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培训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82022886 上传时间:2021-05-0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培训(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李 健 编著,知识结构图,重点、难点章节,第二章 凯恩斯的货币金融学说 第六章 哈耶克的货币金融学说 第九章 货币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第十章 供给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注意重点复习!,媒体资源、学习方法介绍,网上资源 网上直播课堂 文字材料 反复领会、看录像、听讲解 抓重点、清难点、注意平时积累 了解本书编者的思路 多做课本练习题、掌握题目类型、答题要点,第一章导论:1936年以前西方金融理论概述,第一节 货币本质观,1、重商主义者认为,货币天然是贵金属,天然是财富,因此,货币必须具有金属的内容和实质价值,不能被其他所代替。他们认为,一个人货币多了,财富便多了;一个国家货币

2、多了,国家便富庶了。他们还认为,生产只是创造财富的前提,流通才是财富的直接来源。就一个国家来说,国内流通不增加财富总量,对外贸易才是财富的来源。因此,国家应该尽力保藏货币,不使货币外流。在对外贸易中,坚持少买多卖的原则,为国家聚敛财富。这种把货币等同于贵金属的观点,后人称之为“金属主义”,也称“货币金属观”。,2、名目主义者认为,货币不是财富,只是便利交换的技术工具,是换取财富的要素,是一种价值符号。因此,货币不具有商品性,没有实质价值不是货币本身所具有的,而是由国家的权威规定的。他们把货币看成是一种符号,一种计算单位,因而可以完全不具有实质价值,可以用任何材料制成。,货币名目观,第二节 近代

3、货币数量说,现金交易数量说 甘末尔的交易方程式 MRNEP 或 PME/NE 式中M表示货币的流通数量,R表示货币的流通速度,N表示所交易的商品数量,E表示商品的交易次数,P表示商品的价格,MR表示货币供给,NE表示商品供给,NEP表示货币需求。 PCCRc / NcEc 式中,C表示支票总额,Rc表示支票的流通速度,Nc表示用支配交易的数量,Ec表示用支配交易的平均交易次数。 Ps=MsRs/NsEs 这是甘末尔给出的包括支配信用在内的总的通货数量方程式。,费雪认为物价决定于以下三个因素:(1)流通的货币平均数量M;(2)流通货币的效率(即流通速度)V;(3)商品的交易数量E。以P作为加权平

4、均后的一般物价水平,T表示用货币进行交易的社会总商品量。则: E=PT, MV=PT或P=MV/T 费雪认为,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M、货币流通速度V和用货币进行交易的商品量T的关系是: MV+MV=PT或P( MV+MV)/T 这样,直接影响物价水平即货币购买力的因素就变为五个:(1)货币的数量M;(2)货币的流通速度V;(3)存款通货的数量M;(4)存款通货的流通速度V;(5)商品交易的数量T等。最为主要的因素是货币数量M。 费雪还指出,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但是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完全保持相同的比例。,费雪的交易方程式,马歇尔的现金余额说,货币的价值决定于全国居民用通货保持的实物价值与信用货

5、币数量的比例。若货币数量不变而实物价值变动,则货币的价值随之作正比例变动,若实物价值不变而货币数量变动,则货币价值便随之作反比例变动。他把人们用通货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称为“实物余额”,把与保持的实物价值相应的通货数额称为“现金余额”。因此,马歇尔的这种表述被称为“现金余额数量说”。,庇古的“剑桥方程式”,P=KY/M P为单位货币的币值,M为货币供应数量,Y为全部财富,K为用货币形态保持的财富与总财富之间的比率,KY为货币需求量。所以,货币的币值或一般物价水平决定于现金余额系数K,也即马歇尔所说的“货币的价值决定于全国居民欲以通货保持的实物价值与该国货币数量的比例。”,货币数量说对当代金融理论

6、的影响,第一,从货币对其持有者效用的角度,发展为研究经济主体持币原因的货币需求动机理论; 第二,从持币机会成本的角度,发展为揭示K这个行为变量的货币需求决定与影响因素理论; 第三,从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角度,发展为研究数量与结构的货币需求分类理论、平方根定律、立方根定律、资产组合理论、货币需求函数理论等; 第四,从货币供求相互关系的角度,发展为研究货币供求函数交互作用和货币供求均衡理论,第三节 信用利息理论,信用媒介论的主要观点 信用媒介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信用提供媒介,银行必须在先接受存款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放款。因此,银行的负债业务优先于资产业务,并且前者决定着后者。银行通过充当信用媒介

7、,起到转移和再分配社会现实资本、提高资本效益的作用。,信用创造论的主要观点,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超过其所接受的存款进行放款,且能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所以,银行的资产业务优先于负债业务并前者决定后者。银行通过信用的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西尼尔“节欲论”的主要观点,“节欲论”,把利息看成是货币所有者为积累资本放弃当前消费而“节欲”的报酬。西尼尔认为,“利润的定义是节制的报酬”。由于资本来自储蓄,要进行储蓄就必须节制当前的消费和享受,利息就来源于对未来享受的等待,是对为积累资本而牺牲现在享受的消费者的一种报酬。,庞巴维克“时差论” 的主要观点,他把

