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214260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乾安七中 2016-2017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命题人:张殿华 命题时间:2016 年 10 月 20 日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 1-2 题。图一 图二1图一所示人物A在晚年精心撰写并发表了论语一书B创立了法家学派C正式提出了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D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2图二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对学生述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B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C讨论“祸兮

2、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的问题D学生问他何谓“仁” ,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4.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引自汉书董仲舒传 )董的对策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5.战国、秦汉时期,吸收了其他学派的思想对儒家加以改造的思想家有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A B C D 6.儒家思想

3、在与其他思想的不断碰撞中A、不断修改自身的学说 B、吸收其他思想补充,发展自己C、保持传统思想不变 D、压制其他思想发民展7. 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当指A 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 B.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 D.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8.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 “独尊儒术” ,从根本上反映了A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B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逐步加强D封建制的确立阻碍了思想文化的进步9.宋代新儒学吸收、融合的思想包括A.佛教和道教思想 B.法家与 “天人感应”说C.道教

4、和“三纲五常”说 D.佛教和“经世致用”说10、朱熹一生著述甚多,最为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 。这里的“四书”指的是A、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B、 诗 书 礼 春秋C、 大学 春秋 论语 孟子 D、 孟子 中庸 书 春秋11、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A 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C 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 朱熹的学说更科学12、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

5、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13.王阳明的“心”学更多的吸收了A.道家“清静无为”思想 B.佛教禅宗“心外无佛”思想C.朱熹“理先气后”思想 D.二程“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的思想14、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 黄老之学 B 佛学 C 程朱理学 D 西学15. 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16.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

6、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C.建立君主立宪制 D.反对君主制,实行法治17.顾炎武和王夫之主张“经世致用”的影响在于A、使学术研究具有现实意义B、关注个体的发展,具有早期民主思想的色彩C、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反对重农抑商D、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18.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19智者运动兴起的基本条件是A古代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

7、治的发展 B资本主义的萌芽C工业革命的开始 D反封建运动的广泛开展20智者为什么能够有偿传授,是因为有提高文化素质特别是能言善辩素质的市场需求,而市场能够存在又是因为A雅典海岸线曲折,商业发达 B雅典人热衷于文化创造和艺术创作C雅典奴隶制繁荣 D雅典公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政治生活21以下言论能够确认不是苏格拉底的思想的是 A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B教育可以使人认识到美德的存在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22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

8、 世纪现实主义画家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 世纪现代主义画家23 世纪学者费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24. 有学者将某一时期称为“发现世界和发现人”的时代。下列各项最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公元前 5 世纪:罗马帝国的扩张;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B.1416 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C.1819 世纪:世界市场的形成;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D.20 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摇滚乐的流行25.柏拉

9、图曾警告说:“极端的自由导致极端的奴役”,此语体现了柏拉图的政治观点是A民主城邦里应一切自由 B人人享有直接参政权利C直接民主存在体制危机 D专制是束缚自由的镣铐26.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A民主共和 B贵族共和 C君主立宪 D君主专制27信仰以外无救赎” ,马丁路德这句话A否定了因信称义 B否定了教皇和教会权威C肯定了科学理性 D肯定了教皇和教会权威28.伏尔泰曾说:“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表明他A.反对君主专

10、制 B.反对教会控制 C.提倡权利平等 D.倡导君主立宪29美国 1787 年宪法制定的原则源于A 社会契约论B 百科全书C 论法的精神D 纯粹理性批判30.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相同之处是 A.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B.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歌颂理性C.倡导建立民主共和制D.是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反映第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材料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玄奘(602-664) ,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 ,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 1300 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

11、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688-763) ,深明佛学,50 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 12 年,经 6 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分)材料一: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 ”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材料二:

12、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百姓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三: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 ”请回答:(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分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秦的影响。 (分)(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汉的影响。 (分)

13、(3)材料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出现的社会根源。 (分) (17 分)思想解放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 ” 普罗泰格拉【材料二】 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把世俗的封建国家制度神圣化,它是当时惟一的意识形态,天主教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钳制着人们的一切活动。【材料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台词:“人是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材料四】 “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 ,才是基督的正道。 ” 路德选集【材料五】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

14、 伏尔泰(1)材料三、四、五反映了西欧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3 分)(2)材料三、四所反映的运动分别最早发生在哪个国家,为什么最早发生在此国?材料五所反映的运动高潮发生在哪国,为什么高潮发生在此国? (9 分)(3)根据上面五则材料,列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每个阶段从时间、事件、发展阶段三方面表述) 。 (5 分)乾安七中 2016-2017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学科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D C D D C B B C A A B D B C C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D A C A D C A B B C C B C C D31.(12 分)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对世界带来影响类似的答案也可)3 分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3 分) ;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3 分) ,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3 分) 。 (四大发明谈三个发明带来的影响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