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示儿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82220104 上传时间:2021-05-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示儿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示儿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示儿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示儿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示儿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示儿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给本诗中字词拼音祭 翁 州 乃 答案:ji|wng|zhu|ni解析:注意易错点,“翁”的韵母是eng不en,“州”的声母是zh不是z,“乃”的声母是n不是l。点评:给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根据拼音2、“九州”在诗中是指 ,“乃翁”是指 。答案:祖国|你的父亲解析:第一个词根据文化常识即可作答,“乃翁”从文言实词的角度来解释即可。点评:本题容易,直接根据字词理解即可。3、这首诗看出作者 的情怀答案:不忘

2、收复中原,祖国统一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诗歌内容,从诗中“北定中原”一词即可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点评:本题容易,直接根据诗歌内容理解即可。4、作者希望“王师” 答案:平定中原,收复失地,故都汴京回归祖国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诗歌内容及写作背景,从诗中“北定中原”一词即可体会作者的愿望。点评:本题容易,直接根据诗歌内容理解即可。5、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用原句回答)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_。答案:但悲不见九州同 家祭无忘告乃翁解析:本题是要求按提示“诗人遗愿”默写诗句,注意“祭”“翁”两字的写法。点评:学习古诗,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诗歌。6、示儿的作者是 大诗人 ,这首诗写出

3、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 。答案:南宋|陆游|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解析:根据所读所记,抓住题中的答点提示填答即可,注意第一空是填朝代名,第二空是填作者姓名,不要填写错位。点评:学习古诗,对有关文学常识要注意记忆。7、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都是_。但两者的表达方式不同,示儿是通过“_” (填一字)表达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_”(填一字)表达的。答案:爱国之情|“悲”|“喜”解析:根据所读所记,了解两首诗歌的内容,根据题中提示的答点,梳理诗歌中有关诗句理解填答。点评:本题是比较阅读,提示学生注意知识的迁移。8、示儿的“示”有 的

4、意思。答案:告诫解析:本诗是作者留给儿了的,所以“示”为“告诫”之意。点评:古诗中字词,如果没有特殊含义,就直接从文言实词的角度来解释即可。9、解释诗中以下词语的意思。元:_。 但:_。 无:_。乃:_。答案:本来|只|不要|你们的解析:根据诗歌的内容从文言词语的意义角度直接解释即可,注意词语的活用。点评:古诗也是文言,其中有的词有活用,有古今异义,学习时要注意分辨识记。10、指出本诗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义。答案:“元”通“原”:本来;“无”通“勿”:不要。解析:根据诗歌的内容从文言词语的意义直接判断即可。点评:古文中的通假字,指或形或音相同相近的字通用,学习时要加强记忆。11、写出前后照应的两

5、个字词。答案:死,祭解析:根据诗歌的内容直接判断即可。“家祭”是对死去的长辈祭奠,所以照应第一句诗中的“死”字。点评:本题不难,了解诗歌内容即可作答。12、诗中的“王师”是指哪朝的军队?答案:南宋解析:了解陆游是南宋人即可解答本题。点评:本题不难,了解作者生活的朝代即可作答。13、根据陆游另一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尚思为国戍轮台”一句来理解示儿一诗首句中“万事空”指的是什么?答案:作者报国壮志未酬,心存遗恨。解析:理解“戍轮台”一词的含义即“守卫边疆”,即可了解作者说自己将要死去“万事空”的含义。点评:本题不难,联系两诗作者所表达的相同的思想情感即可理解作答。二、课内阅读14.诗中“万事空

6、”表达了诗人怎么的遗憾?答案:王师还没有收复失地,中原还没有统一。解析:抓住题中答点提示“诗人的遗憾”,根据诗歌内容即可解答。点评:本题不难,了解诗歌内容和有关背景即可作答。15.“不见九州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金军入侵南宋,南宋王朝懦弱无勇,偏安一隅。解析:根据所学所记,结合历史知识,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形势来解答。点评:本题不难,了解诗歌内容和有关背景即可作答。三、拓展阅读1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1)本诗与示儿表达的共同的思想异同点答案:同:爱国思想。异:示儿表达了期望国家统一的愿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愿望。(2)本诗与示儿都有一词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请指出分析。答案:本诗中“不自哀”,表达了作者满怀希望,一心想为国报效的思想感情在;示儿中“悲”字表达了作者对失地未收复,国家未安定的悲伤之情。解析:第一题阅读两诗的内容即可了解两诗都表达了作者的爱国热情。第二题,抓住题干中的答点“表达情感的词语”,根据诗歌内容即可作答。点评:本题旨在提醒学生要细读诗歌,仔细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