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最终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82220201 上传时间:2021-05-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最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最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最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最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最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最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最终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概念解释1、跨国型中央银行制度:参加货币联盟的成员国联合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一国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银行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理机构,但地方级机构也有一定的独立权力。这是一种带有联邦式特点的中央银行制度。3、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有些国家或地区只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5、最后贷款人:是指在危机时刻中央银行应尽的融通责任,它应满足对高能货币的需求,以防止由恐慌引起的货币存量的收缩。7、公开市场业务: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从而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

2、供给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8、再贴现: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央行申请转让,央行据此以贴现的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9、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这类业务都直接与货币资金相关,都将引起货币资金的运动或数量变化,具体分为2种:1、形成中央银行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资产负债业务,2、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但不进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银行行业务。10、管理性业务:是指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所从事的业务。这类业务主要服务于中央银行履行宏观金融管理的职责。管理性业务主要有金融调查统计业务,对金融机构的稽核、

3、检查、审计业务等。11、货币发行:从过程看,是货币从央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向社会的过程。从结果看,是货币从央行流出的数量与回笼的货币量之间存在的差额,且该差额为正值。12、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从银行所有存款中抽取的,放在在中央银行的存款。14、适应性预期:在经济学中是指人们在对未来会发生的预期是基于过去(历史)的。15、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16、总供给曲线:描述的是生产方的行为,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在每个价格水平之下,社会所有厂

4、商愿意且能供给的产量。17、总需求曲线:描述市场对产出的需求量与物价水平的对应关系的曲线。简答题1. 中央银行负债业务主要有哪些?与商业银行比较,中央银行负债业务有何特点?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其他负债业务(发行中央银行债券、对外负债、资本业务)。与商业银行相比,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具有以下特点:(1) 其存款业务具有强制性。不同于商业银行的存款自愿原则,法律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在中央银行存有一定量的存款准备金,具有强制性。(2) 业务动机的非盈利性:央行是为了便于调控社会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数量,监督金融机构的运作,从而达到稳定币值等方面的目的;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为了扩大资金来源,从而扩大资金利

5、用,争取盈利。(3) 业务对象的特定性: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存款对象主要有两类:政府和公共机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同于商业银行以普通居民和企业为存款业务对象。(4) 业务当事人关系的特殊性:商业银行与债权方的关系是纯粹的经济关系;中央银行除了经济关系外,还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2. 中央银行资产业务主要有哪些?与商业银行比较,中央银行资产业务有何特点?中央银行资产业务主要由再贴现业务、贷款业务、证券买卖业务、黄金外汇储备业务及其他一些资产业务构成。【(1)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一方面吸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另一方面又以再贴现和贷款为主要方式为后者提供资金融通。另外,再贴现和

6、贷款业务也是中央银行投放进出货币的重要途径。(2)中央银行采用信用放款或者抵押放款的方式,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政府以及其他部门进行贷款。(3)中央银行具有公开市场买卖的业务,进行宏观调控,调控货币供应量或市场利率。证券买卖成为中央银行的主要比率和结构资产业务。(4)中央银行的资产流动性高。中央银行持有具有较高流动性的资产(现金、短期公债、部分能随时变现的有价证券等),旨在灵活调节货币供求,确保经济金融运行的稳定。(5)作为国家的银行,它在业务上与政府的关系,主要是列于负债方的接受国库等机构的存款和列于资产方的通过持有政府债券融资给政府,以及为国家储备外汇、黄金等项目。3. 简要分析中央银行贷

7、款与商业银行贷款区别。中央银行贷款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采用信用放宽或者抵押放宽的方式,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政府以及其他部门进行贷款。它是主要的资产业务之一,也是中央银行向社会提供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中央银行,既具有般贷款的基本特征,又同专商业银行贷款有重大区别,主要表现在: (1)贷款对象不同。中央银行贷款是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非货币金融机构、政府以及其他的放款。而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者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2)制约贷款总量的因素不同,中央银行贷款不能象普通银行一样按资金来源多少确定贷款总量,而应根据

8、国家货币政策目标和经济情况确定贷款的增加或减少; (3)贷款的职能作用不同。中央银行贷款在个别银行贷款中处于“总闸门”的地位,它是其他银行初始资金的来源。(4)贷款期限不同。中央银行贷款期限为20天以内,3个月以内,6个月以内和一年期四个档次。商业银行贷款期限分短期(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内),中期贷款(一年以上5年及5年以下),长期贷款(5年以上)(5)贷款方式上:中央银行贷款包括信用放款、抵押放款和票据再贴现等。商业银行贷款方式包括信用贷款,担保贷款(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票据贴现等。4.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包括那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准备金制度的实施对象存款准备金的计提范围可作为准备