8、剩余价值的各种形态都称之为利息。认为一切利息都来自于商品在不同时期内由于人们评价不同而产生的价值差异,又叫价值时差。当物品所有者延缓对物品的现在消费而转借给他人消费时,就要求对方支付相当于价值时差的贴水。以货币形态表示,这种贴水就是利息。所以利息是对价值时差的一种补偿。,新古典学派的均衡利息论的主要观点,从资本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分析利率的形成和决定的。资本的价格或使用资本的报酬利息率则是由资本的供给(储蓄)与资本的需求(投资)二者之间的均衡来决定。一般来说,利率随储蓄与投资之间比例的变动而涨跌;当投资大于储蓄时,资本供不应求,利率就会上升;反之,当储蓄大于投资,资本供过于求时,利率就会下降。

9、因此,储蓄与投资这两大因素的交互作用与均衡,决定了利率的水平,通货主义关于货币发行制度的观点和主张,物价变动还取决于货币的效率(流通状况)和商品方面的因素,把货币数量看作为影响物价的主要因素。在这种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主张对银行的发行必须实施调节。他们认为,银行券的发行应随黄金量的增加而增加。并随黄金量的减少而减少,以使银行券的流通恰如纯粹金属铸币流通时一样。,银行主义者关于货币发行制度的观点和主张,认为通货数量由社会交易的商品价格总额所决定。他们把可以兑现的银行券与不能兑现的纸币进行了区别,认为银行券是根据商品流通的需要而发行的,发行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既不能任意增加银行券的发行数

10、量,也不能减少其数量。,维克塞尔对当代金融理论的贡献,1、货币经济理论 2、累积过程理论 3、经济周期与货币制度理论,了解!,第二章凯恩斯的货币金融学说,建立在“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动均衡”的五大原则基础上的,其核心是“自动均衡”理论。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其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 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重点!,1货币的本质,货币是用于债

11、务支付和商品交换的一种符号,这种符号是由“计算货币”的关系而派生的。所谓“计算货币”,是指一种观念上的货币,是货币的基本概念。计算货币本身就是一种符号或称号,不具有实质价值。,2、货币的职能,一是作为计算货币,充当交换媒介,货币的功能仅仅在于便利交换,对经济不发生重要的和实质性的影响。货币的第二个职能是作为财富的积累,充当贮藏手段。,3货币的特征,(1)货币的生产弹性等于零。 (2)货币的替换弹性近似于零,或几乎等于零 。 (3)货币具有周转灵活性且保藏费用低的特征,经常考到,注意理解!,4.外生货币供应论,凯恩斯认为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的变化影响着经济运行,但自身却不受经济

12、因素的制约。凯恩斯的这一观点与供给弹性几乎等于零密切相关。货币的生产(货币供应的来源)对私人企业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货币供应的控制权由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牢牢掌握在手,中央银行根据政府的决策和金融政策,考虑到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可以人为地进行调控;增减货币供应量。,5.货币供应量渠道,公开市场业务是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办法。金融当局能够通过公开市场上各种债务票据的买卖来调节货币供应量。金融当局买进各种证券的同时就把货币投放出去,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反之,若金融当局要减少货币供应量,就卖出各种证券使货币回笼。,6.货币需求的三大动机说,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货币的动机。

13、 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7.货币需求的特征,(1)货币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的特征 第一,相对稳定,可以预计; 第二,货币主要充当交换媒介; 第三,对利率不太敏感; 第四,是收入的递增函数。,(2)货币投机需求的特征 第一,货币需求难以预测;第二,货币主要充当贮藏财富的手段; 第三,对利率极为敏感;第四,是现行利率的递减函数。,8.货币需求的变动及影响,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取决于经济发展和货币收入水平 利率下降,人们抛出债券增加货币持有量;利率上升,人们购买债券。 流动性陷阱:利息收入太

14、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货币需求变得无限大,第四节 利息理论,利息产生的原因 储蓄与贮钱;利息概念; 利率的决定因素与形成机制 货币供求决定论;根据货币供应与需求情况,利率变动三种情况 利率的作用与利率政策 降低利率是提高有效需求的主要措施之一,难点!,第五节 储蓄理论,节俭论-对储蓄作用的分析 三种情况对经济的影响 个人储蓄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收入变,消费不变,储蓄变;从个人角度,储蓄的增加不是抑制消费的结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边际储蓄倾向递增 投资决定储蓄论 储蓄与投资不是通过利率的自然调节达到,是通过收入的变化 实现;资本主义国家投资不足,投资小于储蓄,第六节 半通货膨胀理论与货币政策主张,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的关系 工资单位和就业量;货币数量对物价的影响 货币量变动影响物价的传导机制 五个环节;栓塞的两个因素; 货币数量说的新表述 物价弹性等于一 半通货膨胀理论 概念;膨胀的程度两种情况 货币政策主张 伸缩性的货币政策明智、可行、见效;用通胀的办法、举债刺激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