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真题.sinablog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82221837 上传时间:2021-05-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师大真题.sinablog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华南师大真题.sinablog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华南师大真题.sinablog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华南师大真题.sinablog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华南师大真题.sinablog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南师大真题.sinablog》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师大真题.sinablog(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古代汉语(二)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一、 文字(20分)1、 举出象形字与指事字各两个,并说明二者的区别。(5分)2、 举出会意字与形声字各两个,也说明二者的差异。(5分)3、 举例说明通假字与古今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5分)4、 说文解字一书的作者是_,此书共收字_个,重文_个,主要以_为解说对象。全书共分_部。(5分)二、 语音(18分)5、 上古的声母有_个,中古的声母有_个。6、 中古读“非敷奉微”的字在上古因归入_这一组声母。7、 上古共有_韵部,有规律地排列成三个竖行,左边一行叫做_韵;中间一行叫做_韵;右边一行叫做_韵。

2、8、 隋朝_写了一部著名的音韵著作叫_。三、词汇(32分)9、举例解释以下词语:偏义复词 连绵词词的本义10、辨析以下几组同义词:疾病饥饿饥馑贫穷11、举例说明为什么在词义问题上要注意“微殊”而不是注意“迥别”?12、举例说明古今词义演变有那几种主要方式。13、怎样认定一个双音结构是两个单音词,还是一个双音词?请举例简析之。14、第一部关于词汇的工具书叫_,第一部关于方言的著作是_写的,这部书的全名是_;第一部探讨事物得名缘由的书叫_,这部书的作者是_代的_,第一部用“字典”命名的工具书是_。四、 语法(25分)15、举例证明古汉语中关于宾语前置的两条规律。(每条至少举3例)然后再举例说明其中

3、有一条规律早在先秦就已经开始动摇了。16、谈谈你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就你所知共有多少种活用?逐一举例说明之。17、“姜氏何厌之有?”“将虢是灭”为什么不是倒装句?应该如何分析这类句子?18、举出古汉语中被动句的各种类型(各种各1例即可)。并用浪线标明用什么词语表被动。五、 古书注释(12分)19、什么叫传、笺和疏?诗经是何人传、何人笺和何人疏?他们分别是什么时代的人?又是谁为它注的音?用了哪几种注音法?20、十三经注疏中论语的注称为_,是_时代的注。作疏的人是_时代的_。六、 修辞(10分)21、什么叫引经?什么叫稽古?二者有什么不同?(4分)22、“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

4、惭”。这一联出自何处?其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作分析。(6分)七、 诗词格律(13分)23、为下面这首诗标出各字的实际平仄(直接标在试题中每个字的上方),并分析其中存在的拗救现象。(7分)商山早行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24、从平仄、押韵、对仗三要素角度对比格律诗与词的差异。(6分)八、 古汉语知识综合运用:将下面两段文字先标点断句,然后翻译成现代汉语。(20分)(标点直接加在原文中,译文另纸写出)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臣闻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徒其民而倾其国万

5、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徒其威而倾其国是以奸臣蕃息主道衰亡是故诸候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将相之管主而隆家此君人者所外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此四美者不求诸外不请于人议之而得之矣故曰人主不能用其富则终于外也此君人者之所识也昔者纣之亡周之卑皆从诸候之博大也威权上逼故危其身 (选自韩非子)匠石之齊至乎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後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數觀者如市匠伯不顧遂行不輟弟子厭觀之走及匠石曰自吾執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沈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

6、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选自庄子)华南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center华南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古代汉语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字学/center一、 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古代汉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一个是()。2、 说文解字有()个部首,它的作者是()。3、 经传释词和词诠都是解释()的词典,经传释词的条目是按照()的顺序排列的。4、 汉字是属于()的文字,因此辨别字的本义主要是凭借()。5、“六书”中的造字方法是(),用字方法是()。合体字是用()两种方法造出来的。6、律诗一般在()和()要求对仗。7、训诂的方法有三种

7、:一是形训,二是(),三是()。8、给诗经作“传”的是(),作“笺”的是()。9、诗韵有()个,词韵有()部。10、在“呼官切”里,决定声母的是(),决定韵母和声调的是()。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 复词偏义2、入声韵3、如字4、合韵 5、破读 6、互文三、解析题(共16分)1、指出下列各字的结构方式(六书类别)。(3分) (1)休 (2)怡 (3)寸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5分)(1)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3)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4)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5)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3、

