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欣赏

上传人:xib****ong 文档编号:182231383 上传时间:2021-05-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建筑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传统建筑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传统建筑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传统建筑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传统建筑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统建筑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建筑欣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传统建筑欣赏中国传统建筑欣赏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欣赏导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无声的历史的思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一座有代表性的建筑往往集中了当时文化、艺术的精华。在某种意义上说古代建筑是古代一定社会历史的缩影,是古老的珍贵的旅游资源。让我们一起推开时光的大门,打开尘封的历史,去探询一个个古老的记忆,用心去聆听一段段凝固的音乐。第一节中国传统建筑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文明成果之一。建筑不单像凝固的音乐,更是凝固了的历史与文化,要了解一个民族的特性,先欣赏他们的建筑物,往往能够找到端倪。它是一个民族精神与物质文明的标志,所以建筑艺术

2、被视为七大艺术之首。杰出的建筑艺术作品都是文化的最鲜明、最深刻也是最长久的体现。不同文化圈的人群会有不同的建筑观念,不同的建筑艺术手法、趣味,不同时期的建筑表现出特定时期的追求,不同地域的建筑表现出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不同层次的建筑表现出主人的爱好、个性,不同功用的建筑更表现出千差万别的特征,反映出深刻的文化内涵。西方建筑被称为“石头的史书”,而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建筑,则应是“土木的史书”。它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工艺、辉煌的艺术成就在世界建筑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辉煌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起组成了世界三大建筑体系。我国建筑类型多样,大尺度的城池,小尺度的寺庙,严肃

3、的庙堂,活泼的园林反映出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伦理道德观念以及审美情趣。观赏多姿多彩的建筑文化,那风格迥异、造型独特、气势不凡的建筑让你惊叹,徜徉于小桥古镇、街坊民居让你感到情趣盎然,在悬卧江上的大桥极目,在高耸入云的楼阁上引吭,那是雄伟、壮丽,那是联想绵绵,思绪悠悠。每一处建筑都融入了创造者高超的技艺、巧妙的构思和非凡的气势,它们是中国文化的凝聚体,更是中国历史的见证。一、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中国传统建筑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而不衰亡,并建立了长久持续的传统,有着从未间断的发展线索。与世界其他建筑体系相比较,有着不同的特征。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

4、要的结构方式在世界建筑史上,基本上都采用砖石结构,而只有中国传统建筑采用木构架的建筑结构体系。对于木结构的使用,一方面由于中华民族生息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多森林而少顽石;另一方面则是中国文化意识重视现世人生,强调新旧更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做出的选择。中国传统建筑对于木构架的长期利用,确创造出独具的结构特征、艺术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将灵巧的木构架推向了极致。我国木架构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又可以分为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形式。抬梁式是我国古建筑中最主要的形式,是在柱上抬梁,梁上安短柱,短柱上再抬梁的结构。

5、逐级加高,直至最上的一层梁上立脊瓜柱。后又发展创造了“斗拱”这种世界建筑中独一无二的结构形式,成为中国抬梁式结构的重要特征。它可以不断扩张室内空间,增加建筑的纵深感,是宫殿、官府、庙坛、寺观及民间富豪宅第大型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现存着名的抬梁式建筑有唐代建筑五台山佛光寺大殿,辽代建筑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明代建筑昌平长陵大殿和清代建筑北京故宫太和殿等。穿斗式又称立贴式,这是由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拖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这种古建筑结构在我国南方使用很普遍,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这种

6、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能够自由进行空间分割或延伸,以统一的整体结构满足多种多样的功能要求和审美要求。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2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木结构的一大特点在于适合在

7、平面展开而不适合向高空发展。因此,中国的宫殿、寺庙、楼阁亭、坛庙、民宅以及陵园等地面古建筑,多为向上层次不多的平面建筑。我国传统建筑的布局,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庭院的布局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在纵轴线上先配置主要建筑,再于主要建筑的两侧和对面布置若干次要建筑,组合成封闭式的空间,典型的如四合院;另一种庭院布局是“廊院”制,在纵轴上建立主要建筑和次要建筑,再于院子左右两侧用回廊将若干单座建筑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廊院”布局形式。就整体而言,重

8、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以重重院落相套向纵深发展,横向则配置以门道、走廊、围墙等建筑,分隔成若干互有联系的庭院。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如北京的故宫、明长陵和曲阜孔庙等大型建筑群,都体现了这种平面群体组合的卓越成就。如梁思成先生所说:“一般的说,一座欧洲的建筑,如同欧洲的画一样,是可以一览无遗的;而中国的一处建筑,都像一幅中国的手卷画。手卷画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开看过去,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走进一所中国房屋,也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全部看完。北京的故宫就是这方面最卓越的范例。由天安门进去,

9、每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个庭院,由庭院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变幻。”1而民居及风景园林建筑布局比较自由,往往按照山川形势、地理环境、气候风向、风俗习惯等因地制宜进行布置,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庑殿项也好,歇山顶也好,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4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包括彩绘和雕饰。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