9、金的资产项目存款准备金比率及其可调整的范围准备金的计提方法罚则5. 简述美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法。确定应提准备金的存款余额平均余额计算法确定计算期和管理期时差与无时差计算计算期:星期二至14天后的星期一管理期:星期四至14天后的星期三6. 什么是货币发行准备制度?发行准备制度有哪些基本类型?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是为约束货币发行规模维护货币信用而制定的,要求货币发行者在发行货币时必须以某种金属或资产作为发行准备。一般包括现金准备和证券准备两大类。发行准备制度的种类(P93):现金准备发行制、证券保证准备制、弹性比例发行制、保证准备限额制、比例准备制7.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与市场利率间有什么关联

10、?市场利率是市场上货币供求的价格,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买卖,直接影响市场货币供求量.通过市场货币供求量的变化影响市场利率.如果中央银行在市场买入有价证券,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市场利率会下降8. 国际储备有什么作用?调节国际收支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信用保证增强国际竞争力9. 简述中央银行在金融系统支付清算体系中的作用。1)集中办理票据交换2)办理异地跨行清算3)为私营清算机构提供差额清算服务4)提供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清算服务5)跨国支付服务10. 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一)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1 发行的银行。指中央银行接受国家政府的授权集中和垄断货币发行,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2银行的银行。集

11、中存款准备金;最后贷款人;票据交换和清算3. 政府的银行(1)代理国库(2)代理政府债券发行(3)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信贷支持(4)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5)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6)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7)金融监管(8)向政府提供信息和决策建议(二)中央银行的综合职能调控职能;服务职能;管理职能11. 简述中央职能的历史演进路径与未来趋势。职能演进的历史路径:货币发行管理集中清算调控与监管职能未来趋势:调控职能强化、监管职能退化12. 简述中央银行体制变革的趋势。更强的独立性更高的透明度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13. 简述确保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机制。优化货币政策决策者的

12、选择、任命和授权 明确货币政策的首要乃至于唯一目标是稳定价格水平明确谁制定货币政策以及央行和政府冲突的解决机制限制央行对政府融资14. 简述测度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基本方法。1. 独立性的法律指数(如Cukierman指数)这种基于中央银行法规的四个方面特征而构建的:央行首脑或委员会的任免程序和任期在货币政策决策中政府参与程度法律对货币政策目标的规定法律对政府从央行融资的限制。2. 央行首脑更换频率15. 简要分析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思路。a) 可供选择的变量有:(1)规模变量:货币量和贷款量(2)价格型变量:利率 b) 理论上难以同时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1)以货币量为控制目标会导致利率的波

13、动(2) 以利率为控制目标会导致货币量的波动c) 选择哪一个变量作为中介目标变量,要具体比较这些变量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可测性及可控性的强弱。d) 实践中在选择了主要的中介目标变量后,也要重视其他变量的作用。16. 简述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特征。 中央银行宣布明确的、数值型的通货膨胀率目标(区间)。 货币政策以稳定物价为首要目标,一旦预期通货膨胀率高于目标值,中央银行就采取行动把通货膨胀率调控到目标范围内。 如果央行没有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就要对责任人要承担责任。17. 简述货币政策影响投资的传导机制。 托宾Q效应:货币供应量(M)利率(i)股票价格PsQ投资支出(I)产出(Y) 信贷观

14、点:公开市场购买准备金R贷款IY 非对称信息效应: MPS企业净值抵押品价值贷款IY18. 简述货币政策影响消费的传导机制。 利率对耐用消费品支出的影响:Mi耐用消费品和住房支出Y 财富效应:MPS财富消费Y 流动性效应:MPS资产价值财务困难可能性耐用消费品和住房支出Y论述题1. 一个国家为什么需要中央银行?请对中央银行产生的必然性做出经济分析。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要有中央银行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在商业银行发展初期,各家都有发行银行券的权利。因当时实行金本位制,各家银行只要保证自己所发行的银行券能随时换成金属货币,就可以稳妥经营。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银行经营

15、的问题,商业银行可能无法保证自己所发银行券的兑现。此外,因商业银行资金实力,经营范围的限制,其发行的银行券流通往往有很大限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一个资金实力雄厚且具有权威性的银行来统一发行银行券并确保其兑现。(2)票据交换、清算的需要。随着商业银行间相互支付量的增加,每天收受的票据数量在扩大,由各银行自行轧差清算成为问题,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统一的票据交换和债权债务清算机构,为各个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提供服务。(3)稳定货币与金融系统的需要。a.最后贷款人的需要。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与市场的扩张,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不断扩大,期限不断延长,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上升。单个银行由于资金有限,支付能力不足而产生挤兑与破产事件。为此,有必要集中各家银行的准备金,对某一银行的支付困难实施救助。b.货币调控的需要。(4)金融监管的需要。随着银行业与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活动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管理。这种管理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很强,一般的政府机构很难胜任,要由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