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热现象全章教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82221045 上传时间:2021-05-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热现象全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热现象全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热现象全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热现象全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热现象全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热现象全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热现象全章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热现象全章教案 第一节 温度计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3.知道摄氏温度。4.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重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难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教具:演示用温度计,烧杯3个,冷水,温水,热水,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主要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热现象是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我们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但是这样的形容非

2、常粗糙。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是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一 请一位同学操作图4-1实验,并说明感觉教师:从这个实验中可知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温度计的种类很多,有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的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等。二 温度计1构造和原理实验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有水银、酒精或煤油。泡上连着一根细玻璃管,管壁厚,壁上有刻度。当温度升高时,泡内的液体膨胀,液面上升;温度下降时,泡内液体收缩,液面下降。从液面的位置可读出温度的数值。所以,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

3、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2摄氏温度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是摄氏温度。温度计上有一个字母,它表示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1摄氏度,写作1 。例如,人体正常温度为37 ,读作37摄氏度。教师:自然界中的物体,温度高低相差很悬殊。请大家看课本图4-3, 回答教师的提问。3绝对零度和热力学温度宇宙中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大约是负273摄氏度,这个温度叫绝对零度。科学家们提出了热力学温度,它的单位是开尔文,用K表示。热力学温度是以绝对零度即负273摄氏度为起点。-273 =0

4、K,0 =273 K,100 =373 K。所以,摄低温度的数值加上273就等于热力学温度。练习:(1)水的沸点=_ =_ (2)沸水的温度=_ =_(3)绝对零度是_ =_ (4)人体正常体温是_ =_4.体温计学生阅读课文体温计,回答以下问题。(1)体温计是用什么液体的什么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2)它的刻度范围是从多少度到多少度?(刻度范围是从35到42 。)刻度范围为什么是这样?(3)它的最小一格是多少度?(最小一格表示0.1 )(4)测体温时,为什么要把体温计夹在腋下近10分钟?(因为只有时间足够长,才能使体温计中水银的温度跟人体温度相等。)(

5、5)测体温前,为什么要拿着体温计用力下甩?(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水银收缩时,水银从缩口处断开,管内水银面不能下降,指示的仍然是上次测量的温度,所以再用时必须向下甩。)三 归纳总结四 板书设计第四章 热现象 第一节 温度计一 温度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二 温度计1、 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2、 结构3、 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三 摄氏温度11摄氏度规定:P452读法:5读:5摄氏度;-5读:负5摄氏度或零下5摄氏度。四热力学温度(T=t+273k)五体温计1特殊结构:弯曲细玻璃管(内装水银)2量程:35至42,分度值是0.1第二节 实验:

6、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教学目标:1学习使用温度计;2、练习估测温度。重 点:学习使用温度计难 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教 具:温度计、热开水、烧杯主要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复习提问:1什么叫温度?2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3零下4.7摄氏度,写作 ,读作: 。一观察温度计 1我们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认真观察温度计,首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温度计的量程是温度计能测量的温度范围。因为被测物体的温度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值,则无法进行测量;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了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不但不能测出结果,还会使温度计内的液体把温度计胀破。所以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还要观察温度计的分度

7、值。 今天我们来测量冷水、温水和热水的温度,大家判断你的温度计是量程是否合适?2正确读数(用小黑板展示)二正确使用温度计 1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使用时应:(估、放、读、取) (1)估:首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取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2)放:应使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得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 (3)读:待温度计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4)取:实验完毕取出温度计并放回原处。三学生实验 实验步骤 1倒一杯热开水,先估计它的温度,再测出它的温度。数据填入表格 2再往热水杯中倒入一些冷水,先估计,后测量,把数据填入表中。 3

8、再倒入少量冷水,先估计,后测量,把数据填入表中四小结五练习(P49-1.2.3)板书设计:第二节 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一正确使用温度计 1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应(估、放、读、取) (1)估: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取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2)放:玻璃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3)读:待温度计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4)取:实验完毕取出温度计并放回原处。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 2.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的区别。 4

9、.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5.了解图象在学习物理学中的作用重点: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难点: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教具:熔化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海波、蜡、水、火柴、坐标纸主要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所以物质状态的变化也属于热现象教学过程:1.熔化和凝固教师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

10、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刚才我们提到的冰化成水是熔化,水结冰是凝固。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是熔化,铁水铸成工件是凝固。除此之外,蜡、松香、沥青、玻璃等物质也能熔化和凝固。2.演示实验(P50,图4-7) 画出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t温() D3.海波的熔化曲线的分析 B C A t/min(1)AB段。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

11、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2)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答:B点)(3)在BC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4)在CD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4熔点教师:除了海波以外,其他晶体物质,如各种金属、冰、固态酒精等,它们的熔化曲线都与海波的熔化曲线形状相似,只是熔化时的温度高低不同而已。这条熔化曲线反映了晶体物质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晶体的熔化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的,即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纯海波的熔点是48。我们实验用的海波不纯,熔点低于48。5、凝固曲线 教师:如果让熔化了的海波冷却,记下液态海波

12、 A在冷却凝固成晶体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B C D可得到凝固曲线近似下图的形状。请大家思考并回答: t (1)DE段。海波是_态,_热(填吸或放),温度_。(2)EF段。海波的状态是_,_热,温度_。(3)FG段。海波的状态是_,_热,温度_。教师:晶体的凝固也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6、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我叫海波,我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48。现在我的体温恰好是48,请你们告诉我,我是应该熔化,还是应该凝固呢?只要你们说得对,我就照你们说的办。”(总结出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板书设计: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一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固

13、态变成液体态叫熔化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体态叫凝固二熔点和凝固点 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 2晶体熔化和凝固图象 3熔点和凝固点4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象 5晶体和非晶体重要区别三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并吸热 2晶体熔化条件:达到凝固点并放热。第四节 蒸发教学目标:1、知道汽化现象及汽化的两种方式。2、认识蒸发现象,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3、知道蒸发吸热及利用蒸发降温。重点:蒸发现象,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难点:蒸发现象,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教具:洒精、一支包好棉花的温度计,吹风机、铁架台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物质状态的变化除了我们刚刚学过的熔化和凝固,物质也可以由液态变成气态,请大家举例说说你所见过的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实例1汽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汽态叫汽化。但是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洒在地上的水,过一段时间水没有了,地面干了,这是水的蒸发。壶里的水开了,水变成了水蒸气,这是沸腾。2蒸发 请大家看这个实验,将棉花蘸些洒精,在黑板上擦一道酒精,注意酒精越来越少,过一段时间酒精全部蒸发了。 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夏天温度高,水能蒸发,冬天温度低,水也能蒸发。所以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提问:我们洗完衣服,把衣服放在阳光下晒,或者放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