10、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构图与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明清的梁枋彩画最为瞩目。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雕饰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雕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动植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故事等。北京故宫保和殿台基上的一块陛石,雕刻着精美的龙凤花纹,重达200吨。在古建筑的室内外还有许多雕刻艺术品,包括寺庙内的佛像、陵墓前的石人、兽等。5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跟

11、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社交等活动的环境,因此不仅内部各组成部分要考虑配合与协调,而且要特别注意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中国古代的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时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务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为一个大的环境空间。二、中国传统建筑思想特征1.风水与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千方百计寻求营造一处“好气场”,这就是风水,除去迷信的外衣,绝大多数是讲求环境与建筑的关系。风水贯穿在中国传统建筑活动的各个过程。从选址规划、建筑单体、园林小品、室内外装修设计到施工营造;从皇家宫

12、殿到老百姓的民居;从活人居住的阳宅到死人安息的陵墓阴宅,几乎无所不在。这可由中国大地现存的大量古建筑得到印证。重要的风景名胜,如五岳五镇、佛道名山、邑郊园林等,也都把环境经营放在首位;帝王陵区,更是着重风水地理,这些地方的建筑大多是靠环境来显示其艺术的魅力。建筑物如无自然山水林木,便会显得孤立单调,缺少生机。有了自然山水林木,就把建筑物置于了禽兽出没、鸟语花香、生命不竭、意境深远的氛围。2.礼制与建筑(1)皇权至上思想皇权至上思想在中国古建筑中的体现,一是讲求中轴线对称。这既是出于审美的考虑,又是为了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中轴线上的宫殿高大华丽,轴线两侧建筑低小简单,用这一

13、明显反差表现皇权的至高无上。中轴线纵长深远,用以显示帝王的尊严华贵。二是三朝五门的设置(见宫廷建筑欣赏一节)。(2)礼制思想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是中国古时礼制思想的重要内容。宫殿建筑为了体现这种思想,建立了左祖右社的体制。所谓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建筑祖庙(皇帝的祖庙称太庙)以祭祀祖先。所谓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建筑社稷坛,以祭祀土地(社)神和粮食(稷)神。(3)伦理思想中国封建社会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认为这是不可改变的常道,故称常伦。伦理思想包括讲究条理不紊的意思,它在宫殿建筑中体现为前朝后寝、前宫后苑。前朝是宫殿隔墙的前面部分,为皇帝上朝治政和举行大典的地

14、方;后寝是宫殿隔墙的后面部分,为皇帝和他的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前宫指前面的皇宫,后苑指皇宫后面的宫苑。三、中国历代古建筑的特点1原始社会至魏晋南北朝原始社会至汉代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木构架结构技术已日渐完善,其主要结构方法抬梁式和穿斗式已发展成熟,高台建筑仍然盛行,多层建筑逐步增加。石料的使用逐步增多,东汉时出现了全部石造的建筑物,如石祠、石阈和石墓。秦汉时期还修建了空前规模的宫殿、陵墓、万里长城、驰道和水利工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发展时期。砖瓦的产量和质量有所提高,金属材料被用作装饰。在技术方面,大量木塔的建造,显示了木结构技术的提高;砖结构被大规模地应用到地面建筑,

15、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的建造标志着石结构技术的巨大进步;石工的雕凿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大量兴建佛教建筑,出现了许多寺、塔、石窟和精美的雕塑与壁画。2唐朝砖的应用更加广泛,琉璃瓦的烧制更加进步。建筑结构的比例逐步趋向定型化。单体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柱子较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柩窗。整体建筑显得规模大,宏伟、庄重,朴实有余。现存最着名的唐建筑是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的部分建筑。3辽代辽代建筑接近于唐代风格,为扩大室内使用面积,在建筑平面上创造性地使用了“减柱法”,以及“斜拱”等形式。天津蓟县独乐寺、山西大同华严寺、辽宁义县奉国寺为这个时期的着名建筑。4宋朝建筑物的规模较唐为小,但建

16、筑物逐步趋向秀丽而富有变化。屋顶坡度稍有增高,屋面开始弯曲,出现微微的翘角,出檐较前为短,始用真昂。主要建筑物的门窗多采用菱花隔扇(可开启的有格花的活扇窗),开始出现灿烂的琉璃瓦和精致的雕刻、彩绘。现存建筑有山西太原晋祠的圣母殿、福建泉州的清净寺、河北正定的隆兴寺、浙江宁波的保国寺等。5元朝兴建大量藏传佛教寺庙及伊斯兰教礼拜寺。藏传佛教及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影响到全国。用材小了,出现弯材,斗拱变小,装饰性增强,瓦顶各种脊部出现了脊筒子,鸱吻尾部逐渐向外卷曲。减柱的方法似已成为大小建筑的共同特点。城市建筑突出钟鼓楼等公共建筑物。现存建筑物有山西芮城永乐宫、湖北光化武当山金殿、山西洪洞广胜寺等。6明朝砖的产量大量增加,比较广泛地用条砖砌墙,斗拱比例更缩小(斗拱与柱高比,唐4050,宋35,元25,明20,清12),重要建筑物的屋顶全部覆盖琉璃瓦。殿顶变得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