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关于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Wo****A 文档编号:182023565 上传时间:2021-05-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关于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关于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关于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关于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关于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关于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2021年,中央1号文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发布,同年7月,中央召开水利工作会议。为了落实中央精神,结合市委市政府对水利工作的整体部署,市水务局课题组围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开展调查,了解现状,做好评估,形成调查报告如下。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概况我市地处长江下游左岸,嘶马弯道下端,居通扬运河以南高沙土平原腹地,境内江港堤防总长37.7公里,骨干河道14条389公里,中沟372条1004公里。建国以来,我市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涝、挡潮、引水、灌溉等水利工程体系。

2、1、沿江防洪除涝工程与城市水利建设。*长江岸线总长37.7公里,其中主江堤24.2公里,港堤13.5公里。经过多年建设,目前长江堤防全线实施了砼硬质护坡。为满足本市及上游姜堰东南部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供水需要,先后开挖引江通道6条,其中,西部沿江中型通江口门包括马甸、过船、天星、焦土、界河5座节制闸,同时为保证航运需要,建成过船套闸;东部通过靖泰界河经地处邻市靖江的夏仕港闸入江。从1998年开始,举全市之力,在全省率先实施江堤达标工程建设,对长江大堤全面实施砼硬质护坡,对通江涵闸全面实施工程除险加固,防洪标准也从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沿江部分中型控制性建筑物(节制闸)的防洪标准已经达到100

3、年一遇。在城市水利建设方面,近10年来,我市成功地实现了水务一体化,在充分做好调研、规划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通过对城区河道进行有计划的疏浚整治与建筑物配套,改造城区水系,改善河道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城区水环境质量,已整治的内、外城河、酒厂支沟、朱庄河等城区老河道,新建羽惠河、东门闸站、西门闸站、望江闸站、国庆新村抽水站、朱庄河抽水站、徐庄河闸站等控制工程。“十一五”以来,重点实施了城区(南片)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实施范围东至曾庄路,西至泰常路,南至南三环,北至如泰运河,收集总面积27.6平方公里,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铺设主管与支管网,新建污水提升泵站,对内城河进行清淤等。下一

4、阶段按规划继续实施南二环以南、如泰运河以北、东三环以东、江平路以西片区的污水管网建设工程。2、区域供水工程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实现到2021年全市人民全部吃上安全卫生的长江水的总目标,“十一五”以来,重点实施了区域供水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是区域供水工程。按照区域供水规划,“十五”期间完成了水源厂北迁工程、浑水输水工程、扬庄水厂改造工程、泰黄输水一期工程;根据泰州市政府的统一规划,我市的取水口迁移至泰州三水厂,与泰州市自来水公司合用一个取水口,原永安水源厂废止,同时实施了包括宝塔水厂改造工程、泰黄二期工程、增压站工程、乡镇的供水支管工程等区域供水世行贷款项目。从项目设计,到工程实施,结合

5、区划调整,基本实现了与乡镇供水工程合理衔接。二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我市“十一五”期间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总数为27.55万人,“十二五”期间省级继续给予*新增不安全人口数18.2万人,已实施和即将实施的供水管网改造工程,能得到中央及省级财政投资总额约1.2亿元,极大地推进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步伐。3、农村水利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经过多年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沿江闸群与骨干河网组成的骨干引排工程保证全市农田灌有水源排有出路,田间斗农灌溉渠系与中、小沟及田间墒系共同构成田间灌排网络。目前全市近100万亩农田灌溉保证率在75%以上,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全市75万亩农田已建成旱涝保收田,其中30

6、多万亩建成了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目前全市80%的田间斗农渠实施了砼工程衬砌。高效节水技术推广是“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水利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重点实施了城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张桥西桥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共改善灌溉面积近11万亩,其中节水灌溉示范区面积达到7000亩。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在高沙土地区发挥了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渠系水利用系数有了较大的提高。4、其它重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一是县、乡、村三级河道疏浚整治工程。由于我市80%的土地位于通南高沙土平原区,水土流失、河道淤积现象较为严重,近年来,对部分淤积严重的骨干河道分段进行了疏浚整治和完善配套,先后整治了宣堡港、天星港、许庄河、

7、蔡港、羌溪河、东姜黄河等骨干河道6条,总长度约69公里,完成土方238万方,同时对境内所有骨干河道开展了水面及河坡水环境整治工程,适时实施工程植树绿化;各乡镇对本镇境内的淤积中沟进行了疏浚整治,近三年来累计整治中沟202条642公里,完成土方810万方,全市乡村水体环境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二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及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来,共改造中低产田12.9万亩,完成土方295万方。因行政区划限制造成的乡镇边界水系零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对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通过田、林、路、沟、渠统一规划,桥、涵、闸、站全面配套,结合中低产田改造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0

8、多万亩。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小型泵站改造,以灌溉泵站改造和渠道修复为主要内容的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县建设,发改、国土、农业开发等多部门整合项目投入,提高了农田配套水平。5、水利工程与资源管理。水利工程体系基本实现良性运行和集约化管理,努力做到工程设施现代化、控制运用科学化、管理运行规范化、行业管理法制化。进一步完善已建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系统、水情遥测和水利工程运行监控系统,按照“大引、大排、大调度、水体循环和水体交换”的原则,实现沿江地区的联合调度,以科学高效的方式满足发挥水利工程体系防洪排涝、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等综合功能的需要。强化水利工程检查和维修养护程序管理,建立健全水利工程日

