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207309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满分:150 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国的香文化肇始于神农尝百草。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居家等各个方面,在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香料和出香方式而进行的文化活动和生活举止,进而演绎出中国特有的香文化体系,即由文化现象升华为文化理念,并由此伴随中国人特有的宗教观、文化观、生活

2、观,融汇于中国传统的哲学体系之中。概括起来说,中华传统香文化的构成是:香料品鉴,制香出馨,香席施礼,驱瘟避秽,参香悟道。中华传统香文化不仅仅是摆香席“展示”香料的味、意、韵这么简单,还需要我们“揭示”其来龙去脉,特别是要看到中华传统香文化所承担的教化和养生的重要职责。“养礼”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职责,代表着中华传统香文化的高度。 “养心”引领着人们进入心性领域的探索,代表着中华传统香文化的深度。 “养生”则关注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代表着中华传统香文化的广度。所谓“养礼” ,即礼教用香。中国自古即被尊为礼仪之邦,这个礼就是在制度化、程序化的仪式中恭敬天地君亲师,仪式中的主要

3、内容是焚香祭拜,让香烟传递人间对天地君亲师的祷告。此外,中国古代还有“朝礼行香” 。黄帝“诏使百辟群臣受德教者,先列珪玉于兰蒲席上,燃沉榆之香” (拾遗记卷一 ) 。这些香文化活动所养之礼,就是古人所要达到的统一思想的主要目的。唐代“每仗下,议政事,起居郎一人执笔记录于前,史官随之。其后,复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笔随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内閤,则夹香案分立殿下”(新唐书卷四十七 ) 。显然,焚香在神圣庄严的我国古代朝廷政治生活中象征着君王秉受神谕,意味着贯穿天人之际的通达智慧和尊贵。敬天祭祖的中华传统香文化,其礼教机制就是通过香席仪礼一招一式的解读,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规范,把“礼义廉耻”作为

4、人的日常言行的观照,让人们拥有一个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和秩序。香文化“养心” ,是根据香的自然属性来发挥作用的。香的“四气五味”所表达出的不同气味会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情绪,因此香的“养心”就是把香本身的味道经过提炼,使每一款香表现出不同的味道来,以寄托不同的情思,这就是一种以香为媒的交流,体现了香的味道、韵味和意义。宋明文人士大夫把围炉品香、以香为媒介进行的心意互动,发展为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活动,这一行为后来又被日本继承发展为日本的香道。自神农尝百草、遍识百草香以来,香药同源就一路支撑了香的“养生”功能。香材本身性味归经的特点,能让人的身体产生生理上的反应,达到理疗治病、除烦解郁的功效。特别是汉代

5、和合香出现以来,香料不仅可以通过“养性”作用于人的身心,还可以直接入药治病。从香文化的内容、形式到香具的配制,乃至香文化理论的发展来看,宋代的香文化达到了中国香文化史的顶峰。宋代士人高雅的“四般闲事”点茶、焚香、挂画、插花,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日本的“茶道、香道、花道” 。遗憾的是,今天许多人在对历史的无知中放弃了祖先的文化首创权和话语权。可以说,承载着中华民族哲学观的中国传统香文化,是对世界香文化的特殊贡献。(选自黄海涛访古识香浅谈中华传统香文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香文化源流悠远,涉及领域广泛,有着富于特色的体系,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哲学观,承担着教化和养生的重要职

6、责。B中华传统香文化中敬天祭祖的仪式是制度化、程序化的,焚香祭拜是仪式中的主要内容,香烟成为人间传递祷告的载体。C在唐代,君臣商议政事之时,起居舍人负责拿着香立于殿下,这有着象征君王秉受神谕、智慧和尊贵贯穿天人的作用。D香席仪礼的一招一式,有着特定的内涵,礼教用香可以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规范,促使人们遵守共同的道德标准和秩序。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充分理解中国传统香文化,不能仅仅摆香席 “展示”香料的味、意、韵,还需要结合中国人特有的宗教观、文化观和生活观。B中华传统香文化构成完备,并以“养礼” “养心” “养生”分别关联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心性领域以及日常生活,有着特