8、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说明其活用条件。(4分)(1)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2) 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蚕。(3) 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4、指明下列句子哪是判断句,哪是宾语前置句,并说明宾语前置的条件。(4分)(1) 圣王有百,吾孰法焉?(2) 臣之所好者道也。(3)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4) 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以“朝”字为例说明词义引申的基本方式。2、举例说明古汉语被动句的常见类型。3、从上古到唐宋时代,汉语声母的分合情况如何?4、近体诗的平仄有何要求?5、何谓“稽古”?何谓“引经”?二者的分别在哪里?五

9、、翻译下面的句子。(共16分)1、 不可,直不百步,是亦走也。(3分)2、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4分)3、 予我千金,吾生若。(3分)4、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3分)5、 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袄祥乎?(3分)六、论述题(共10分)1、 试以静女为例,概括说明诗经韵例的几个特点。center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center华南师范大学考研题展示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古代汉语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一、 文字、

10、语音(15分)1、 六书(4分)写出这几个字的正楷并说明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2、 下列各句中,或含古字,或含通假字、异体字,用王力教材注释术语分别将它们注出来。(6分)3、 上古声母、韵部知识(5分)二、 词汇(25分)1、 指出句中加框字的词性、词义(10分)2、 下列各句含连绵词或偏义复词,请分别指出并注明其种类,说明其意义。(5分)3、 下列各句中加线部分有的是一个双音词,有的是两个单音词,请加以区分,说明它们在句中的意义。(10分)三、 语法(22分)1、 说明句中加线字的词类(4分)2、 说明下列各句中所含的词类活用现象,把关键处翻译出来。(6分)3、 写出四句古汉语被动句来(不

11、少于三种),并注明出处。(4分)4、 请将下列各宾语前置句归类,并简要说明它们根据什么分为这几类。(8分)四、 古书注释(8分)1、 参阅下面两文段,说明古书中“谓”与“谓之”这两个术语用法上的区别。(2分)2、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6分)问题 1999年考试科目:当代文学一、简答题:01、试比较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周立波的山乡巨变的艺术风格。2、请简析龙须沟中的程疯子、茶馆中的王利发的性格特征,并分别说明这两个人物在剧中的作用。3、高晓声的短篇小说在探索“国民性”的问题上有哪些主要成就?二、论述题:1、为什么说“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口号要比过去的“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

12、为政治服务”的提法更符合文艺规律?02、试论新时期小说的艺术创新,请举例说明。1999年考试科目:中国文学基础知识0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0分)1、简析张爱玲的倾城之恋。2、简述闻一多的诗歌理论。03、简析朱自清背影中写“背影”的用意。4、简析卞之琳的断章5、简析茅盾的水藻行。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什么样的方针?在它的鼓舞下,1956年春至1957年夏,文艺事业出现了哪些新的气象?7、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主要内容及其社会意义。8、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创作上有哪些新的突破?9、新时期的报告文学在题材上有哪些新拓展?10、伤痕文学”在新时期文学发展中的历史价值。1999

13、年试题考试科目:中国文学史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八题,80分)1、试以夸父追日为例,谈谈上古神话对中华人文精神形成的作用。2、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请你发表自己对此诗的主题的看法。3、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猛烈抨击了科举制度,而他本人却直至晚年依然执着于功名,参加科举考试,这一矛盾现象的深层原因何在?4、试析金锁记的表达技巧。5、试析方鸿渐的性格特点。6、简析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思潮的内涵及其对创作的影响。7、简析汪曾琪小说的散文化特征。8、80年代与90年代文学精神和作家写作立场有何不同?二、论述题(第1。2题每题15分,第3。4题每题20分,共计70分):1、论原野。2、试比较茅盾巴金老舍的创作个性。3、试论红楼梦的叙事特点。4、论述史铁生我与地坛的思想意蕴和生命意识。2000年考试科目:中国文学史一、填空(共25分)略二、论述(每题15分)1、简述诗经大雅中五首周民族史诗的主要内容及其写作特点。2、试述李白七言绝句的语言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