安全系统工程5,14,5.4.4 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1. 国外重大工业危险源监控状况 2. 我国城市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体系与政策分析 城市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按科学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结合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有关学者建议建立图5-2所示的管理体

9、系。,安全系统工程5,15,安全系统工程5,16,2.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定级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是根据危险源的三要素来进行的。首先识别出危险源单元,根据储存的化学危险物品的品种和临界量以及事故灾害形式进行识别和确认。若化学危险品的品种多而数量少,可根据其加权平均数进行识别和确认。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公式: 式中 每一种危险品的实际量; 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安全系统工程5,17,. 重大危险源单元定级 重大危险源定级方法是用半数致死半径的长度R0.5来进行。重大危险源按半数致死半径长度分级为: 一级重大危险源R0.5200m; 二级重大危险源100mR0.5200m; 三级重大危险源50mR0.

10、5100m; 四级重大危险源R0.550m。 4. 企业重大危险源的评估 重大危险源单元事故后果分析。 重大危险源单元区域地理系统分析。 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行动。,安全系统工程5,18,5.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2009-03-31 发布2009-12-01 实施)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已经2011年7月22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可容许风险标准,安全系统工程5,19,5.5 灾难性事故的应急措施,5.5.1 灾难性事故 1. 灾

11、难性事故的定义 灾难性事故是指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并且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故。 2. 灾难性事故的分类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灾难性事故最常见的是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安全系统工程5,20,按照灾难性事故的严重程度,可以把灾难性事故划分为较大伤亡事故(死亡39人)、重大伤亡事故(死亡1029人)和特别重大伤亡事故(死亡30人以上)。 按照经济损失可将灾难性事故划分为:重大损失事故(1000万1亿以下)和特大损失事故(1亿元以上)。 在工业生产中,易发生灾难性事故的行业主要是化学工业。 5.5.2 事故的应急救援

12、及要求 1.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是保证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实施的组织保障,主要包括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应急救援日常值班系统、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应急救援技术支持系统、应急救援组织及经费保障系统。,安全系统工程5,21,2.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组织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当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生产经营规模较小时,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所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不管其生产经营规模大小,均应当配备与生产经营活动相

13、适应的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 专职或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应当进行专门的应急救援培训,具备相关的应急救援知识,适应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熟练掌握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的使用并持证上岗。,安全系统工程5,22,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配备的所有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要进行经常性维修和保养,按要求及时废弃和更新,保证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3.生产安全事故的抢救 生产安全事故的抢救要坚持及时、得当、有效的原则。 因生产安全事故属突发事件,安全生产法要求在事故发生后,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事故的抢救工作,为事故抢救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同时,明确了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在

14、事故抢救中的职责。,安全系统工程5,23,5.5.3 灾难性事故的应急处理 1.制定应急计划(即应急预案)的目的 在紧急事态出现时力争将其排除或限定在局部区域。 尽量减轻事故对人员带来的危害和危险,力争将财产损失降到最小。 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力争使其不受干扰或受干扰最小。 2.制定应急计划的要求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事故类别、影响范围分别制定应急计划。不同事故类别的应急计划应具有统一性。 应急计划应有法律和法规保障。 应急计划应定期进行演习,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定期检查和评审,以便于发现问题,改正不足。,安全系统工程5,24, 应急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才能上岗。 应急计划应符

15、合事故现场及其周围的实际情况,要科学、实用。 3. 应急计划的内容 危险源辨识和评价。 确定企业及其所在地区的自然、人文情况。 重大危险源事故后果预测和分析。 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制定灾难性事故的应急计划。具体包括: 事故情况。 紧急事态控制和出动规模。,安全系统工程5,25, 报警与联络。 明确各级应急疏散指挥方式、手段,指挥人员位置,上级派往现场指挥机构的人员名单。 应急控制中心。 明确应急疏散和救援行动中所需的各项设备、器材及物资的要求,储存品种、数量及供应渠道。 灾难性事故应急专家队伍。 特大事故应急专业队伍。 警戒区域和交通管制。 应急计划中需给出对可能发生的次生事故的处理及防护办法,

16、事故后恢复正常生产与生活秩序的措施。 演习。,安全系统工程5,26,4. 灾难性事故的应急管理 经常对职工开展事故预防、自救与互助的宣传教育。 各救援队必须经常进行业务教育,定期训练,每年举行12次演习,提高指挥水平和救援能力,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主要议事日程。 做好事故应急救援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管理、组织指挥能力,救援技术水准和救援装备的配备,提高队伍的实战水平。 防护用品和医疗器械应处于备用状态。 应根据生产工艺和设备、设施及危险物质的变化,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计划。,安全系统工程5,27, 每年年初要根据人员变化对救援组织进行调整,确保救援组织的落实。 建立健全各项应急救援制度。 建立并实施昼夜值班制度。 气体防护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配备足够人员;救护车内配备足够的呼吸器、防毒衣、防爆电筒、通讯装备、担架、医疗器械和药品。 每月结合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及器具的保管情况。 每季度召开一次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小组成员和救援队伍负责人会议。,安全系统工程5,28,本章小结,本章主要叙述了系统危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安全决策、固有危险源控制技术、安全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