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教案(第一节17至29课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82218249 上传时间:2021-05-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教案(第一节17至29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教案(第一节17至29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教案(第一节17至29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教案(第一节17至29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教案(第一节17至29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教案(第一节17至29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教案(第一节17至29课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七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在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数学思考经历探讨有理数乘法的过程,理解进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师生活动,学生自我探索,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来。重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课前准备教具学具补充材料课件课件的有关材料教学过程设计问题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计算:(-2)+(-2)+(-2)让学生计算,发现三个(2)相加,可得出(2)36。从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可以激

2、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活动2如图一只蜗牛沿直线l爬行,现在的位置是出发点(在直线l上,记作O点)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右爬行三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左爬行三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右爬行三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左爬行三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学生要按照教师指令完成任务,并结合数轴说明小蜗牛爬行的路程及方向从上四个式子中总结出:(+2)(+3)+6(-2)(+3)-6(+2)(-3)-6(-2)(-3)+6通过蜗牛的爬行,得出有理数的乘法算式,引出积的符号的变化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3、。活动3观察式:填空:正数乘以正数积为_数。负数乘以正数积为_数。正数乘以负数积为_数。负数乘以负数积为_数。教师让学生讨论,说明,让学生自己探究通过讨论,其目的是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活动4你能从上面的算式中发现什么规律?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过程总结:;注意:有理数相乘结果,要考虑符号,又要考虑结果;运算法则从实例中总结出,说明法则的合理性。活动5例P38 略练习:教科书P39练习总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作业:教科书习题1.4第1题学生用书同步练习。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教师与学生一

4、起进行: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记录作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教师使学生自己回顾、总结、梳理所学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紧密联系完善认知结构学生课后巩固、提高、发展。教学后记讲授有理数乘法法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曾作过种种探讨和尝试有理数乘法法则,实际上是一种规定(或说定义),要完全理解这样规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对中学生来说是不可能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接受(或说承认,不拒绝)有理数乘法法则呢?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讲多了不行,讲的越多可能问题越多现在我们所用的方法是,乘数是正数的情况下是由实际问题得出的,乘数是负数时(所谓难就难在这里),则利用蜗牛爬行的例子引出算式,讨论结果的符号这

5、一结论所以比较容易为学生接受,是因为从实际中总结出来的第十八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第二课时)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数学思考经历探讨多个有理数乘法的过程,理解进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师生活动,学生自我探索,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来。重点乘法的符号法则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课前准备教具学具补充材料课件课件的有关材料教学过程设计问题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计算:1234(-5)123(-4)(-5)12(-3)(-4)(-5)1(-2)(-3)(-4)(-5)教师提出问

6、题,让学生计算、思考从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活动2观察:7.8(-8.1)0(-19.6)学生要按照教师指令完成任务,并观察上式中符号的变化。 通过运算观察,得出有理数的乘法算式,引出积的符号的变化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活动3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当负因数有_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有_个时,积为负教师让学生讨论,说明,让学生自己探究通过讨论,其目的是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活动4总结: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几

7、个有理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过程总结;注意:有理数相乘结果,要考虑符号,又要考虑结果;运算法则从实例中总结出,说明法则的合理性。活动5例P40 略练习:教科书P40练习总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作业:教科书习题1.4第7题学生用书同步练习。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记录作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教师使学生自己回顾、总结、梳理所学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紧密联系完善认知结构学生课后巩固、提高、发展。教学后记:本节课教学的基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运算律为了开启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提高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为了充分

8、发挥每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我采取了启发式教学。上述设计强调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只要我们坚持把数学活动过程体现在教学中,又尽力发挥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那么学生所学到的就不仅是一些数学知识,而且会学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第十九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第三课时)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数学思考经历探讨多个有理数乘法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师生活动,学生自我探索,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来。重点乘法的运算律难点乘法的运算律课前准备教具学

9、具补充材料课件课件的有关材料教学过程设计问题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计算: 5(-6);(-6)53(-4)(-5) 3(-4)(-5)53+(-7) 53+5(-7)让学生计算,并观察运用了什么方法?从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活动25(-6)(-6)53(-4)(-5)3(-4)(-5)53+(-7)53+5(-7)教师指出,由上面计算结果,可以说明什么问题?活动3并让学生分别用文字叙述和含字母的代数式表达三种运算律:乘法交换律:abc=cab=bca,或者说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乘法结合律:a(bc)d=a(bcd)=,或者说任意先乘其中几个因数,积不变;分

10、配律:(b+c+d+)=ab+ac+ad+am,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学生要按照教师指令完成任务,并结合学过的知识拓展开。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运算律的运用范围是整个有理数通过运算观察,得出运算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活动4观察:怎样计算5019教师让学生讨论,说明,让学生自己探究,运用分配律运算比较简单。通过讨论,其目的是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运算律。活动5例P42 略练习:教科书P42练习总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记录作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教师使学生自己回顾、总结、梳理所学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紧密联系

11、完善认知结构学生课后巩固、提高、发展。教学后记本节课教学的基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运算律本节课的教学,开启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提高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为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上述设计强调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只要我们坚持把数学活动过程体现在教学中,又尽力发挥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那么学生所学到的就不仅是一些数学知识,而且会学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第二十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意义;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运算;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数学思考经历探讨有理数除法的过程,理解进

12、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师生活动,学生自我探索,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来。重点有理数除法法则难点商的符号的确定;0不能作除数的理解课前准备教具学具补充材料课件课件的有关材料教学过程设计问题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怎样计算8(4)呢?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从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活动2因为(2)(4)8;所以8(4)4;另一方面:8()2你从上面两个算式能总结出什么?学生要按照教师指令完成任务变化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活动3总结规律: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出数不能为0)ab=a(b0

13、)两数向除,同号得_,异号得_,并把绝对值相_,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_。教师让学生讨论,说明,让学生自己探究通过讨论,其目的是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有理数除法法则。活动4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a的倒数是(0没有倒数)所以我们说: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个定义对有理数仍然适用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过程总结:;注意:有理数相除结果,要考虑符号,又要考虑结果;运算法则从实例中总结出,说明法则的合理性。活动5例P43 略练习:教科书P44练习总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作业:教科书习题1.4第4题学生用书同步练习。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记录作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教师使学生自己回顾、总结、梳理所学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紧密联系完善认知结构学生课后巩固、提高、发展。教学后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们进行数学教学,不能只给学生讲结论,因为任何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