7、定的高度、深度和广度。C香文化的“养心” ,基于香的自然属性即气味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是一种以香为媒介的交流,体现了香的味道、韵味和意义。D宋代士人高雅的“四般闲事 ”作为一种香文化,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为日本人所继承发展,形成了所谓的“茶道、香道、花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的香料不仅可以起到 “养性”的作用,而且可以直接入药治病,这是因为有“香药同源”说法的支撑。B中国的香文化在宋代达到顶峰,这是以香文化的内容形式、香具的配制以及香文化理论的发展状况为判断依据的。C我国传统香文化的形成,既需要充分利用香自身的自然属性,更是人们在燃香活动中附着了特定的文化

8、内涵的结果。D由于对香文化历史的无知,今天的许多国人放弃了华夏祖先在香文化方面的首创权和话语权,这是中国文化的遗憾。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孙玚,字德琏,吴郡吴人也。少倜傥,好谋略,博涉经史,尤便书翰。王僧辩之讨侯景也,王琳为前军,琳与玚同门,乃表荐为戎昭将军、宜都太守,从僧辩救徐文盛于武昌。会郢州陷,乃留军镇巴陵,修战守之备。俄而侯景兵至,日夜攻围,玚督所部兵悉力拒战,贼众奔退。高祖受禅,王琳立梁永嘉王萧庄于郢州,征玚为太府卿,加通直散骑常侍。及王琳入寇,周遣大将史宁率众四万,乘虚奄至,玚助防张世贵举外城以应之,所失军民男女三

9、千馀口。周军又起土山高梯,日夜攻逼,因风纵火,烧其内城南面五十馀楼。时玚兵不满千人,乘城拒守,玚亲自抚巡,行酒赋食,士卒皆为之用命。周人苦攻不能克,乃矫授玚柱国、郢州刺史,封万户郡公。玚伪许以缓之,而潜修战具,楼雉器械,一朝严设,周人甚惮焉。及闻大军败王琳,乘胜而进,周兵乃解。玚于是尽有中流之地,集其将士而谓之曰:吾与王公陈力协义同奖梁室亦已勤矣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遂遣使奉表诣阙。高宗即位,以玚功名素著,深委任焉。太建四年,授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出镇公安。玚增修城池,怀服边远,为邻境所惮。后主嗣位,复除通直散骑常侍,兼起部尚书。后主频幸其第,及著诗赋述勋德之美,展君臣之意焉

10、。又为五兵尚书,领右军将军,侍中如故。玚事亲以孝闻,于诸弟甚笃睦。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时兴皇寺朗法师该通释典,玚每造讲筵,时有抗论,法侣莫不倾心。以年老累乞骸骨,优诏不许。祯明元年卒官,时年七十二。(节选自陈书列传卷十九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吾与王公陈力/协义同奖 /梁室亦已勤矣/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遂遣使奉表诣阙B吾与王公陈力协义/同奖梁室 /亦已勤矣/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遂遣使奉表诣阙C吾与王公陈力/协义同奖梁室亦已勤矣 /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遂遣使/奉表诣阙D吾与王

11、公陈力协义/同奖梁室亦已勤矣 /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遂遣使/奉表诣阙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书翰,指书牍文扎。翰,可指毛笔或文章, “翰林”即可指皇帝的文学侍从官。B矫授,指矫诏授官。矫诏也称矫制,指假托君命行事,出于歹意矫诏者会获罪。C嗣位,指继承君位。“ 履至尊”“登九五”“践阼”等词都可指帝王登基即位。D释典,指佛教典籍。著名的佛典有 金刚经南华经心经坛经等。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孙玚指挥有度,抗敌有功。北周军队日夜攻打郢州城,纵火烧城。孙玚率军登城把守,他亲自抚慰巡视,敬酒劝食,深得军心,周兵终不能破内城。