9、常检查制度、维修保养责任制,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及设备安全可靠、完好运行,延长水利工程使用年限,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推进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按照江苏省水利工程养护工作考核办法和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考核试点后,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组织全面考核,马甸闸达省二级、焦土闸达省三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标准。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全国其他地区暴露出来的水利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的问题类似,我市同样面临着水利基础条弱化,投入不足,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长江防洪隐患仍然存在。尽管江堤达标工程建设,防洪排涝能力显著提高,但是对照抗御大洪大涝的要求,防洪工程还存在不少隐患和薄弱环节,

10、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大部分通江涵洞加固接长是在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基础上进行的,存在较大隐患;二是长江堤防及通江小型闸涵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标准,对照100年一遇标准仍有较大差距;三是长江过船、开发区段负30米深塘向岸边逼近,水下坡度陡,根据长江水下测图分析,长江主流顶冲点已越过如泰运河口,正在南移,开发区电厂输煤栈桥码头前沿150米处长400米、宽100米、深负30米的深塘,随时可能发生崩塌,严重危及长江防洪安全;四是界河闸至七圩港段江堤仍有白蚁活动,虽经多次治理但仍未根治,部分堤段堤身断面及高度不足。2、水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自流引江是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作为通南地区的腹地

11、,除了满足本市需要外,*市还负有区域性的引江、排涝任务,正常向泰州、姜堰及如海地区部分供水,同时接纳两泰地区的部分涝水入江。*现状需水总量的80依靠各通江干河自流引江的供给。由于本区段江潮低,自流引江潜力有限,各干河近江段河道护岸工程标准偏低,限制了自流引江效益的发挥;干河标准低,河网库容小,调节能力弱,加之区域供水和区间水量流失,造成供水保证率不高,长江枯水期及用水高峰期水量短缺,枯水年更甚。受制于江潮,自流引江造成工程长期低水位运用,致使生态环境恶化,若考虑生态环境用水和蓄水需求,内河缺水量更大,自流引江前景不容乐观。3、沿江圩区的排涝动力不足、标准不高。沿江圩区面积156.89平方公里,

12、现有排涝站189座,装机流量105m3/s,按照农田日雨200mm两天排完不受涝的标准,尚需新增排涝流量40m3/s。随着虹桥新城和经济开发区建设,沿江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排涝标准和要求更高,所缺排涝动力更大。沿江排涝站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初期,使用机泵设备陈旧,加之年久失修,泵房破损,设备老化,装置效率低下,管理人员、维修保养、服务人员的报酬得不到落实,机泵设备被盗时有发生,管理水平落后。4、部分骨干河道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土壤结构松散易碎,持水能力弱,河坡稳定性较差,在高峰期用水和特殊内涝的情况下,由于采取大引大排措施,对岸坡形成较大程度冲刷,近年来,水上运输繁荣,船舶马力大,速度快,

13、船行波浪高力沉,河坡坍势进一步加剧。目前,我市坍塌严重的河道有古马干河、如泰运河、西姜黄河、新曲河等,河坡坍塌加剧了河道淤积造成引水困难,排水缓慢。5、城市水利建设任务繁重。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城市水利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防洪标准偏低。2002年前,我市未制定城市防洪规划,因而缺乏治水系统性、完整性。控制性建筑物过少,不能形成区域性防洪排涝、引水活水的整体功能;断头河、卡口段较多,以涵代桥的现象十分严重;与河争地,以致流水受阻,涝水屯积,行水不畅,城市防洪投入离规划要求相距甚远。6、安全供水工作任重道远。区域供水工程的实施完成了主管网与各乡镇水厂的接通,但镇通村管网设计标

14、准偏低、管材质量较差、管网漏失率高,与安全饮用水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宝塔水厂作为应急水源厂,日供水能力仅为5万吨,如遇长江大型水质灾害事,全市城乡供水将处于瘫痪状态。三、加快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把“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水利重点工程任务落到实处针对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修订调整水利综合规划,进一步完善各专项规划,明确我市“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的重点措施如下:1、科学编制规划,进一步明确水利建设发展方向。省委一号文指出:“到20XX年初步建成现代化水利综合保障体系,2021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水利现代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工程保障体系、资源管理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科技支

15、撑体系、人才队伍体系、政策法规体系等多方面,又是动态的、发展的,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科学规划的引领作用。下阶段,将抓紧修订完善县级农田水利现代化专项规划、加快沿江重点园区水系规划工作、积极参与新一轮通南地区水利规划的编制,进一步论证马甸抽水站恢复重建、如泰运河接通等区域性重点工程的可行性,为大规模推进灌区改造和农田水利配套建设提供依据。2、加快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稳定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今后,我市要抢抓水利发展的良好机遇,着力推进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加大防洪工程建设力度。继续实施长江节点控制工程和易坍段抛石护岸工程,稳定长江河势;加高培厚不达标段堤防,对全线江堤劈裂灌浆,提高防渗效果

16、;维修改造堤顶公路、护坡挡浪墙,对界河闸至七圩港等白蚁危害堤段投药治理,提高堤防绿化标准;维修加固过船套闸、镇管小闸,改建通江小型涵洞,疏浚通江节制闸下游引排口门,建设、改造、维修沿江排涝泵站。二是强化城市水利建设。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重新修编*市城市防洪与水环境治理规划,按照城市防洪50年一遇、排涝20年一遇的标准,将城市防洪排涝与水环境改善有机结合起来。用5-10年的时间,通过修筑防洪堤、新建节制闸、设置排涝站、整治河道等工程措施,解决客水压境、洼地受涝、河道淤积、水质恶化的问题,做到河道整治与护岸造景相结合,防洪保安与改善水质相结合,排涝减灾与水源调度相结合。按照*市城区污水专项规划(调整)的要求,利用510年的时间,完善城南片区(如泰运河以南)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建成城北片区(如泰运河以北)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工程,确保城区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90%。严格城区污水接入许可制,结合老城区拆迁改造和新城区建设,逐步实行排水管网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