12、B孙玚审时度势,率众归降。他曾受王琳上表推荐做戎昭将军、宜都太守,后又被王琳征召任职,王琳兵败后,他尽占长江中游之地,最终归附陈朝。C孙玚颇受恩宠,屡得封赏。高宗因他功绩名望一向显著,对他非常信任倚重。晚年他以年老的理由请求辞官,后主下达褒奖的诏书,对他加以挽留。D孙玚博学多才,颇受赞誉。后主多次到他的宅邸,品鉴他呈上的叙述功勋恩德的诗赋,赞赏他能守臣节;他关于佛学经义的看法也很受僧侣们敬佩。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及王琳入寇,周遣大将史宁率众四万,乘虚奄至。(2)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二)古代诗歌阅读(8 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

13、完成 89 题。道州 郡斋卧疾寄东馆 诸贤吕温东池送客醉年华,闻道风流胜习家 。独卧郡斋寥落意,隔帘微雨湿梨花。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注道州:位于今湖南。元和三年(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吕温被贬为道州刺史。东馆:指东宫。东池:位于今山东。习家:指习家池,位于今湖北。二者均曾是风光秀美的大型园林。8苏轼诗的前两句用了哪些手法描绘暮春图景?请简要分析。(4 分)9两首诗都写到了梨花,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4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 分)(1)阿房宫赋中,杜牧用“,”两句,对秦

14、统治者的巧取豪夺、挥霍无度发出了强烈的诘问和严厉的谴责。(2)劝学中,荀子用蚯蚓说明用心专一的成效后,又指出:“,”,是心浮气躁的缘故。(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概述琅琊山春夏之景特点的两句是,。(4)蜀道难中,李白以瑰丽之笔写蜀道之高之险:上有阻碍太阳运行的峰巅,下有回旋激荡的水流,“,”,山势萦回,道路曲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叶朗:美学指向人生李扬叶朗在美学热潮席卷学界的上世纪五十年代考入北大哲学系,那场关于“美的本质”的大讨论,让青年叶朗对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0 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全国之先,建立了美学教研室,已确

15、立了学术方向与目标的叶朗也在此时毕业留校,成为美学教研室七名初创成员之一。1985 年, 中国美学史大纲一书出版,从中国美学史通史的意义上说,这是国内第一部中国美学思想史。他从中国古典美学的经典表述中抽出“意象”和“感兴”两个概念作为研究线索,这个理论核心显示出一种统摄力,不仅能贯穿古代的材料,也能与 20 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思潮相呼应,还能广泛地解释艺术、审美现象。但是,在写作过程中,叶朗深深感到当时学术界通用的美学基本理论的框架过于狭窄和陈旧,一些人对中华美学遗产和“五四”以来前辈学者的理论成果十分隔膜,使美学发展成为无本之木。1985 年开始,叶朗组织一批年轻学者进行现代美学体系研究,写

16、成现代美学体系 ,突破了在 50 年代美学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美学基本理论的框架,使美学基本理论的建设向前跨出了一步。2009 年,他的美学原理一书出版。书中,叶朗提出了“美在意象”的理论框架,这个理论框架由意象、感兴、人生境界三个概念构成一个理论核心,突出心灵世界和精神价值,突出人生境界的提升。1993 年到 2010 年,叶朗在北大做系主任和院长,多样的社会工作和社会活动,使他在人文学科、人文教育、艺术教育和文化领域有了全方位的观察、反思。叶朗认为, “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下拯救精神” ,是美学所面对时代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化中创造力的匮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种现实的、意识观念的阻滞,让人们失去了心灵的自由。要重新焕发创造力,文化建设的重心就要回归到中国的艺术、美学、哲学中去。2012 年,他经过十多年酝酿,编选出版了荟萃古今中外学者文人经典作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